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各路大咖闯入好莱坞的杀手锏是什么?| 壹读百科

2017-07-07

壹读 2017年1期
关键词:外语片奥斯卡好莱坞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前几天终于落下了帷幕,虽然最后闹了个大乌龙,但总归是花落实处、奖到各家。

今年奥斯卡的确是“大年”,其中很多影片都震撼到了壹读君的小心脏。不过,面对中国电影冲刺最佳外语片之路又失败的结局,壹读君内心的失落感还是有的。

也不要再追问为什么今年中国选送最佳外语片是《大唐玄奘》,鬼知道谁的头被门挤了……还是默默给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执导的《推销员》送上祝福吧,毕竟艺术无国界。

话说回来,华语电影的“冲奥之旅”虽满是辛酸泪,但其实外国影片进入中国院线也没那么容易。今天壹读君就和大家聊聊中美影视业都在上演怎样一种相爱相杀的“虐恋”?

不问影片出处只求观感的壹读君|南雪

《卧虎藏龙》之后再无“佳片”?

奥斯卡奖是扎根在美国商业色彩浓厚的文化土壤里的,说白了,支撑奥斯卡的是美国电影,直接说就是好莱坞电影。

那为什么那么多非美国影片要挤破头参与美国本土电影节呢?

壹读君先和大家说个数据。早在2007年,欧洲近70%的票房就来自于好莱坞大片,全球一半的票房来自美国电影。可以说,美国电影毫无疑问是全球电影的“老大哥”,代表着电影的国际水平。

好萊坞电影全球霸主地位也使得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金像奖有了国际性的影响力,它的权威性可以叫板任何“A级”国际电影节。

而且,不同于像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这些采取精英路线、钟情于艺术电影的欧洲电影展,奥斯卡认同的是电影大众文化功能,通过普选制——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大约6000名会员投票决定入围者和获奖者。

反正,壹读君是可以预见这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后身边有多少朋友会去恶补没看过的获奖影片。

不过,奥斯卡仍是美国人的奥斯卡。美国之外的电影在奥斯卡舞台上可以角逐的,只能是“最佳外语片”奖。

而且这个点缀色彩浓重的奖项在前十九届奥斯卡评选中是没有的,直到1947年第二十届颁奖礼才在特别奖中设立了“最佳外语片”奖,并且一个国家只能选择一部影片参赛。

中国电影第一次进入奥斯卡视野,是1990年张艺谋导演的《菊豆》 ,它入围最佳外语片提名,不过最后输给瑞士影片《希望之旅》。1994年、1995年、2000年台湾导演李安以《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 》三次冲击“最佳外语片”,最后《卧虎藏龙》终于在第7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摘得大奖,成了第一部获得奥斯卡荣誉的华语电影。

赢得了四项大奖不仅让世人知道这个才华横溢的低调导演,还带给中国电影人冲向奥斯卡的希望。但辉煌只是昙花一现,从那之后中国电影在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上继续沉默,《无极》《夜宴》《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每一次都是轰轰烈烈开始,但每一次又是悄无声息的退场。

事实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评赛近五十年以来,年均选送参赛国家大约有三十多个,亚洲的日本、印度、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曾榜上有名,但入围者大多是欧洲和中南美国家。

虽说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断背山》得到两次最佳导演奖,但中国电影要想在奥斯卡这个美国人制定的游戏里打的一副好牌还是前途漫漫,或许下一个李安还在埋头写代码……

我们走出去不容易,别人走进来也没那么简单

壹读君在前面说了,全球一半的票房来自美国电影,但是,观众中为票房做贡献的中流砥柱又是谁呢?

2015年巨幕影院集团IMAX 首席执行官就曾表示,中国将在两年内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的票房收入和银幕数量将在2017年超越美国。

今年春节档期后中国引进的第一步好莱坞电影《极限特工3》,在中国上映第一天就破亿,而在北美,影片的首日票房只有700万美元,上映20天总票房也才达到4100万美元(数据来自美国票房统计网站Box office mojo),而且口碑崩盘。

中国人的口味让好莱坞感到困惑,但这个市场愿意为好莱坞埋单,所以一直是好莱坞最可依赖的市场。

但有个门槛是不能忘的,商品进口有数量限制、质量审核,有着“文化渗透”“嫌疑”的外国影片也是一样。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内地曾一度依靠国产电影支撑电影业,比如《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不过,市场好像并不太买账,在1979年中国影迷还购买了239亿张电影票,可到了1993年数字就下降到了95亿。

在大洋彼岸的另一边,20世纪初就建立起来的好莱坞电影业已经出品了很多佳作,比如:第一滴血《First Blood》(1982);Love Story爱情故事(1970);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1953),但这些电影上映的当年并没有在中国内陆公映,像《罗马假日》在1987年才在内陆上映,而那时影片已经诞生30多年了。

事实上,直到1994年中国内陆才第一次以分账发行方式引进好莱坞影片,也是在那一年,政府总共允许了10部美国电影在中国内陆公映。

《亡命天涯》是第一部在中国公映的好莱坞影片,从此好莱坞正式开启了在中国内地的 “掘金路”

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好莱坞不断要求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协商,于是2001年中国内地引进的美国影片数量就上升到了20部,2012年达到34部(增加的14部必须是3D电影或者是IMAX电影)

美国电影业为了增大影片被选中公映的几率,就会对影片做出微妙的改变。

中国的形象设定必须是高大的。

比如《2012》中拯救世界的诺亚方舟就是在中国建造的,西方的科学家感慨“只有中国能按时完成这些工程,交给中国人这是对的。”《火星救援》里中国太空工业成了整部电影的大救星。

启用的中国演员人物设定不能太反面,最好是英雄。

比如《环太平洋》中与巨型机器人的并肩作战的中国三胞胎兄弟;《碟中谍5》扮演CIA女官员的张静初;《变形金刚4》在电梯里帮主人公击败对手的拳击手邹市明。

将中国作为拍摄地点也能赢得中国观众的好感。

电影《碟中蝶3》中大量的拍摄场景就是在中国完成的,整个片场中国的部分就占了三分之一的时长。

《碟中谍3》在中国西塘取景

除了挤占有限的公映片,与中国公司联合制作或者交一笔固定费用是美国电影业采用的其他两种绕开公映限额的方法。

最少使用的办法就是付一笔固定费用,也就是他们把自己的电影以制作费用几分之一的价格卖掉,然后中国可以获得全部的票房收入。

与中国公司联合制作,这样这部电影就不能算是外国电影了。但这种联合制作的影片就必须满足拍摄地和至少三分之一的演员是中国人的要求,且不能是负面形象。

话说回来,这的确也给中国演员打入好莱坞市场提供了特权,但有些硬加的戏份也会让人水土不服。想想《钢铁侠3》中国特供版中范冰冰和王学圻被增加的4分钟戏份,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导演无奈到极限的尴尬。

好莱坞影片背后还有不少“马云爸爸”

记得有#壹堆饭#曾好奇的问过“景甜迷”,壹读君其实也八卦的追踪了下,貌似好像似乎和万达的某位股东有点瓜葛。当然喽,心怀天下、格局宽广的壹读君在这里不会太过多纠结“扶不起的阿斗、捧不红的景甜”这种论调。

壹读君想说的其实是,很多好莱坞大片背后的投资方都来自中国。

电广传媒就投资了今年奥斯卡大赢家《爱乐之城》;熙颐影业和麒麟影业则投资了《血战钢锯岭》;中影还拟投资1500万美元与环球制片公司合作《速度与激情8》;上海电影集团和华桦传媒将注资10亿美元给派拉蒙影业。

这些公司除了能参与票房分成,还有一点就是可以行使自己金主的权利,启用自己想用的演员、植入想宣传的广告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最好不要让商业冲撞了艺术。

说了这么多,#壹堆饭#有没有get到什么才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演员出现在好莱坞电影里的原因了吧?说到底是资本(钱)说了算,但如果没有粉丝的买账又从哪里来的原始资本呢?

哦,不对,谈艺术还是不要过多提钱的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语片奥斯卡好莱坞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奥斯卡外语片将改“国际片”
CRAZY RICH ASIANS
暖!一猫有难,众猫支援
动物奥斯卡
金球奖曝外语片初选名单 中国五片入围
阿达姆松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