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比较

2017-07-07覃碧飞

当代医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氟烷苏醒芬太尼

覃碧飞

(广西岑溪市中医医院麻醉科,广西岑溪543200)

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比较

覃碧飞

(广西岑溪市中医医院麻醉科,广西岑溪543200)

目的对比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诊治的小儿手术患儿150例,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观察组患儿则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诱导前、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心率(HR)、动脉压(MAP)、定向力恢复时间、插管时间及血氧饱和度(SpO2)波动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儿诱导前、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动脉压等指标相应波动幅度相比于对照组,均小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拔管、定向力恢复及苏醒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短于后者且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观察组在插管时间及意识消失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则均长于后者且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手术患儿,对其全凭静脉麻醉操作,见效快且作用迅速;然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则在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方面更加凸显,其作用更为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且高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小儿手术

当前在实施手术中,选择合宜的麻醉药物及方式越发重要,对有效且安全的麻醉药物及方式予以选择,可达到麻醉时间延长的作用,还可实现并发症的减少,保障手术开展,保证患儿安全[1]。七氟烷实为麻醉型吸入药物,气味小,且不存在任何刺激状况,在诱导方面快速而又安全,若采用复合麻醉操作,还具有较小影响患儿生命体征、作用时间长及诱导快等优点。芬太尼为中枢阿片类受体,镇静镇痛效果突出;丙泊酚乃为能够实现快速静脉麻醉且短效的麻醉药物,能够达到迅速麻醉和苏醒的效果,当需持续输注操作时,完成后则不存在药物积蓄状况,且高安全性,采用丙泊酚及芬太尼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操作,效果明显[2]。本文通过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诊治的小儿手术患儿150例,对其分别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及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诊治的小儿手术患儿150例,所选取患儿均与手术指征相符,排除合并有肝肾功能障碍及心血管疾病患儿,存在麻醉药物过敏者,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将患儿依据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30例,年龄3~13岁,平均(6.2±1.6)岁,体质量13~41 kg,平均(26.55±1.22)kg。观察组中男47例,女28例,其年龄3~14岁,平均(6.4±1.5)岁,体质量12~41 kg,平均(26.26±1.24)kg。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观察组患儿则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两组患儿均于术前30 min,采用阿托品(0.1 mg/kg)实施肌肉注射,进至手术室后,对照组采用丙泊酚(1~2 mg/kg)实施麻醉诱导操作,而后依次采用维库溴铵(0.1 mg/kg)及芬太尼(2~4 μg/kg)实施静脉推注,完成后则开展气管内插管,就患儿呼吸予以控制。采用丙泊酚4~6 mg/(kg·h),实施静脉输注,且将其当作后续麻醉维持,且将芬太尼6~10 μg/kg分次静脉推注,完成手术后,则将注丙泊酚输注停止[3]。观察组在实施麻醉诱导前,先采取给氧去氮操作,时间控制在3 min,促使血氧饱和度始终处于97%之上。运用循环回路开展诱导操作,在具体回路当中,则将浓度为7%七氟烷气体充入其中,将芬太尼2 μg/kg实施静脉滴注,待1 min后,将浓度为7%~8%七氟烷,实施吸入操作,氧流量施加控制,即保持4 L/min。吸入浓度为3%~5%七氟烷,作维持药剂,依据患者实际生命体征,调节七氟烷浓度。于结束手术前10 min,停止吸入,换芬太尼,以2 μg/kg剂量,实施静脉推注[4]。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诱导前、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消失时间、心率(HR)、动脉压(MAP)、定向力恢复时间、插管时间及血氧饱和度(SpO2)波动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实施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行组间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χ2行组间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对比观察组患儿各时间点,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动脉压等指标波动幅度,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比较(x±s)

2.2 两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观察组拔管、定向力恢复及苏醒时间,相比于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插管时间及意识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插管及意识消失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拔管、定向力恢复及苏醒时间比较(x±s,min)

表3 两组插管时间及意识消失时间比较(x±s,s)

3 讨论

七氟烷应用于临床麻醉中,气味小且刺激小,较低的血气分配系数另外,其还具有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诱导快,对肝造成的副作用小,经临床研究证实,此药在多项小儿手术,均具有优质的镇痛效果且不存在刺激等。在实施七氟烷静吸麻醉中,于诱导前,采用芬太尼2 μg/kg,实施静脉推注1 min,可将无意识肢动相应发生率显著降低,还可将其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可实现麻醉不良事件减少的目的。此外,小儿采用七氟烷实施麻醉之后,由于清醒速度快,外加术后疼痛影响,易发躁动,至此,于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七氟烷吸入,且采用芬太尼2 μg/kg实施静脉推注,以此对镇痛作用实施强化,还可实现躁动发生率减少的目的[5]。然而,采用芬太尼及丙泊酚实施相应全凭静脉麻醉操作,对于丙泊酚而言,其具有麻醉效能强及起效快特点,另外,较短的持续时间,可抑制气管插管时,所造成的相应应激反应,还可获得符合麻需要的麻醉深度。然而相比于前者,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平稳作用更佳,苏醒快,较早便可拔管,另外,对于患儿定向力恢复,还具有促进作用,更适用于小儿手术[6-7]。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对照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观察组患儿则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诱导前及术后等各时间点,在具体的指标波动幅度方面,相比于对照组,则均低于后者状况,可知,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对于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维持,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可较小影响患儿生命体征波动,其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8]。此外,针对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来讲,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则要短于后者,然而在具体的插管时间及意识消失时间方面,则要长于后者,可知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具有较快的起效效果,然而七氟烷静吸麻醉完成后,则在苏醒方面较快,可对患儿快速恢复,具有促进作用,还可对患儿不良影响予以减轻,所以,二者均具自身优势,在实际麻醉操作中,可依据患儿身心特征,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更为适宜。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手术患儿,对其全凭静脉麻醉操作,见效快且作用迅速;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则在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方面更加凸显,其作用更为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且高安全性,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1]刘世忠,吴双,周辉.全凭静脉麻醉和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用于小儿白内障手术的比较[J].新疆医学,2012,42(12):34-35.

[2]谷旭鹏.静吸复合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28):22-24.

[3]李金燕,李淑琴.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1(5):18-20.

[4]王晓芳.小儿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的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3(27):155-156. [5]汤京伟.三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14(6):142-143.

[6]于飞,陈序.三种全麻方式用于小儿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4(9):9-11.

[7]张洲,刘奕.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慢性中耳炎手术效果评价[J].中国药业,2015(11):26-28.

[8]张永红.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2014(12):92-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26

猜你喜欢

氟烷苏醒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植物人也能苏醒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绿野仙踪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