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目前我国科技馆展项设计的不足及建议
2017-07-08林晨
林晨
【摘 要】目前,随着国家对全民科普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视,国内科技馆的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科技馆的展项设计体现了一个科技馆建设质量的水平,是科技馆展教职能发挥的基础。论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国内科技馆在展项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Abstract】At present, 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the state to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The exhibition desig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reflects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nd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xhibition teaching func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in terms of exhibition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關键词】科技馆;展项设计;不足;建议
【Keywords】museu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hibition design; deficiency; 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179-04
1 科技馆的定位与职能
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科普设施。科技场馆与其他公众场馆的不同之处在于:科技馆并非一般单纯建筑或室内装饰,而是承担展示、教育、收藏、科学普及、研究,具备高度互动性、承担启发性教育职能的场馆。科技馆的展教工作是科技馆所有工作的灵魂,是重中之重,以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
科技馆是高度自由的场所,观众享有高度的自主性。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观众可以自主选择参观的展项、参观区域和参观时间,并且观众可以和绝大多数展项进行互动,而不是像在博物馆或展览馆一样只能静态观赏展品[1]。科技馆的展教工作是通过让观众体验从而达到启迪,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观众通过与展品的互动来感受展品及其要传达的科学内涵,进而启迪思维。科技馆展教工作的宗旨是充分调动观众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科学知识、科学理念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
科技馆通过展览、展区、展品,创建了学习科学的情境,观众身处其中,与展品或其他要素交互,是一种基于感受和体验的学习过程。对科技馆而言,任何科技的内容和地位都是相同的,虽然首先要考虑内容本身的科学价值和其所具有的社会与经济意义,但主要更应关注其能否符合科技馆的通俗教育特点和生动易懂的展示方式,否则就达不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2 科技馆展项设计对科技馆建设的重要性
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功能主要是围绕展项来进行的,科技馆展项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馆的生机和活力,决定了科技馆科普教育的目的能否真正落实。
科技馆展项的策划与设计,是科技馆的展教工作,也是科技馆建设工作的灵魂与基础。以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为基础,把科技馆的展项工程设计好是科技馆快速发展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内容。
科技馆从业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展项设计对科技馆建设的重要性,从展项的设置与选择入手,从宏观的层面探讨如何提高科技馆的教育性,并结合趣味性和互动性,主动引导和启迪观众探索研究科学的本质。展项的设计一切都要以“主动引导和启迪观众探索研究科学的本质”为核心,并且科技馆从业人员要以主要角色的身份来设计展项。
目前国内大多数科技馆自身的研发力量较弱,展品的初始设计一般由展品设计公司提出,由展项制作公司完成深化设计[2]。科技馆从业人员在展项设计工作中应该成为主角,在了解观众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提出自己的要求,纠正展项设计过程中考虑不周的问题,比如展项的科学性、耐用性、可玩性和表现力等,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完善、创新,而不是成为被动配合展项设计公司和展项制作公司的配角。
3 目前国内科技馆在展项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国内大多数科技馆在展项设计上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3.1 对如何调动观众探索兴趣的研究不够
科学性是科技馆展项的主要特点,部分展项在设计时没有将严谨、专业的科技知识演变为简单的实践操作,使得观众无法更加直接地了解透彻它的原理和现象。普通观众毕竟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科技工作者,无法迅速准确地把握展项所蕴藏的科学原理。设计人员在设计展项时往往只注重表达展项本身所要表现的科学原理,对观众的心理情绪和感情情绪考虑不够。例如在很多科技馆都能见到的混沌摆展品,此展品通常见到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一个主摆和三个副摆,通过旋转铜把来观察摆臂的运动方式,从而直观体现物理学中的混沌原理。这种展示形式虽然机械结构简单,易于设计、易于操作和维护,但无法深入展示相对深奥的混沌理论。因此观众在操作这个展项时往往只满足于转动铜摆一下,观察到其余四个摆的一些运动就浅尝辄止,对于这个展项想展示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就不感兴趣了,也就无从得到科学启迪。
3.2 对展项主题启发式的引导意义认识不深
部分国内科技场馆特别是老馆内的科普展品主题不明确[3]。在以往展项设计中涉及最多的是“展品”、“展区”几个名词,重点放在对单件展品的研究上,因此,展品大多反映的是某一学科的若干孤立知识点,展品与展品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形成不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很难深入系统地展示某一学科内容,同时主题情节表达得也不够充分。比如在国内某科技馆的生命展厅,虽然新建不久,展厅装饰现代,但在数百平米的展示面积内同时陈列了“生命进化树”、“生命的本质与特征”、“恐龙时代”、“从猿到人”、“昆虫世界”、“克隆技术”、“基因测序”等数十件展品,令人眼花缭乱,但给观众的感觉就是许多主题、许多展项的杂乱堆砌,让观众有视觉疲劳感,同时无法形成明确的主题脉络引导观众去体会探索设计人员在设计展项时所想要表达的展示主线。
3.3 简单的多媒体视听技术运用得过多过滥
所谓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是通过显示器、触摸屏、投影机、音响设备等体现展项要表达的科学原理。对于目前有些学科领域的展项不好通过机械互动、实景体验互动等方式表达科学理论时,设计人员往往就使用键盘鼠标加显示器的完全多媒体和简单影视手段来表现。但是目前多媒体影视在当今社会已经广泛普及,天天面对影视动画的轰炸,观众面对这些简单的多媒体影视画面时往往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造成的后果就是观众对这类简单的多媒体视听展项不爱看,不爱听,不爱接触,导致展项所要展示的科学知识无法传递到受众中去。
3.4 与信息化结合不够
信息化是20世纪末期以来,中文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概念之一。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地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目前国内大多数科技馆尤其是老馆所陈列摆设的展品多数是经典展项。经典展项是常设展项的主角,反映了一个科技馆的整体形象和面貌,但此类展项往往是“声、光、电、磁”类型,与信息化结合得不够,导致趣味性不足。观众在操作这些展项时只能接触到相对枯燥和无趣的科学知识,几乎没有意愿去与之互动。
3.5 创新不足
目前国内科技馆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简单克隆。设计人员在设计展项时往往借鉴其他科技馆里比较成熟的设计,不愿花费脑力去开拓创新。比如某些学科领域的展品,比如生物类、航天航空类的展品在国内科技馆里的外观设计和展示手段上比较单调雷同,大多以固定的主题进行系列设计展示,展品类型多为模型装置、多媒体视听装置等,展品与展品之间缺乏设计的跳跃性。观众参观时往往缺乏新鲜感,因此就缺乏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创新不足成为制约科技馆展项设计水平提高及科普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4]。
3.6 缺乏艺术性的设计
目前国内很多科技馆在进行总体设计之初缺乏环境计划概念,表现在只重视展项本身的设计,对于展项配合整体环境的氛围和搭配比较没有概念,在表现科学理论和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未能与艺术很好地结合,展项与环境的关系往往是隔绝的、孤立的,这样给观众的感受通常比较单调,不能让人有兴奋、新奇的感觉,或者虽然在进行展项设计时有环境或氛围的规划,但并不很符合展厅的概念或主题。
4 对解决展项设计方面存在问题的一些建议
4.1 充分调动观众探索研究的积极性
设计人员在设计展项时需要挖掘展项所要展示的重点,认真分析研究观众的心理情绪,把所要传达的科学原理用观众易于理解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重新设计混沌摆这件展项,改进这件展项的展示形式,从而提高观赏性和趣味性,就能激发观众的兴趣,进而能主动探索展项背后所蕴藏的科学原理。在物理学里,所谓的蝴蝶效应是混沌效应的最佳实例,而且“蝴蝶效应”是大众耳熟能详的名词。如果能把“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次翅膀,几周后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风暴”的现象直观展示出来,并结合混沌摆展品,或者作为混沌摆展品的辅助表现方式,或许会让观众更感兴趣,更有意愿去探索混沌摆背后所蕴藏的深意。
4.2 加强主题设计,明确故事线以设计单件展项
教育思想需要展项群来表达。如果在设计类似的生命展区和生命展项时,从认知结构的角度组织内容,基于最核心的分子生物学和自然选择学说,以进化论作为展示主线来设计展区和展项,效果会好得多。例如,福建省科技馆新馆生命科学厅,就以进化论为基础,按照生命演变的时间脉络设计了“地球生命”、“生命起源”、“恐龙时代”、“人类奥秘”及“生命未来”这六大展区及相关的130余件展项,观众在参观时可以依照导向标识,遵循着设计人员精心设计出来的动线来参观展项,从而就能在有限的空间内,了解生命进化的脉络、探索生命体系的奥秘、获得对生命科学的认知,激发学习的兴趣,有意愿主动去探究生命研究的方法和各种新颖有趣的生命学科知识。
4.3 多媒体展项的设计要结合新颖的表现方式
设计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展教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展教服务的这一特性,在进行以多媒体技术应用为主的展项设计时应注意结合多项技术的集成并加以新颖的展示方式来进行。例如福建省科技馆新馆生命科学厅中有个展项叫“哺乳动物研究台”,目的是通过展示科学家对哺乳动物行为的研究历程,向观众介绍科学家是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的。这个展项的展示手段同样是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但设计人员巧妙得结合了接触触摸技术和AR虚拟感应技术:观众翻动展台上代表书籍的实物,隐藏在观众前方的摄像头就采集观众的动作,屏幕中出现真实的影像与虚拟三维影像叠加,表现科学家真实的实验过程;并且观众做出翻动书页动作的同时,屏幕的三维影像也会跟随转动,表现不同的实验效果。这样的设计不但突破了以往多媒体技术的窠臼,同时可以大大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引導观众主动去和展项互动,达到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
4.4 尽可能结合信息化技术
针对经典展项的传统展示方式,设计人员可以为它们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增强操作的趣味性。例如:可以将智能iBeacon定位技术与智能手机结合,手机接近某展品时,展品的相关视频,文字信息会自动(或用“摇一摇”的方式)推送至此手机上,详细为观众讲解展品的科学原理和生活应用。
另外可将线下的展品与线上的手机App联系起来,通过手机App扫描二维码启动展品,展品上的传感器将向服务器回传数据,展品的运行情况可实时体现在手机上;观众离开科技馆后,可通过手机App连接云服务对展品互动情况进行回放,同时给出科普知识点。
“手眼协调”在科技馆中是个考验身体协调能力的经典展项。陕西科技馆在近期对这个展项进行了信息化改造。观众操作时,打开手机相关软件,匹配展项,这个展项的相关运行参数就与观众手机实现了同步,手机上就可以实时显示观众操作的过程、完成时间和成绩,并且互动操作结束时有成绩排行榜显示观众的排名,大大增加了竞技性和趣味性。经过这样的信息化改造,这个平时少有人问津的展项一跃成为陕西科技馆内最受欢迎的展项之一。
4.5 增强展项设计的创新意识
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确:因为科技馆反映的所有内容都是现存已有的,因此展项创新主要指的是表现形式而不是内容。创新展项指的是在国内外各类场所尚未出现过具有类似表现形式的展项。设计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素质,科学基础理论扎实,熟悉科学教育和传播规律,具有工程技术实践经验和强烈的创新思维,并且对科技馆行业的现状要有很深的了解,并要下很多功夫去研究去了解国内外科技场馆已有的展项,才能达到设计出来的展项不雷同、不千篇一律,让业内人士眼前一亮的目的,并且也使得科技馆更符合观众心目中的形象:科技馆不仅是个科普教育的场所,还是个充满各种高新技术、充满奇幻色彩的地方。
例如福建省科技馆新馆生命科学厅中有个展项是“基因有多长”,展项的目的是通过展示人类、鱼类、苍蝇、水稻这些不同物种的基因组长度,让观众直观地了解人类的基因组学说。在国内其他科技馆也有类似的展项,常见的展示手段是通过多媒体视听方式来表现,并没有其他很好的展示方法。而福建科技馆里的这件展品,采用拉动卷轴的机械传动方式来展示:四种基因组图案印制在特殊材料制成的布卷上,观众拉动布卷一端就可以看到徐徐展开的四种基因组图案,从而直观地看到不同基因组之间复杂程度的差异。这种创新虽然没有用上什么高新科技,但却是优秀的,因为它摆脱了旧有的展示手段,直观形象,更符合一般观众的认知水平,效果要远比只是简单的观看相关视频要好得多。
4.6 设计之初就必须注重艺术性的设计
在展项设计之初就必须与展项所处的整体氛围进行综合考虑,需要与艺术完美结合,同时也必须注重科技元素的传达。单件展项给观众的感受是冷冰冰的,独立的,无联系的,如果在设计时就与周围环境进行综合性的考量,特别是大型展项,那么给观众的观感必然是饱满的,有艺术品位的,也提高了科技馆的整体档次。例如,福建省科技馆新馆在进行生命科学厅整体规划时,就注重了展项设计与展厅氛围的整体搭配:生命科学厅的第六个展示区域是“生命未来”,传达给观众的是最前沿的与基因工程相关的科学知识。为了契合这个展区的主题,在设计时就把整个展区的天花、吊顶装饰总体色调设计成灰白色,墙面饰以网格状、水泡形的巴力膜,配合灰蓝防滑的橡胶地板,传神地塑造了细胞内部神秘而玄妙的环境。同时为配合整个展区的布展氛围,这个区域所有展项的主材使用镜面不锈钢或磨砂不锈钢,台体统一铺设白色人造石,外形轮廓也几乎是鹅蛋形或球形,与基因的分子结构类似。观众在这个展区参观游览,就好像徜徉在一个巨型的细胞结构中,与展项互动,就像与不同的基因组对话交流。这种设計效果展项就与布展装饰就能有机地结合,观众在参观时就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到展项及展区的美感,更能体会到设计人员的良苦用心,更有意愿去接触了解前沿而先进的基因理论的科学知识。
5 结语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普事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公众对科普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国内科技馆事业正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有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科技馆共410个,全部科技馆建筑面积合计23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合计103万平方米,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科技馆建筑面积18.15平方米。随着科学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公众对科技馆展项的科学性、互动性和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技馆展项设计人员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公众的需求,改进当前展项设计上的不足,及时把新理念、新技术应用到展项设计上,有效利用全社会资源,促使我国科技馆的展教事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明生.我国省级科技馆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通报,2001(3):74-76.
【2】2015-2020年中国科技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
【3】陈铭达.当前科技馆展览设计及展项制作面临的问题探讨[C].科技馆国际论坛暨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黄体茂.关于科技馆展项创新的若干认识问题[J].科普研究,2011(2):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