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实验中隐性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2017-07-07申花莲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7期
关键词:试管实验课生物

申花莲

一、初中生物固定实验开放化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忽视了很多的隐藏性资源,如果将其充分利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效率。生物实验都是基于生物的基础知的,因此,老师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出发,发散思维,扩大观察力和想象力,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对实验进行创新型设计。

1.实验对象的转变

要想将传统固定的实验形式变得开放化,就要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型设计。例如,可以对实验的对象进行适当的变化。在对“观察花的结构”这一实验进行学习时,老师可以抛开书本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来进行材料准备,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便带来合适的花朵进行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菊花、月季和玫瑰等都可以作为本节实验课观察的对象。这样的实验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互相观察同学带来的花朵,对不同花的结构有所了解,发现其中的异同点,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了解范围也会不断扩大。再比如,在学习“观察种子结构”这一实验中,学生能根据喜好选择不同的种子进行观察对比,发现双子叶种子与单子叶种子的区别。不管怎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只要能够在实验中获得一定的学习成果和知识,都可以在实验课中采纳。

2.实验步骤的转变

除了对实验的对象进行一定的改变,通过改变实验的步骤来挖掘隐性资源也是有效的方式。学生只要明确该实验的目的以及相关要求,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其他方式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老师再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能達成最终的实验效果,都可以在实验中实施。例如,在学习“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这一实验时,学生就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不同的设计,当然,由于实验步骤和方式的不同,实验的结果也会有差异,老师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使得实验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开放性实验不必要求实验的结果与书本上一致,学生通过不同的实验,能够对实验的现象和原理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思维的活跃度,对生物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转变实验选题

生物这门学科的知识和现象都是来源于生活,只要善加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可利用的实验材料。在对实验研究的课题进行选择时,要适应不同学生的特点。特别是新课改之后,我国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老师要与学生之间多交流,多互动。在实验的选题上,老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和总结,实验的材料就会很容易在生活中获得。例如,在学习“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这一实验时,实验中就会用到生活中常见的洋葱,还可以利用纸板和凡士林等材料来制作空气尘埃测定板。学习“探究关于垃圾种类的降解”这一实验,学生可以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瓶或花盆等来对可以进行自然降解的垃圾种类的探究。

三、利用废弃资源进行实验探究

初中生物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通过实验中的动手实践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获得思维的启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于初中生才开始进行生物实验,因此对实验的器材使用和操作还不是很熟悉,再加上初中生的好奇心很强,在实验中就难免造成材料的损坏,但是如果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合理利用实验中的错误材料,同样也能够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还有可能获得其他的收获。例如,在学习“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学生在实验中将自己的头发和完整的洋葱鳞片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观察,就很有可能在视镜中看不到任何结果,这时,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实验的材料规格进行确认,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结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的要求是要薄而透。

再比如,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实验时,教材中的实验要求是:在试管中放入实验材料后,再将试管分别放进37℃的水预热,一段时间后将试管取出,滴加2滴左右的碘液,对试管进行观察和记录。如果学生没有按照实验的要求,或者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先在试管中滴加碘液,再向其中加入实验材料,同样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实验中出现错误,老师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就像在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试管中颜色的变化将水加热的时间进行合理控制。老师要灵活处理实验中学生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同时丰富知识技能。

(作者单位:河北涉县天津铁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试管实验课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第12话 完美生物
试管难题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一堂实验课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