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痴队长” 郭东升
2017-07-08陆洋
陆洋
他是一个工作狂人,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占据,作为济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郭东升被称为“案痴队长”一点也不为过。1992年,郭东升分配到济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预审科。5年后,他成为全省预审系统标兵。1997年刑侦改革,郭东升转入刑侦系统,又成了同事眼中的“小神仙”“郭大拿”。从警25年,郭东升全身心扑在案子上,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先后被评为全省刑侦系统破案能手,全省追逃先进个人,全省烟草打假先进个人,济南市人民满意民警,济南市十佳中队长。
一排老屋,两代警察
郭东升拥有做刑警得天独厚的潜质,这可能源自于他体内的“公安基因”。父亲干了一辈子公安工作,使得郭东升生性豪迈、极具正义感,从小信奉“邪不压正”。今年46岁的郭东升回想自己的从警之路,认为“这一切,自然的发生了”。
在济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的院子里,有一排“上了年纪”的老屋子。“这房子1967年盖的,到今年有50个年头了。”这排屋子见证了郭家两代人对公安事业的奉献。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郭东升的父亲在云南省沧源县公安局工作,几年才回家一次。郭东升和妹妹跟着当教师的母亲在济阳,与父亲从小生疏。
70年代末,父亲调回原籍,在乡镇上任公安特派员,回家的时间间隔从几年变成了几个月。“很忙”,成为了郭东升对警察这一行当的最初印象。1977年,郭东升的妹妹腋下长了瘤子,被家人送到了县医院治疗。正赶上辖区开展麦季防火活动,为了方便照顾,父亲就把妹妹转移到他所在的偏远乡镇的卫生院。
过了半个月,在家里上学的郭东升惦记妹妹去了趟乡镇。妹妹没见着,只看见母亲抹着泪,而父亲耷拉着脑袋往家走。郭东升跑上前问妹妹,母亲忍不住哭了出来,原来妹妹因为病情延误去世了。从那之后,郭东升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与父亲说过话,在他心里,妹妹的死跟父亲的忙脱不开干系。警察这个职业,也成为他所痛恨的一部分。
后来父亲调到县局,郭东升跟随父亲到县城读中学。当年父亲的办公室就在公安局大院那排老屋子的正中间,郭东升吃住都在那里,天天和院里穿警服的叔叔、伯伯打交道,看着父亲和他们一起早出晚归,加班熬夜。渐渐地,他对父亲的怨恨淡了,对警察这份工作也理解了。
1989年,郭东升高考填报志愿,是选择师范类学校还是公安类学校?跟父亲第一次长谈后,郭东升选择了山东省公安专科学校。1992年毕业,郭东升被分配到济阳县公安局预审科,也成为了一名警察。在预审科工作的五年,郭东升就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展示出一个优秀侦查员的敏锐果敢。1997年刑侦改革,父亲说:我这辈子没干过刑警,你应该去历练一下。由此,郭东升开启了他长达20年的侦查事业。
初做刑警,为了查一个拐卖妇女的案子,郭东升出差到陕西。陕西南部有个县是拐卖妇女的重要窝点,他和同事每天步行走很长的山路进山去调查案情。有一天调查完天已经黑了,郭东升和另一位同事摸黑出山。出村的时候遇到野狗,郭东升就在村民的篱笆边顺手捡了一根棍子,用来赶狗。
地形崎岖、夜路漆黑,郭东升不慎跌入两块大石头的缝隙中。巨石下边就是万丈悬崖,惊慌中,郭东升抓紧手中棍子并不断挥舞,棍子卡在了悬崖之间,郭东升依靠着打狗棍悬在了半空。同事见状马上把身上衣服全脱下来,外套、衬衣、裤子系成了一个绳索,慢慢的把郭东升拉了上来。得救后,两人身上都湿透了。夜更黑了,当地人提醒过山里面有“黑瞎子”,脚边尽是万丈悬崖,为了给自己壮胆,郭东升和同伴大声唱起了歌,“把这辈子会唱的都唱了个遍”。
这样的危险,在郭东升之后的刑警岁月已是寻常。
有一次,济阳县稍门乡高楼村高某慎因邻里纠纷,持菜刀绑架一名6岁的小女孩。当时郭东升正休假照看患病在床的老爷子。听到消息后,他趁老爷子睡着的工夫赶到单位,主动请战。根据现场指挥部安排,郭东升假扮记者,与高某慎隔窗展开对话,争取寻机击毙案犯。郭东升发现,人质蜷缩在墙角,按当时的位置和角度,若开枪射击,有可能误伤人质。三小时后,谈判未果,嫌疑人情绪几近失控,指挥部决定强攻。趁高某慎分神之际,郭东升和几名侦查员将紧闭的房门撞开。高某慎抓起菜刀砍向人质,郭东升冲上前,用右手挡住了落下来的菜刀。人质毫发未伤,郭东升右手却被砍伤。
医生建议郭东升去济南军区医院把砍断的血管和神经接上。怕老爷子担心,郭东升简单处理了一下就回家了。为了不让家人看出来,他把受伤的手臂藏在衣服里。至今,郭东升的右手依然存留当初受伤的后遗症状。
不擅推理的刑警不是好演员
在郭东升看来,“做刑警,要有勇,更要有谋”。在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面前,他是一个伪装者,能够以“纯熟演技”让嫌疑人露出马脚。
在济阳县曲堤镇曾有一对夫妻被害,汽车被抢。郭东升在案发现场发现了被抢的汽车,车辆侧翻,玻璃粉碎,驾驶座有血迹,分析嫌疑人可能受伤。郭东升带领两名侦查员顺线查访,在相邻的邹平县魏桥医院急诊室发现了一名嫌疑人。据医生反映,该男子左小臂皮外伤,伤口处附着玻璃碎片。郭东升扮作医生接近嫌疑人,确定该人鞋底花纹与现场遗留痕迹相符。嫌疑人身高体壮,且急诊室人员往来不断,不宜強攻,只能智取。在护士的配合下,“郭医生”让嫌疑人躺在病床上:“闭上眼睛,先抬右臂,有感觉么?疼不疼?好,再抬左臂,疼不疼?”毫无防备的嫌疑人顺从地把双臂举过头顶,等他睁开眼时,看到的是手腕上锃亮的手铐。经突审,犯罪嫌疑人王某平供述了抢劫杀人的经过。此时,距案发仅3个小时。
郭东升总能在千丝万缕的案情中梳理出疑点。2001年8月23日9时许,仁风镇谷家村村南水沟内发现一女尸。经全力侦查,犯罪嫌疑人杨某泽被锁定。10年过去了,郭东升虽然始终未放弃对杨某泽的缉捕,但其如泥牛沉海,音信全无。
在此期间,郭东升对杨某泽的直系亲属进行全面监控,却毫无所获。嫌疑人与家庭完全失去了联系,缉捕捷径被彻底堵死。
在调查走访中,郭东升得知:谷家村的鲁某彬号称在潍坊火车站曾见过杨某泽。因鲁某彬2010年做卷材欠了他人很多钱,为躲债务已举家搬迁。几经周折,郭东升在槐荫区张庄社区桃园小区找到了躲债的鲁某彬。不料这一线索却子虚乌有,希望再次破灭。
郭东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针对杨某泽潜逃多年的特点,综合分析,杨某泽隐姓埋名或已“漂白”身份,相貌亦会发生较大变化,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杨某泽无异于大海捞针。据此,郭东升深入调查杨某泽的情况,注意到了同年龄段的街坊中,其与同样单身的李某财、杨某来往较多。尤其与李某财关系甚笃,并且杨某泽潜逃后不久,从不远行的李某财随之外出务工。找到李某财和杨某成了案件侦破至关重要的节点。
仁风镇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刮瓷”村,本村从事此业的有百人以上,主要集中在建筑之乡淄博桓台、张店,滨州邹平和潍坊昌乐。经调查走访获悉,李某财在滨州邹平、杨某在潍坊昌乐的可能性较大。在与两人无法取得联系的情况下,专案组兵分两路赶赴邹平和昌乐,全面搜索两人的踪迹。
经对上千人的劳务市场进行艰苦排查,三天后,在邹平一出租房,李某财被找到,不料杨某泽之前却与李某财因事闹翻,失去联系。至此,两路人马无功而返。
郭东升分析,杨某泽曾介绍妇女给杨某,杨某泽东窗事发后投奔他的可能性较大;已在昌乐安家、混社会的杨家村民“小东北”反映,2009年春天,在淄博火车站见过杨某。趁麦收回老家的时机,郭东升登门拜访了“小东北”。“小东北”同意配合警方,7月4日, “小东北”连夜与警方前往淄博市。淄博市有火车站、桓台田庄、张店贾庄、城北、九级五个较大的劳务市场,有劳务人员数万人,开放时间为凌晨3-5时。“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干警工作时”。郭东升及30余名民警冒着盛夏的酷热、雨中的闷湿、蚊虫的叮咬,奔赴在各个劳务市场和建筑工地,秘密打探“老杨”的下落。经过3天3夜的鏖战,仍未获取杨某的任何线索。排查工作几近崩溃的边缘。
7月8日,民警在走访建筑工地时获取重要线索,“酒晕子”(指杨某)近几天没来务工,其居住在淄博市人民公园附近的王辛小区一带。此小区有楼房百余栋、院落数千家,常住人口8000余人、暂住人口5000余人。郭东升综合分析杨某的经济状况,重点排查平房,并逐组发放了粉笔标记,便于走访排查。经过2个小时的排查,警方通过一废品收购人员获悉,一单身汉居住在22号楼下的储藏室。
酒瓶遍地的储藏室空无一人。20分钟后,打酒回来的男子经“小东北”秘密辨认,正是杨某。通过杨某,专案组获取了杨某泽居住在贾庄劳务市场一带的线索。郭东升随即前往贾庄,化装成农民工进行秘密侦查。经过2个小时的排查,在一胡同口,杨某发现了杨某泽的姘妇单某英,并由此线索找到杨某泽的出租房。当日19时许,经单某英的辨认,刚刚打开房门的杨某泽,被民警一个漂亮的扼腕锁喉摁倒在地。至此,这一尘封了11年之久的“2001.8.23”故意杀人案成功告破。
“他到不了案,我就不退休”
一张泛黄破旧的嫌疑人照片,几摞厚厚的案底——这两样东西曾困扰了郭东升整整17年。徐某平曾经是济阳县第一号逃犯,也是郭东升多年来的一块心病。1994年,徐某平因为盗窃被郭东升抓获,判刑出狱后犯罪逐步升级。“1998年至1999年,徐某平伙同王某等人多次抢劫出租车,涉案价值巨大。”
徐某平先加入王某久抢劫犯罪集团。济阳县公安局先后将王某久等人抓获,王某久被判处死刑并执行,其他人也相应被判刑,而徐某平负案潜逃。潜逃期间,徐某平蓄起大胡子,冒充商河白集村的回民,糾集任某丰、高某东、刘某升等十余人在济阳、商河、惠民等地盗窃耕牛、三轮车,案值30余万元。后任某丰等人先后被抓获、判刑,徐某平再次漏网。在清除这两个犯罪团伙过程中,徐某平一直是郭东升关注的重点,多次抓捕行动,却均被其侥幸逃脱。
从那之后,嫌疑人徐某平的那张脸就经常闪现在郭东升的脑海中。
2003年12月份的一天,徐某平一朋友因某问题与济北开发区某饭店老板许先生发生矛盾。2003年12月22日晚,徐某平伙同王某新、王某永、杨某江在另一饭店内协商如何报复许先生。“当晚徐某平顺走聚会饭店内的菜刀来到许先生饭店内,当场将其砍死。”郭东升说,为隐藏作案工具,徐某平当晚将菜刀又悄悄放回聚会饭店厨房内。随后,嫌疑人二王先后到案,徐某平又一次侥幸逃脱。从此,郭东升把徐某平的照片放在裤兜里,碰到身份不明的嫌疑人就拿出照片来比对。
自1999年成立追逃专案组,将徐某平列为重点逃犯,上网追逃。17年来,郭东升一直没有放松对徐某平的追捕工作。为抓获这个悍匪,郭东升南下北上,行程数万公里,并一直对徐妻汪某华进行监控。2011年初,徐某平的父亲去世,郭东升发现汪某华曾经与沈阳市一电话联系,该电话在和平区一水果批发市场附近活动频繁。抓捕的大网刚要张开,声势浩大的“清网行动”开始了,徐某平被惊动,又一次销声匿迹,和家人彻底切断了联系。郭东升六赴东北,沈阳,铁岭,鞍山,长春,每一处都好像要踩住徐某平的狐狸尾巴,但每一次都空手而回。
2016年2月,辽宁抚顺市顺城区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嫌疑人汪平因一堆柴火纠纷将邻居刘某杀死后潜逃。据汪平的姘妇反映,汪平先后在沈阳、鞍山、长春卖水果,且在一次醉酒后透露自己是山东济阳县人。接到顺城警方的协查通报后,郭东升眼前一亮:汪平?汪某华,徐某平?再根据辽宁警方摸排出“汪平”的体貌特征,尤其是济阳口音、身高一米六、胡须等,郭东升分析“汪平”有可能就是徐某平。得此结论,郭东升立即带人飞赴辽宁。
2月16日,汪平在辽宁新宾县落网。到案后的徐某平确实与17年前的照片样貌差距很大,如今身材肥胖很多,留起的胡须让其看起来像少数民族。但这张脸早已经刻在郭东升的心中。通过技术手段,警方确认此“汪平”与徐某平的父母系亲子关系。审讯室里,改名汪平的徐某平面对郭东升没再抵抗:我知道王某久是你抓的,任某丰是你抓的,王某新也是你抓的,现在轮到我了。“汪平”承认自己就是潜逃17年的徐某平,并对抢劫、盗窃及在潜逃期间杀害2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正是他的锲而不舍,才有了最终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5年如一日,郭东升铆在刑警岗位上,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侦查员,屡破大案要案。他将迷雾重重的案件抽丝剥茧,还原真相,还受害人公道。
在济阳公安局刑警大队中,郭东升是身经百战、攻无不克的“老江湖”,同事们称他为“郭大拿”“小神仙”。郭大拿上了案子就像上了发条,他常说“破案子要一鼓作气”。有时候案件破了,人们在欣喜之余,讨教他的“绝活儿”,老郭不吱声,问多了,扔一句,“全身心地去办就没有解不开的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