APP下载

关于城市社区党建的理论思考

2017-07-09杨淑晶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6期
关键词:工作者党组织考核

杨淑晶

一、加强社区党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基层组织建设,自毛泽东“三湾改编”以来,党一直将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掌控能力的发展作为我党提升战斗力、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武器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社会治理结构,将各种基层力量全部整合到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级各类组织中去,从而形成了党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完全掌控。特别是随着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性的增强,大量流动党员和“口袋”党员的出现,党的基层组织对人的组织力、约束力日益弱化,其工作出现了一些“空白点”。与此同时,随着政府治理模式由传统的管制、管理型向现代的服务型的转变,城市行政工作的重心逐渐下移到了最基层的社区,社区承担的服务、治理、管理的职能日益增多,这样的形式客观上要求各个社区必须有效地整合各种力量才能顺利的完成工作。那么,在各个社区,究竟应该由谁来领导和整合各种力量,才能真正做到对社区的“善治”、“良治”?毫无疑问,应该是中国共产党在社区存在的基层组织。通过对社区存在的各种力量的有效整合,党既能够达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升党的执政水平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做到对城市社区的“善治”、“良治”,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城市社区的党建工作。

二、社区党建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社区党建认识的偏差和不足

在当前城市的实际工作中,各城市为了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现GDP总量排名的靠前,仍然以经济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到各个社区而言,能否帮助上级政府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就成了上级政府考核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和业绩的重要指标。因此,上级政府虽然名义上强调和谐社会的建设、强调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但无形之中却偏重于经济的发展,而对社区包括党建在内的其他工作却往往是口头重视而实际不重视。许多社区没有党员活动室,一些社区就连党员召开会议都只能临时找地方。同时,在上级政府巨大的经济考核压力之下,社区负责人也往往派给专职党务工作者许多经济、文化、治安等日常杂务,使得这些党务工作者由名义上的专职变成了实际上的兼职,如果遇到各级政府的各类指标考核、检查期间,这些党务工作者甚至连兼职党务都只能是可望不可及。

(二)对社区党建在投入上的不足

由于上级政府对社区党建认识的偏差和不足,导致了人力、财力投入上的不足。通常,一个社区往往覆盖数平方公里,为辖区内的成千上万群众提供方方面面的日常服务,但许多社区却往往是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公共服务事务所等社区机构均是一套人马。一个社区也就那么几个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许多是国有企业的下岗人员等,他们本身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自身素质均需要提高。但包括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在内的社区工作者常常一人身兼数职,很少有时间、精力外出参加培训,同时,上级政府也很少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和考察的机会。在许多城市,社区党建经费的投入也存在问题,按照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社区党建的经费由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并没有纳入各级地方财政预算体系之内。因此,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在自身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对社区党建进行过多的投入,而社区党组织本身往往又不具有融资能力,这两种状况的并存导致了社区党建经费的严重不足。

(三)驻区单位与所在社区在党建工作中存在协调上的困难

社区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组织,从行政等级上来说不存在任何级别,但社区往往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各级各类单位,这些单位均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任何一个单位从行政级别上来说均高于社区。虽然我国业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传统的等级观念、身份概念仍普遍存在,社区党建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这些大大小小单位的支持,等级观念、身份概念的存在和影响使得这些单位放不下面子和架子来配合社区这个没有行政级别的组织来从事党建工作。

(四)社区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上存在着一系列难题

由于社区的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与“两新”组织没有很好地融合进社区党建工作中,目前我国各地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中党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的对象基本上局限于辖区内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下岗党员、大学毕业生党员、外地务工人员中的党员以及退休党员。在一些城市社区,甚至连正常的组织生活都无法开展,更不要说开展对党员的培训和教育。由于社区党员无法在工作中体现和发挥先进性作用,党组织对社区居民的吸引力大为减弱,社区党组织培养和发展党员的工作进展并不理想,党的队伍建设陷入了一种举步维艰的境地。

三、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纠正对社区党建认识上的偏差

对社区党建工作认识上的偏差既存在于上级党委和政府,也存在于社区党组织本身。作为上级党委和政府,要纠正对社区党建认识上的偏差,必须在对社区党组织的工作目标考核中抛弃唯GDP马首是瞻的考核模式,建立健全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社区和谐、党建發展等一系列目标在内的全面考核模式,抛弃各种各样的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对社区工作的全面的量化考核模式,对社区专职党建工作者的考核应单独分列,仅以其社区党建的业绩作为其考核指标和依据。同时,社区要为专职党建工作者创造工作环境,作为社区专门从事党建工作的工作人员,要敢于顶住各种压力,专心致志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为各种杂务所困扰。

(二)加大对社区党建的投入

各城市的基层政府在进行年度财政预算时,应专门开列社区党组织建设所需经费,社区党组织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充分运用好这部分资金;社区党组织的上级主管部门在安排辖区内党员上缴的党费使用时,可适当向经费紧张资金运转困难的社区党组织倾斜;各基层政府应该给社区党组织适当保留一些铺面、房产、车库等作为社区党组织增收创收的渠道,社区党组织应充分应用好、经营好这部分资产;同时,社区党组织还应该主动与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单位接触,争取从各企事业单位融入资金。

(三)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对于社区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的一个总的原则是必须迎合党员们实际需要、分级分类的来进行。对于企事业单位下岗党员,最为迫切的实际需要就是就业能力的培训、就业岗位的提供;对于流入社区的农民工党员,最为迫切的就是进行城市生活知识的培训、法律援助的提供、就业环境安全的保障;对于社区内的离退休党员最为迫切的是要进行健康知识的培训、保健护理的提供;对于那些大学毕业后远走他乡异地工作而将党组织关系存放在户籍所在地社区的大学生们而言,他们也需要了解故乡的发展和变化,也有为自己故乡的发展贡献力量的想法,社区党组织同样需要与他们加强联系,可以利用互联网加强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与管理。社区党组织应改革、改进活动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党组织活动,同时应增强服务意识,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应充分发挥社区离退休老党员的余热,充分利用他们的各种资源和关系做好社区的党建工作。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法定的执政党,党的各级组织在同级各类组织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领导作用,社区党组织也不例外。我们只有改进和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才能维护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各组织中的核心地位,才能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作用。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努力,不断地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迎来社区党建的“良治”局面,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

猜你喜欢

工作者党组织考核
关爱工作者之歌
清华党组织公开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