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和要求

2017-07-07武斌

文教资料 2017年12期
关键词:要求课堂提问中学语文

武斌

(尚志市亚布力林业局第一小学,黑龙江 尚志 150631)

摘 要: 教师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要求。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前应该充分考虑到提问的难度和频度,在提问过程中应该注意提问的对象、提问的等候时间、提问的方式等。此外,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还要重视评价环节,良好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为语言学习提供动力。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课堂提问 原则 要求

一、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

课堂提问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运用得当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言语技能,实现新课标对语文课堂的要求,有利于教师迅速获得课堂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质量。为使提问得以优化并使之符合中学语文教学规律,课堂提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课堂提问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课堂提问要避免盲目性,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出发,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程度、心理状态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深度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提问对象,力求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2.启发性原则

《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及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理论都强调了启发性原则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指导作用,启发诱导式课堂提问应该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由于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特殊性,教师设计问题时切忌提出不经思考即可随口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的问题,而且要防止出现提而不动、启而不发的局面。

3.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当地运用提问这一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兴趣变为参与语文学习的动力,使学生达到乐学的状态,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全过程。因此,我们应该着力设计充满课堂情趣、能有效缓解紧张和压力的课堂提问形式,以此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学生从某种抑制状态中兴奋起来,产生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但是在问题设计上一定要紧扣知识点,不要让学生哄堂一笑却没有任何收获。

4.评价性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置之不理,或简单地说“行”“还可以”之类的话。教师需要在内容、思路、方法、语言等方面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简单的评述,既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出错的原因或答得不够完整的理由。总结评述是课堂提问必不可少的环节,总结评述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但是,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必须做到客观、公正、简洁,做到褒贬有度。

二、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要求

1.提问前的准备

(1)提问的难度

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应过多地停留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易,则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反而失去提问的价值。教师应在“已知区”和“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知识的“增长点”上设问,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语文学习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而成为他们的乐趣。

(2)提问的频度

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第一次对教师提问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他发现,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大约占去了普通学日80%的时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每分钟问2至4个问题。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

中学语文课堂中如果提问过多且过于频繁,就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强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可能持续较长或很长时间。据观察学生一节课注意力只能集中25到35分钟的时间,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把一节课中最重要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问题并设置一定情景,加以提问,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思考、讨论。因此,每节课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提问或者提问过于频繁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2.提问的过程

(1)提问的对象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有几个误区: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获取完美的答案,提问只集中在优等生身上;将提问当作惩罚的手段,对于干扰课堂的学生或不集中听讲的学生进行提问;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以一般学生的水平为出发点而过多地提问一般水平的学生。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提问的对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均等地向每位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关系到教学的针对性和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就是教学资源分配的公平,教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很多学生没有被老师提问意味着教师资源没有被充分地利用。因此,课堂提问对象不能过于集中,应该面向全体同学,同时要有技巧地运用提问策略。提问内容要有梯度、有层次性,对于比较难的问题,要多问优等生;对于比较容易的问题,则应该向成绩一般和不够理想的学生群体倾斜。总之,课堂提问要让每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全体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

(2)提问等候的时间

提问的等候時间是中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提问等候的时间过短,从实际效果看,学生思考时间不足、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语言组织就会不连贯,语言表达效果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出现错误,教师必须花费大量时间纠正学生的错误,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课堂氛围和学习效果。如果提问等候的时间过长,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就会发生转移,无关的课堂行为就会出现。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学会读懂学生的表情,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很多学生开始看教师,证明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回答问题,如果老师在看学生时,学生的目光回避老师就说明他们还没有思考好,应该再给他们一段时间,必要时应该给予学生有效的提示或启发。

(3)提问的方式

①群体叫答

教师在复习和讲解课文内容时提出的问题一般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集体回答,一方面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平等地参与,另一方面便于教师了解班级的整体水平。另外当教师要检查学生课文生字词的学习情况时,可以让所有男生或女生一起读课文,而没有被叫到的女生或男生就可以当监督评价者。

②指定学生回答

在具体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指定学生回答问题。如果问题的难度比较高,教师就可以先指定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回答,再叫水平比较低的学生回答,这样相当于间接地给予了他们等待的时间。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做法,即先提出问题再指定学生回答,或先指定名字再让学生回答。我认为,先指定学生这种做法不太好,发问前不要先提名,因为这样会使没有被叫到的学生完全处于无焦虑状态,不再积极思考。

3.对答问的评价

对学生的答问一定要评价,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师生双向交流,形成良好的反馈,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通过对答案的分析、修正,使学生对正确答案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课堂答问的评价要做到及时准确、褒贬有度。如果老师对学生的答问置之不理,学生就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觉得老师缺乏对自己的关注。学生回答后急切想知道对错,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此时对答问进行评价,能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和补充没有回答完整的问题,强化了记忆。反之对学生答问既不肯定又不否定或者模糊评价,就达不到提问的最佳效果。评价时对回答问题优秀者不能生硬一句“对”、“坐下”,学生因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与鼓励会感觉受到冷落,影响学习情绪和发言主动性。对于答错者要进行鼓励,帮助找出错误的原因,调动学生深入思考和勇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能对答错的学生进行责备或者讽刺挖苦,劣性评价后果很严重,会伤害学生的感情,挫伤学生的自尊,摧残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本文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有待加强,在今后研究中,我将积累丰富的中学语文课堂提问材料,为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研究提供更坚实的实证基础,将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研究推向更广、更深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鲍传友.课堂教学不公平现象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47-48.

[2]靳洪刚.中文教师提问能力的培训[J].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2004(10):1-20.

[3]李志.学校心理学教程[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

[4]周翠琳.课堂提问当议[J].汉语速成教学研究,1997(1):25-27.

[5]马欣华.课堂提问[J].世界汉语教学,1988(1):47-48.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7]田广增.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47-48.

[8]许苇.中學语文初级阶级教师课堂提问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

[9]杨文惠.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12):152-157.

[10]曾玉.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初步考察[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

[11]赵鹤龄.教师职业能力[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要求课堂提问中学语文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