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2017-07-07章国华
章国华
无论是一开始做了很多年的教师、班主任,还是后来逐步走上校长管理岗位,我已经很多次听到或看到教育人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争论。感觉几乎差不多每隔几年,这句话就会被拿出来炒作,争论一番。而每次争论也似乎没有定论,最后还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日前,《中国教育报》又做了一则新闻的深度聚焦,聚焦的内容就是近日在许多教师的朋友圈,热传着一条“最坑教师的教育名言排行榜”,其中一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首当其冲排在了第一,引起了很多教师的共鸣。引起共鸣的原因,我的理解是许多老师不认同这句话,甚至很反感,认为它是严重错误的,它是一块压在教师心上的巨大石头,让教师长期喘不过气来。
那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长期以来,争论最基本的无非是两种观点:一种,一部分学者、专家认为这句话确实片面,是对大部分老师自尊心的伤害,应该批判;另一种,也有学者、专家认为,这句话只是强调教育者对学生的一种责任与信念,以此来勉励、激励教师,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有部分人曲解了它的真实含义。
确实,任何一句“名言”的产生都有它独特的背景与含义。这句名言出自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这是他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作为教育理念,这句话强调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爱心,不断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将“每个学生教好”,如果“教不好”那是自己的专业水平还不够,需要继续探索与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这句话并没什么不妥,没有必要认为是对大部分教师自尊心的伤害,教师更没有必要把它列为最坑教师的教育名言之一。
这里,我们不妨换个视角,换句话来思考。比如,让你判断“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的医生”是否正确。我的观点是:这句话肯定正确,又肯定不正确;或者说永远正确,又永远不正确。
这样说似乎很矛盾,但其实并不矛盾,或者说这仅是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而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都是运动的、发展性,运动、发展是绝对的,而事物的静止、停滞则是相对的。判断一句话对不对,其实很多时候并不简单,并不可以直接说对还是不对,关键要看从哪个角度思考,从哪个出发点评判。世界上任何事物,包括各种疾病,一定有它相生相克的东西,一旦我們的医学研究将来研究出了与它相生相克的东西,医生又掌握了相关的技术,那这种病也就到了可以被医生“手到病除”的时候了。其实,许多过去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疾病,后来不也都在被慢慢攻克吗?!——人类的医学始终在不断地研究与探索中前进。从这样全局、整体、发展的角度去理解,“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的医生”还会有错吗?它当然没错,永远没错!
但反过来,为什么世界上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人因病治不好而离开人世,源源不断?这里除了一些病人的病按照当今世界的医学水平确实还无法医治外,当然,也因为各地的医疗条件不一样,医生的专业水平不一样等。不过这很正常,我们永远不可能要求所有地方的医疗条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是世界上最高超的。同样的一个病人,或许换一个地方,换一家医院,换一个医生,他的病情可能就会得到控制,就有救了。但正常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只去怪医院,怪医生,只要医院、医生都已竭尽了全力。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治不好的病人永远存在。所以,从现实、局部、个体的角度去理解,“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的医生”这句话,又肯定不正确,永远不正确。事实上,我们医学的发展的确永远跟不上疾病的发展,人类的医学始终只是在被动地应付,研究、探索,人类在重大疾病面前始终慢半拍,始终在追赶的路上!
因此,作为医生,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的医生”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只要始终怀着一颗悲悯之心,坚守良知与职业道德,竭尽全力去救死扶伤,就已经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同样道理,作为教师,虽然与医生属于不同的职业,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服务对象都是人,且从根本上说都是解决人的“问题”,因此,一定程度上都要对人进行“对症下药”的“诊治”,以此来提高人的不同素质。必须承认,作为医生,除了客观上所拥有的医疗设备、医疗条件不一样外,医生本身的技术水平与责任心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差别很大。同样作为教师,随着我国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与深化,现在教育的硬件设施、学校条件的差别已不是很大,但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专业精神还是有较大甚至很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是客观存在,永远不可能消除,因为所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包括专业精神永远不可能在同一个层次上,它始终是有差距的,就像医生一样。
所以,教师唯有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教育理念与信念,才有可能彻底地静下心来,抱着“不放弃,不抛弃”的专业精神与专业追求去想方设法“教好每个学生”,才能实现教育的不断跨越与提升,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境界。否则,动不动就感觉这个学生教不好,那个学生教不好,那教不好的学生何其多也?!对于教师,这个学生、那个学生可能都只不过是自己教育生涯中一个匆匆的“过客”,但这个学生、那个学生,对于他或者他的家庭却是全部的希望所在。作为教师,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竭尽全力“教好每个学生”。
当然,“教好每个学生”确实很难,因为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它不光是教师的责任,它涉及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因如此,教师的职业才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才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命运的建筑师”。事实上,无论何时何地,没有哪个老师敢拍着胸脯说,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已经是最高境界的了,我教不好的学生,别的老师也一定教不好。永远不可能这样。即便所有的老师都感觉无法教好,也并不代表他就一定没有被“教好”的潜能,就像病人一样。况且,对于“教好学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按现有的体制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都是选拔性考试,肯定有人“上去”,有人“下来”。如果“下来”的都是属于没有被“教好”的,那从整体而言,这样的学生肯定大量存在,永远存在。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每个教师都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教不好”的学生,即便是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也一样。但你不必为此过多地烦恼、苦恼,更没有必要垂头丧气,怨天尤人,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一切教育都不是万能的。作为教师,只要我们对教育、对学生做到了真心真意、全心全意,即便有个别学生,甚至多个学生,没有被“教好”,那我们也一定问心无愧。这时,对于别人那些不负责任、信口雌黄的指责,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去回应,一笑了之即可。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担任校长10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与感受,就是许多教师在总结学生表现不佳、成绩不好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主要原因归结于各种各样客观的理由,而很少去找自身的原因,说到底就是不肯承认自己的专业水平不够。这是教师长期以来的一种通病,也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首当其冲被列为“最坑教师的教育名言”的根本原因。
总之,笔者的观点: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再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到底对不对作无谓的争论。我们应该坚持用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看问题,既要相信这句话永远是对的,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在你的努力下被“教好”,从而树立起崇高而远大的教育理想,为教育理想而奋斗终生。换句话说就是任何时候对教育、对学生,我们都要“仰望星空”,满怀激情,满怀信心。同时,我们还要放平心态,相信这句话永远会有不对的时候,教育“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教育必须面对现实,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虽然花了很多努力,但还是效果不佳,感觉“教不好”。但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看到理想的希望,收获理想的果实。
请相信: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教师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柯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