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评价监测的问题与对策
2017-07-07刘启平
摘要:音乐课程在实施和发展中出现了教学懈惰不作为、评测作秀不均衡、管研坐等不主动、操作紊乱不规范等现象,缺少评价监测是其根本缘由。传统评价只注重学生评价,须从学校课程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业发展等方面重建多维立体、功能完备的“123”(do、re、mi)评价监测体系,从突破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评价内容的片面性、评价形式的机械性、评价标准的盲目性等理念视角中发掘测评的深度,从监管机制、目标系统、监测工具、结果运用等实际操作中提升执行的效度,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改进功能,从根本上改变艺术学科的薄弱化、边缘化现状。
關键词:音乐课程 评价监测 问题 改进
重庆市渝北区义务教育阶段现有小学46所、初中32所,其中城市学校28所、农村学校50所,属于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近年来,通过“六大功能室”的标准化建设,各校的硬件得到极大改善,基本配齐了专职教师。然而在现行考试评价背景下,音乐学科已由薄弱化走向边缘化,学科生存日见其难。究其缘由,缺少科学合理、功能完备的音乐课程评价监测体系是其根本,评价监测已成为所有问题的焦点。
一、音乐课程现状与问题缘由
1.教学懈惰不作为——缺乏监督
从多次到学校教学视导和学科调查情况来看,不少音乐教师乐于放弃或出让自己的前沿阵地,音乐课可以随意被其他学科挤占挪用;教学内容可以不依据教材和课标要求而凭教师个性和学生喜好随意删减;有的为了课堂上不出安全事故,扮演“维持会长”的角色,让学生观看歌舞影碟,甚至电视剧、电影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被学生戏称为“碟子”老师。音乐教师产生这种看摊守业、得过且过的教学懈惰不作为现象屡见不鲜,其中原因一目了然:长期以来,缺少对音乐课程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和评测体系,无人监管考核。
2.评测作秀不均衡——缺失标准
据调查统计,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的78所中小学中有14所城市学校、4所农村学校(占总数的23.1%,初中仅占2所)。在每学期期末对学生的音乐学业进行了抽测评价,抽测的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有的象征性地只测试唱歌,有的加入了识谱和特长展示,极少有学校考查学生的编创能力和器乐演奏。产生这种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区域内缺失统一的、内容方式合理的评价标准。
3.管研坐等不主动——缺欠动力
音乐学科不是中考高考学科,学校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师教与学生学也就没有动力,因此,学校在管理和研究上也就十分松散,有比较明显的“坐等现象”。多数学校认为是“上头没部署、下面等政策”;绩效考核时音乐教师也不去竞争,心甘情愿得到平均数或者中下等级,学生及家长也不会在意成绩单上艺体学科的分数。因此,极少有学校主动探索、深入研究音乐学科的教学评价内容、方式方法等。
4.操作紊乱不规范——缺少工具
调研发现,不少学校也想对艺体学科进行测评,但鉴于没有科学合理的测评工具和行之有效的测评办法,想动不敢动,怕有失公允和偏颇。在已经开展测评的学校中,多数是以学生的音乐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测评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等各行其是,操作过程紊乱、极不规范。有全校学生都参与测评的,也有按单双学号抽样的;有从网络下载考题的,也有请外校教师出题的;有本校教师互评的,也有学校领导亲自考评的;有只考唱歌的,也有加考欣赏内容的;有依据课标要求评分的,也有凭感觉打分的……不少学校因为测评结果难以让教师信服,反而导致教师之间关系紧张、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情绪对立,干脆就废止了。不难看出,让学校领导顾虑和教师不理解的,就是缺少信度和效度高、操作简捷规范的学科课程测评工具。
以上诸多现象既反映了音乐课程监测的问题,也凸显了课程发展的瓶颈:学科的薄弱,不再是教学硬件配套的薄弱,而是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薄弱,构建科学完备的评价监测体系是突破瓶颈的关键因素。
二、探索与重建设想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和高考改革方案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文件相继出台,进一步催生了音乐课程评价监测体系的重建。我们组建了一个较为强大的研究团队,经过近三年的专题研究和反复验证,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合理、功能齐备的音乐课程评价监测体系,如图1所示。
以上示意图简称“123”(do、re、mi)音乐课程评价监测体系,即一个体系、两条系统、三维模块。具体来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范围内,既要构建音乐课程评价系统,又要构建音乐课程监测系统;既要关注到与课程相关的学校课程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业发展三个维度的评价,又要关注到课程监测中所采用的监测机制、监测目标、监测工具等监测框架的合理运用。评价与监测既是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不同功能和作用的两条系统,各自在理念与目标、内容与方式等都有不同特点,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者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一方。
三、突破与改进对策
课程评价监测既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又是课改推进的难点,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与败。渝北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音乐课程的评价监测工作始于2013年,从最初单纯的学生音乐学业评价到“123”(do、re、mi)评价监测体系的综合推进,在学习借鉴中不断思索和发现,在践行尝试中不断发掘和重建,在反复磨砺中不断突破和改进。
1.明确导向,发掘测评体系的深度
经过近三年的反复实践和研究,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渝北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评价方案》,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1)突破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立体综合
为促进学科的整体发展,《方案》中的评价对象不再是单一的学生音乐学业评价,而是把学校音乐课程管理和音乐教师专业发展也纳入其中,按照3∶3∶4的比例计入终评,形成一个全方位、综合性很强的评价体系,这样学校、教师责利共存,确保音乐课程稳步发展。
在把学校、教师、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对象的同时,还关注到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情况:既有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学生发展方面的业绩加分,也有参与活动、教学研究等方面违规办学的减分,具体细则详见表1(见下页)。
(2)突破片面性——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完整
评价内容的设计是否全面、完整,直接影响到评价对象的整体发展。受传统评价工具过于理性化的价值观影响,评价内容往往只关注到评价对象完成主要任务的发展水平,而忽略了评价对象的参与状态和个性特点,直接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而有失偏颇。在《方案》中,針对原来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关注了评价内容的全面整体性。
例如,在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中,新的《方案》中是对学生进行四个模块(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全方位考核,突出了欣赏、器乐、编创等在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但却被忽略的内容。同时,我们除了对学生“双基”能力、个性特长的考核外,更注重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比如音乐学习的习惯养成:爱护音乐课本,爱护音乐器材;遵守音乐课堂常规、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有自己的音乐学习方法,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还有对学生音乐课程的学习态度也给予充分关注:主动参与音乐课的学习,自觉遵守课堂规范;能主动参加班级、学校的音乐活动,丰富自己的音乐生活。
(3)突破机械性——实现评价形式的灵活多样
在《方案》中采取了笔试、面试、观察、谈话、记录、问卷、量表、素材分析等评价方式,从个体抽测到随机抽测都给评价对象更大的表现空间,更加关注评价主体的个体特色和纵向发展。
例如,在对“学校音乐课程管理”这个板块进行评价时,首先采用观察法,到学校实地观察音乐课程基础配套情况:专职教师是否按班师比例配齐,专用教室及器材是否按国家要求配置,艺术活动场馆是否合理使用,音乐教材教参音响是否配全等。然后采用资料调查法,参看学校实施音乐课程的相关计划、总结、活动记录等情况:是否按国家要求开齐开足课时,是否按计划开展音乐课程的教学研究,是否广泛开展了器乐、合唱、舞蹈等课辅社团活动,是否按时开展艺术节活动等等。最后采用谈话法,让音乐教研组长对学校课程组织管理中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艺术氛围的整体营造、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划和艺术学科教师、学生的考核督查等方面作一个综合的自评报告。这样既给学校一个充分表述自己的机会,又让考评组多角度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全面、深入地了解学校音乐课程管理的整体概况,让评价双方都能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4)突破盲目性——实现评价标准的细致准确
评价标准的制定既要尊重学校的实际现状,又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音乐课程标准或国家相关的法规文件;既要细致准确、操作简便,又要导向明确、引领发展。
《方案》在制定“音乐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标准时,结合国家对教育教学明确规定、当前音乐学科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分别从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教学业绩等方面制定评价细则,既有一定的保底要求,又有发展的弹性空间。例如,评价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2015年制定的标准细则:每学期(年)有1个以上专题研究或者小课题;积极参与校级及以上音乐课题研究;认真作好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每学期(年)撰写1篇以上质量较高的经验文章。
以上评价从方式、量化标准、质量要求等操作性极强的3条标准中可以看出:鼓励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总结提炼成果,使自己尽快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同时在研究层次、数量、时间等方面的规定也很明确。这样的评价导向,无论是对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还是对学科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2.改进实操,提升测评执行的效度
从2013年9月开始,区教委从监测机制、监测目标、监测工具等方面构建了音乐课程的监测系统,制定了《渝北区中小学音乐课程监测办法》,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了评价监测的执行效度。
(1)建立三维的监管机制——自上而下,改进管理
教委督导、学校管理、教师参与,形成一个齐抓共管、较为合理的“三维”监测管理机制。采用先进的评价理念和合理的评价原则,制定常规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咨询和改进功能。
在《办法》中,音乐课程作为艺体学科的评价监测之一,纳入到区教委每年对各个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评估之中,其分值占到了5%(总分100分中的5分)以上,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这个分值往往是各校努力争取的焦点之一。各校开始着眼于改进艺术学科的管理,在组织管理中逐步引起重视、在基础配套中逐步加大投入、在课程实施中逐步提升质量;同时,音乐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不断增加,教育教学、教研科研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音乐课堂教学面貌逐步得到改观。这样行管监测的执行力度是空前的,在监测体系建立初期,立竿见影的效果比较明显。
(2)形成完备的目标系统——准确定位,改进教学
目标系统的构建是测评体系的核心,依据国家政策法规、教育规律、教学内容等分类为不同的监测对象制定较为详实的监测范围、项目和测评目标,形成操作性极强的分类评价指标和量表。
比如,在对“学生音乐学业发展”的评测目标制定中,既要依据音乐课程标准这一纲领文件的基本要求,又要制定更加具体细化的、可测量的各年级和年段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2015年的上半年,修订后各版本的音乐教材完整出台,区教委组建的专家团队和骨干教师于5月中旬完成了《中小学音乐“双基”能力分册学习要点》的梳理工作,对各年级学生的“双基”目标做了明确详细的评价标准,有利于音乐教师有目的地调控自己的课堂、从而准确把握教学方向。
(3)采用科学的监测工具——强化过程,改进方法
针对不同的评测主体和对象,制定恰当的监测方案和操作程序,利用调研访谈、试题问卷等监测工具,取得较为理想的、易于接受、易于反馈的评价结果。
《办法》中,对监测的方案和操作程序作了较为详细的要求,包括测评过程进行的时段安排、测评内容、抽测方式、试题问卷、数據分析与结果形成等,其中针对学生评价,比较详细地制定了《渝北区中小学学生音乐素质发展评价细则表》,对1~9年级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演唱、演奏、视唱识谱、个性特长、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等方面,围绕课标的四大领域分层设计了各年段的评价标准,既有利于音乐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又有利于各个教学领域的均衡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除了区教委每学年进行一次常规的抽测以外,还通过网络评价和第三方评估(区音协、区内高校、青少年宫、校外艺培中心、家长委员会参与监考)等进行综合调研,采用定性描述和等级量化相结合的方式,以取得更为合理、更为全面的评价结果。
(4)优化结果的合理运用——保障执行,改进课程
在评价监测体系中,如果缺少了对评价结果的优化运用,整个测评体系就成了虎头蛇尾的“花架子”,评价的改进功能也就胎死腹中、无从谈起,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才是整个体系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保障环节。但是,评价的结果只有触及到学校和教师的根本利益时,监测体系的综合功能才能充分发挥。
渝北区近几年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学校内部的学科均衡等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课程评价监测中,对测评结果的运用也进行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探索性尝试。比如,对艺术学科(音乐、美术)的学校课程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业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监测结果进行定期的“年度报告”,并纳入学校特色评估、办学水平评估之中,作为学校全体教师的年度绩效等级、校长校际交流和教师调动晋级的重要依据。启动主要负责人的“公示问责制”,2015年3月全区有20多位校长进行了岗位交流,其中还免去了近10位校长的职务;同时在教师年度绩效考核中,不少城区学校只获得三等,而一些因艺术特色突出的农村偏远学校却获得了一等。此举在全区教育系统内部引起了强烈反响,各校对艺术学科的监管力度自觉加强,根本上保障了艺术学科应有的地位,有效地促进了音乐课程的全面发展。
正值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的出台,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艺术教育的春天真正来到。因为有了音乐,孩子的世界才是美好的;有了音乐,教育的内涵才是完整的;有了音乐,我们的生活才是和谐、幸福的。
参考文献
[1] 沈南山.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学业评价制度分析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10(7).
[2] 杨念鲁.科学评价,引领教育质量全面提升[R].成都市教育评价专题会议上的讲话,2014.
[3] 周家荣.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基本框架[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1).
[作者:刘启平(1968-),男,重庆渝北人,重庆市渝北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