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TRIZ方法提高炭化焚烧炉尾气燃烧比率

2017-07-07马典松王丽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5期
关键词:积灰焚烧炉炭化

马典松+王丽

摘 要:由于炭化料尾气中含有焦油、粉尘及其它成分复杂的可燃气体,如果燃烧不充分,会导致焚烧室温度偏低,影响锅炉产气量,这里通过利用TRIZ方法对此问题進行深入地讨论。

关键词:TRIZ;炭化;燃烧

TRIZ不是单一的针对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可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它所强调的不是单一的某种理念的创新方法,而是重在培养我们学会如何举一反三,如何学习、运用以及创新出一个方法。比如TRIZ中提到的40种创新原理,每个原理都是一个思考方向,只要能够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就能找出对应的发明原理,然后根据发明原理再去深入的考虑解决方案,如此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

一、定义系统

原始描述:该设备由炭化炉、焚烧室、配风系统、余热锅炉及引风系统组成,采用燃烧的方式将炭化料尾气中的粉尘、焦油及其它可燃气体充分燃烧,高温烟气再与余热锅炉进行换热,产生蒸汽。

工作原理:内热式炭化炉产生的部分烟气在炉头处燃烧,燃烧后的气体从炉头向炉尾方向流动,期间高温气体为炉体提供热量,进而将炭化料中的气体挥发出,挥发出的气体(主要包括焦油、粉尘及其它可燃气体)在焚烧炉内燃烧,高温气体再与余热锅炉进行换热产生蒸汽,最后尾气经引风系统排出。由于尾气燃烧不充分,导致焚烧室温度偏低,锅炉产气量偏低。

二、问题初始情境描述

SVOP描述

导料管输送成型条;成型条挥发出可燃气体;焚烧炉燃烧可燃气体;焚烧炉产生高温烟气;配风系统提供配风为焚烧炉;高温烟气加热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产生蒸汽;引风系统控制焚烧炉抽力;引风系统控制余热锅炉抽力;引风系统排出低温烟气。

三、主要缺点

成型条挥发出可燃气体量过大;可燃气体在焚烧炉内与空气接触面不够;配风系统为焚烧炉提供配风不当;引风系统控制焚烧炉抽力不够。

四、主要缺点在以下情况下出现

炭化炉瞬间加料量过大,导致尾气量过多,不能充分燃烧;焦油、粉尘较重,易沉淀,与空气接触面不够,从而不能充分燃烧;引风抽力控制过低时。

五、解决方案论证

通过计量装置控制炭化炉加料量,从而保持可燃气体的稳定性;通过控制引风抽力,使得焦油、粉尘不沉淀,如果依靠引风抽力无法解决,需要另加设备不让焦油、粉尘沉淀。

(一)功能分析。通过增加底部配风装置,改变配风方向得出:方案1:炉墙体侧面配风,改为炉底配风,同时配风管上焊接向上风管,运行中将积灰吹起,增加积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二)因果链分析。按照因果关系可得出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成型条入炉前筛分不干净;2、引风机抽力过小,使粉尘沉淀;3、焚烧炉配风方式不当;4、系统现有计量装置不准确;5、入炉料无计量装置。

(三)物场分析。通过详细的物场分析法可以得出以下方案:方案2:通过增加一台皮带秤控制加料量。在成型条入炉前增加一台皮带秤,根据炭化炉的实际产量控制入炉量。方案3:在导料管前增加一台振动给料机。在导料管前增加一台振动给料机,根据炭化炉的实际产量控制入炉量。方案4:通过增加一台直线振动筛先对成型条进行筛分。在成型条入炉前增加一台直线振动筛先对成型条进行筛分,控制成型条入炉质量。方案5:改变焚烧炉的配风点。将焚烧炉的侧面配风点移至积灰层,利用动力将积灰吹起,以增加积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得积灰能够充分燃烧。方案6:改变可燃气体的运动方式。将可燃气体由水平运动改成旋转运动,阻止粉尘沉淀。即焚烧室前增加旋 转装置,增加粉尘在空中运行时间,以增加积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 ,使得积灰能够充分燃烧。

(四)技术矛盾。通过技术矛盾得出以下方案:方案7:往焚烧炉内通入外加热源提高焚烧室温度,同时在通入热源时将底部积灰吹起,从而将积灰燃烧。方案8:将焚烧炉中未燃烧的积灰从沉降室分离出,再通过其它方式进行再燃烧。方案9:现有余热锅炉为坐地式,当焚烧炉内燃烧不干净影响锅炉换热效果时,需要在停炉情况下才能清理积灰,为保证生产正常又不允许经常停炉,如此长时间运行后积灰会堵死换热管,影响锅炉换热效果。将锅炉改为快装式锅炉,可在不停炉情况下进行清灰工作,改善锅炉运行效果。方案10:现有炉体配风方式是在引风机抽力作用下,靠负压往焚烧炉内配风,这种配风方式只能使得空气与可燃气体面接触,应在现有配风口处加装鼓风机往炉内配风,加大空气与可燃气体的接触面。

(五)物理矛盾。通过物理矛盾得出以下方案:方案11:在满足工艺需求的抽力条件下,利用车间的废弃物质如擦油布等对焚烧炉中沉积的粉尘进行焚烧,这样就无需将引风抽力控制的太大,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废弃物质和粉尘的热量。

六、方案评价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文作者最终认为通过对方案1、2、4三个方案的结合使用,可以大幅改善焚烧炉尾气燃烧比率,提高余热锅炉锅炉换热效率,同时生产现场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大,较易产生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训涛,曹贺,陈国晶.TRIZ理论及应用.北京出版社,2011.

[2]郭亚中,郑凯.TRIZ理论及应用简介.科技创新导报,2010.

[3]陈宏宇.TRIZ创新方法的应用推广对策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作者简介:马典松(1983-),男,安徽人,2008年7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本科,现工作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太西洗煤厂活性炭车间,主要从事活性炭生产技术研究、脱硫脱硝炭、尾气回收利用等研究管理。

猜你喜欢

积灰焚烧炉炭化
尾气处理工艺中尾气焚烧炉的控制原理及应用
壳牌煤气化积灰堵渣原因及处理
厨余垃圾水热炭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空气预热器蓄热板硫酸氢铵动态积灰模型
垃圾焚烧炉的专利技术综述
含碱废液焚烧炉耐火材料研究进展
硫化氢制酸焚烧炉的模拟分析
水稻秸秆制备生物制活性碳
市政污泥炭化时间与温度研究
空气预热器硫酸氢铵积灰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