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专院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研究

2017-07-09李文龙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8期
关键词:大专院校电子技术基础

李文龙

摘要:电子技术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到大专院校的时间并不长。电子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需求,所以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出现--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学任务为主线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采用相互协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大专院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任务驱动

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大专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学历教育被渐渐地淡化了,相反的大专教育的技能教育变得越来越被重视。“电子技术基础”作为一门课程是职专电气类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电子技术的授课,为此大专院校都在尝试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于是被引进了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本文对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运用展开了研究分析。

一、 任务驱动式教学内涵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时采用。具体包括五个实施环节:任务的提出、对任务进行分析、学习研究、实施任务、总结任务。

任务驱动式教学中把学生当做主体,以老师的指导为内涵,在教学中起到了组织学生、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的作用。学习模式的特点:学生做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二、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施

(一) 引入课题

在学习之前让学生模拟一个企业在订单时的场景进行训练,让学生以完成这个订单为目的进行学习。要明确学习的目的,要学会融入进场景中,围绕着任务进行学习,提出疑问,然后去解决疑问。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分解学习

在接收到任务之后要对任务进行分解,每一步该干什么都要明确化,按照任务要求借助于多媒体或者各种图书类资料进行自主的学习。在学习过后对任务的内容进行实践性操作,可以采用分工合作和个人技能专长相互结合,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要及时的帮忙解决困难。在所有的任务都完成后,学生要总结整个任务项目的学习。要对任务的学习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 具体实施

任务的实施是实践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重点。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实际操作图

三、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设计方法

(一) 差异化任务设计

根据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对知识的学习愿望不同,在任务的设计时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保证整体知识不变的前提下,把握好整体的思路,强调出重点。教师在日常的课堂讲解中,为学生传授运用知识的技巧,让学生自己根据任務的内容去做出实例。在实例的创作中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做到既掌握知识点还要会运用任务模式。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随任务驱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二) 协作性任务设计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考验团队协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团队合作中每个人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四有限的,但是一个团队的智慧是无穷的。在任务的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每个人的特点,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的配合。充分的发挥好每个人的作用,在任务的实施中相互讨论,在争辩中解决问题。

四、 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课程中的运用

以“音乐调音台的控制制作与调试”为例。

(一) 任务引入

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和学习的目的,模拟好企业生产的场景,让学生按照企业订单进行自主的处理,在学习过程中要设置疑问,比如调音台里到底有哪些玄机?是怎样通过调音台对音乐进行调控的?调音台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然后老师要现场演示调音台的使用方法,要明确的告诉学生本次实验的学习目的,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尝试实验操作的愿望,能够引起学生对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学习兴趣。

(二) 任务分解

在明确了老师的任务后,要对任务进行具体的分析。调音台的构成有哪些元件,每一个元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元件与元件间是怎样连接在一起进行工作的?

(三) 任务实施

在对任务进行了基本的分解后,要着手于任务的实施,通过自己的学习,将调音台上的工作元件弄明白,这一阶段要配合着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把在调音台中要用到的每一种元件都找到,在将每一个元件之间的组合是如何进行的弄明白。每人负责一部分元件的处理,在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后进行任务实施。这时候考验的是团队的协作能力。

(四) 任务总结

在所有的任务都完成之后,对在实施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评价。做到三个方面的评价:一是组员之间的相互评价;二是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三是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在评价中对知识点进行回顾,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加深。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让每个人都能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获得新知识,让每个人都能收获到成就感,实现了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的目的。

结语: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到一起。让理论和实际相互交替进行。让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在实践中创造理论。两者在学习中具有时空的统一性,认识的过程和认识的形式都具有交替性,真正的将学与习结合在一起。大专院校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引入课程任务驱动模式,让理论在实际的学习中得到检验。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大专院校的课程教学质量,为大专院校教学质量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华娟.基于“任务驱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设计——以“调光台灯的制作与调试”课题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6,30:35-38.

[2]李永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2016,28:109.

猜你喜欢

大专院校电子技术基础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分析大专院校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试论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
浅谈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浅谈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大专院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