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造自然 不与人同

2017-07-07贺炜炜

创作评谭 2017年3期
关键词:简牍书写书法

贺炜炜

近年来,江西南昌一项新考古发现—西汉海昏侯墓的挖掘,掀起了一股考古热。更可喜的是,该墓出土文物除青铜器、金银器、玉器外,还有五千余枚竹木简牍。作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简牍帛书提供的社会文化诸多方面的信息,使得考古学、史学、文学、文献学、文字学、敦煌学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丰硕成果。相对于这些学科而言,书法学的研究相对薄弱。简帛墨迹再现了先秦至汉晋时期的一种书法状态,对于研究文字、字体的发展演变以及时代、地域书风等而言是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从理论上来看,简牍帛书的发现,无疑是书法研究史上的一场变革,学者通过对此进行研究,对书法史、书法风格会产生新的认识和思考;从技法上来看,鲜活的简牍墨迹,再现了两千年前古人写字的真实情状,通过技法临摹,拨开面纱,风格模拟,真真切切地面对古人的墨迹,直接与古人对话,对于书法实践者的书法创作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简帛,乃竹木简牍缣帛的简称。《后汉书》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纸张发明且未普遍使用以前,简牍帛书是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由于简牍材料易于获取,加之制作相对简便,人们很早以前就开始在简牍上书写文字。《尚书》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作为记载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文字,在起初阶段以实用为主,兼顾美观。从甲骨到金文,从大篆到小篆再到隶书,实用的文字成为审美意义上的书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简帛使用时间长,跨度大,从出土情况看,主要有篆、隶、草三种字体。相比其他书法形态而言,在简帛上书写有其特殊性。丛文俊说:“其字形体势不论是向右上方、还是右下方倾斜,均与当时左手执册、右手书写的配合习惯与姿势有关……从书法艺术角度看,异样的笔势会引发新的审美感受。”1由于受工具材料的限制,以及书手的生理特点、执笔习惯、审美情趣、书写速度等的影响,简帛书法表现出自身的一些特质,综合起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顺应自然、任笔为形。从出土简帛书法来看,不论是出土较早的战国秦简,还是较晚的西晋简牍,也不论是何种字体(篆书、古隶、章草),简帛书法皆表现出较为浓厚的自然书写韵味。“道法自然”是中国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书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中国书法将自然的节奏融入书法的字体中,表达出书者对自然韵律的感悟。后人赞怀素书法“奔蛇走虺势入座”“笔下唯看激电流”,是以蛇奔、激电流之势喻其行笔速度,又赞“寒猿饮水撼枯藤”,是以枯藤之姿喻笔划形态形象生动。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评价张旭:“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通过自然界万事万物的不同情状,从中感悟到书法的节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宗白华认为,中国汉字能够上升为艺术,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笔软则奇怪生。中国书法依赖毛笔,通过点线诉之于情感,来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简牍较为普遍,使用范围较大,书者群体杂,不乏书佐及民间书手。缣帛稀贵,常用于经籍缮写,应为书写高手而为。尽管材料不同,但都是以笔墨书写,其书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流动畅快的笔触,任笔为体,顺应自然的节奏,变化莫测。

二是不拘形迹、自出机杼。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要了解先秦至汉晋时期的书法生态,我们所依赖的基本上是青铜彝器或碑版石刻。由于经过铸造翻刻,加之岁月打磨,风雨漫漶,很难知晓当时的书写状态。大量简帛书的面世,让我们直面古人真迹。《河西简牍》古拙粗率,《居延汉简》纵横张扬,《马王堆帛书》静谧淡泊,《武威汉简》端庄谨严,尽管由于材料和书写的工具不同、内容各异、书者身份不同,所形成的艺术风格也各有侧重,但静观这些简帛书作,不难发现其不拘形迹、不计工拙、自出机杼的特点。在众多的简帛书法中,除少数的简帛书所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工整划一外,绝大多数简帛书法不拘形迹。经研究发现,大部分书手是在一种较为草率和急就的状态中一挥而就,甚至有些简帛书法让人感觉到粗野荒率得有些野狐禅的味道。

三是简洁明快、笔墨情趣。作为在纸质类载体尚未普遍使用以前的书籍文献和公私文书,简帛书法的书写者大多数只是普通的工匠或书佐所为,因而更能反映出当时的“流行”意味。没有统一的书风,也就成为那个时代最显著的平民书法特色。中国书法艺术,除了用笔、结构、章法以外,用墨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元素。周星莲说:“不善用墨者,浓则易枯,淡则近薄,不数年间已淹淹无生气矣。”好的作品,好的墨色,是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的。包世臣认为:“书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也。”不善于用墨,则很难成就佳作。孙过庭所谓“带燥方润,将浓遂枯”,道出了用墨诀窍。大量的簡帛书法,用笔用墨挥洒自如,因字赋形,让我们清晰地见证了那个年代的笔情墨趣。

继承和创新是书法人必须面对的课题。简帛书法一面世,敏锐的书法人便已捕捉到其中书法的价值并从中汲取营养、寻找灵感。民国郑孝胥认为,很多书法人穷其一生学习碑刻,几无所获,“自斯坦因入新疆发掘汉晋木简缣素,上虞罗氏叔蕴辑为《流沙坠简》。由是汉人隶法之秘,尽泄于世,不复受拓本之蔽,昔人穷毕生之力于隶书而无所获者,至是则洞若观火”2。自晚清民国沈曾植始,民国书家于右任、王蘧常、来楚生、高二适等都对简帛书法有很深的研究。于右任在学习碑刻、墓志的同时,积极吸收汉晋简牍中的艺术营养,自成流派,在近现代书法界影响极为深远。随着简牍帛书的大量出土,王蘧常取简牍中古拙朴厚的古隶入书,奇崛温厚,朴茂高古。来楚生对汉代简牍书法也颇为用心,其作品中明显有武威、居延简牍的风韵。高二适在简帛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除了以上书法大家,近一个世纪以来在简帛书法上探索和研究者还有很多,此不赘述。

近些年来,研究借鉴简帛书法的书家也是越来越多,毛国典先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随着书法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展览机制的完善,书法在最大范围内展示给大众,展厅也成了大众接受信息的最理想场所。展览是中国书法告知大众的最直接的方式,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走向现代的一种标志。展览机制,应该说是这一时代相对公平且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创作展示及评判方式,它对当代的书法创作影响极大。毛国典先生就是通过展赛的方式,以取法简帛书的面貌让大家熟悉并了解。

关于毛国典先生的书法,世人多有论述,李刚田先生就说过:“毛国典先生真、行、草、隶、篆五体皆能,其中以简牍为本的隶书最为书界所熟知和称道。”3学习隶书,汉碑是高峰,也是众多书家取法的主要对象。毛国典先生也不例外,在遍临汉代《曹全》《史晨》《礼器》《孔宙》等名碑的同时,也面临同一个问题,即带着面纱的隶书。汉碑,先书后刻再拓,加之岁月漫漶,很难窥测真正的隶书笔法。难怪乎启功先生说:“少谈汉魏怕徒劳,简椟摩挲未几遭。岂独甘卑爱唐宋,半生师笔不师刀。”4学习书法以墨迹为上。毛国典先生敏锐地捕捉到简帛书的艺术特质,转而研究简帛,大量临习《武威医药简》《马王堆帛书》等,渐进堂奥,取其精华。其隶书作品风格秀雅,点画干净,结字秀劲,既有汉碑的严谨整饬,又有简帛的灵动飘逸。巧妙地融合汉碑和简帛,呈现出一种既大气清新又典雅蕴藉的审美境界,表现了丰富的艺术内涵。除了大家熟知的简帛隶书外,毛国典先生对行书也颇有研究。他的行书学主要取法吴昌硕手札,斜画紧结,既有强烈的个性特色,又不失笔法的精微,秀雅中透出朴厚。应该说,毛国典先生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书法人,在风格打造上,紧扣“秀雅”二字,深入研究,把不同字体、相近风格的书法串在一起,融会贯通。

临摹,对一个书家而言就是日课,就是生命。毛国典先生坦言,临摹古代经典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初学书法,应该追求“像”,越像越好。“复印机”的功夫是每位书家必须要下的硬功夫。在其多年的书法学习和创作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把一家、一本帖学精学到位,只有深学传统才能走得更远。在创作中,毛国典先生也意识到,一味地像复印机一样重复古人是远远不够的,就像项穆在《书法雅言》中所说:“始也专宗一家,次则博研众体,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斯于书也,集大成矣。”毛国典先生一直思考,如何在创作中把所有能够运用的元素和符号均用到隶书创作中,打造属于自己的隶书作品。米芾《海岳名言》云:“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就书法而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如何创新、塑造自家面目,始终是一个书家所面临的问题。毛国典先生始终不忘敬畏传统、化古出新的重要使命。他说:“不与人同,这是我追求的目标。”根植经典,学会一家,再博采众长,我想这就是毛国典先生的学书观,也是他的书法走向成功的法宝。如果说“妙造自然”是毛国典先生博采众长、广泛摄取经典法帖的必然结果,那么,“不与人同”则更好地诠释了他在书法道路力求创新、塑造自家面目的终极使命。

中国书法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发扬光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后人对书法资源的深入挖掘和不断研究。毛国典先生对隶书的贡献不光在技法层面,还在于他对简帛书法资源的开发和深入研究。曾有专家认为:“毛国典的简书是首届全国青年书展推荐组推荐的第一件探索性作品……毛国典以此类作品曾在全国大展中获奖,并且有不少人仿效學习,这属于在开发书法资源上有贡献。”52015年底,已是江西省书协主席的毛国典当选中国书协副主席,按照传统的价值观,作为一个书法人,能斩获那么多的奖项,达到这样的高度,可谓功成名就了,但对于毛国典先生而言,这还远远不够。他不仅把书法当成自己的事业和使命,并且在更大的舞台上为书法摇旗呐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年。

2张谦:《郑海藏书法抉微》,天津:生流出版社,1942年。

3李刚田:《墨凝·素练写乾坤》,《毛国典书画篆刻作品集》,2008年。

4启功:《论书绝句百首》,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5年。

5西中文:《以椎轮之朴 入大格之华》,《毛国典书画篆刻作品集》,2008年。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简牍书写书法
让甘肃简牍“活”起来
甘肃建简牍博物馆:大量“深闺”珍贵文物将被唤醒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地不爱宝
诗书画苑
书写春天的“草”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My Story以笔相伴静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