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蓓佳、杨红樱笔下的“小升初”
2017-07-07刘延玲
刘延玲
在读四年级的女儿,最近有了点儿小变化。往常,哪怕是她的强项—“作文”,只要老师说是征文比赛,自愿参加,大抵她也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的,因为那毕竟是额外的“作业”。这个周末,她却一反常态,趴在桌上,精心地画了两天“网球美少女”,说是为了参赛。尽管这次也是自愿,但因为老师说会和“小升初”挂钩,女儿就格外认真起来。我有点儿纳闷,还没有面临升学的她怎么突然在意起“小升初”来了呢?问过之后才明白,前段时间班主任带他们共读了一本书—《我要做好孩子》,还改编成课本剧,作为班级节目参加了学校的汇演。作者黄蓓佳是我小时候就熟悉的作家,该书既是老师推荐,又荣获诸多奖项,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应该是一本适合孩子读的好书,并未当回事儿。读过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女儿焦虑的来源。
原来,黄蓓佳早已停写儿童文学多年,《我要做好孩子》正是她的复出之作。而据她的“后记”说,灵感完全来源于她陪女儿进行了一场“惨烈”的“小升初”的战斗。有了这次“不幸”的家长体验,她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写成这本书,出版后果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里面的妈妈卉紫对女儿金铃学习成绩的焦虑,对于女儿考上重点初中的煞费苦心,简直到了变态的地步。因为女儿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她居然怀疑女儿的智商,甚至骗她去医院脑科测试智力,这极大地伤害了女儿的自尊心;后来又轻信“肥胖会影响智力”,费尽心思地让女儿减肥,结果让孩子晕倒在体育课上……书中的女儿金铃发出这样的呼喊:“我现在上学读书太不开心了,没完没了的考试,满耳朵的分数,我觉得活着还没有死了快活”;“做人有什么意思啊?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点点快乐都没有,一点点自由都没有,还不如做一条蚕宝宝呢”,蚕宝宝至少还有像她这样的孩子来喜欢呀。书中的母亲不是没有感觉到教育出了问题,对于女儿简直不想活了,甚至羡慕外公外婆那样悠闲的退休生活,盼望早点变成老年人的想法,她也深感震惊和困惑,感到一种“欲哭无泪的悲伤”。但遗憾的是,她已经被裹挟进了教育体制和社会风气的洪流,除了迎合,还是迎合。就连老师也是一样,无奈地在迎合唯分是论的体制和急功近利的潮流。对于孩子们的问题,他们一筹莫展,只能逃避。在书中,作者花费了很多笔墨来写成绩不好不一定是坏孩子,成绩好也不一定是好孩子,试图作出“成绩不能说明一切”的辩解,努力说服自己和读者。但无奈的是,书中的妈妈时时处处关心的就是分数、分数、分数。在她眼里,成绩固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成绩好加上品质好才是真正的好孩子,这样的结论真叫人无语。因为,现实生活里成绩“中不溜儿”的女儿就是作者眼中标准的 “坏孩子”,书中一再说出的那句“烂泥巴扶不上墙”,就像是作者对女儿不满的真实写照和内心独白。“你的孩子考不上好学校,就好像孩子有多笨,做家长的都没脸见人。孩子的成绩是衡量家长成功不成功的标志呢”。金铃的家长就是这股社会风气的信奉者、奉迎者、追随者和实践者。事实上,书中所发生的故事无不和学习成绩纠结在一起,心地善良的女儿带回一个暂时无人认领的小妹妹,想照看几天;女儿捡到同学丢弃的蚕宝宝,带回家喂养……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一不是在女儿承诺考到一个好成绩的情况下才得到妈妈的支持。爸爸貌似超脱,不在意成绩,无非也只是不在意孩子的平时成绩。“小升初”在他看来,跟妈妈并无两样,无疑就是人生的一次“冲刺”,希望在这个关键时刻,女儿能“爆发一次”,有超常的表现。书中最终“和谐”的结局,竟然是以女儿误打误撞地遇到一位老奶奶—她竟然是一位退休的特级数学老师,于是她每天暗中给金铃补习数学,在她的无偿帮助和鼓励下,女儿的数学终于起死回生……显然,这个情节是作者有意杜撰和虚构的,凭借这样的想象来解决与女儿之间的对立紧张和矛盾冲突,也只能在作品中实现了,现实生活中哪里会遇见这样机缘巧合的美事呢?因此,既然作者坦言,该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内容都是真实的,书中的故事都在自己的家庭中上演过,也就不难想象她和女儿会有什么样的母女关系?最终,母女之间的战火一直延续到了孩子初中毕业。面对媒体采访,黄蓓佳表示:“这个女儿,我实在是受不了她了,没有精力再和她吵下去,倒不如送得远远的。”为了躲开女儿,黄蓓佳最终还是选择把这个“不听话”的女儿送去澳大利亚读高中,及早地放弃了母亲的监护职责。其实,在《我要做好孩子》中,作者已经流露出这种“逃避责任”的想法。金铃的妈妈卉紫想:“如果连四十九中都进不了,那她只能承认自己不会做家长,不适宜教育孩子,这个女儿她也不想要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谁稀罕谁带走。” 还有,“你看楼上的文峰,人家跟你差不多大,每天除了功课之外还要学钢琴,还要上美术培训班,人家的学习怎么就那么好?一点儿不要他爸爸妈妈操心”,“要是能让做母亲的有选择孩子的权利,我宁可选文峰那样的好孩子”。这是多么无知、势利的想法呀!人本主义学者弗洛姆认为,人类文化最有价值的成就就是:“尊重并培养自我的独一无二性。”整齐划一的学校教育显然做不到关注和发掘每个孩子的特性,可是一个孩子如果连父母都不能接受和赏识,该是多么可怜呀!现实中黄蓓佳对女儿不能出类拔萃的失望,最终拉开了她与女儿的距离。面对记者的采访,黄蓓佳笑言,女儿没心没肺,一年只回家一次,从来不会主动给妈妈打电话。这个“笑”中所掩饰的苦涩和挫折感,不难推测。
读完这个故事,在失望之余,我不禁想起以前读过的一本书—杨红樱的《女生日记》。那时,女儿上三年级,班里流行杨红樱,女儿更是以一天一本的速度在读。我有点担心,这不会是“快餐”读物吧?于是在女儿的推荐下,我读了《女生日记》。读完之后,我不仅松了口气,而且颇为感动。《女生日记》是杨红樱的成名作,记录的也是她女儿的“小升初”。在作者眼里,小学六年级,不只是面临“小升初”这样残酷的竞争和学习压力,更意味着女儿“即将告别童年,即将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一個少女”,“这是生命中多么重要、多么美丽的阶段啊”!所以,书中的父母通情达理,老师智慧开明,他们并不仅仅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在陪伴他们成长,教会他们怎样做人。他们尊重和理解孩子,尽可能给予孩子成长、选择的自由空间。书中自始至终都贯穿了这样的教育理念:相比于学习成绩,学习兴趣更重要,“学习并不仅仅为了考试,分数不能说明一切”。书中的父母和老师都很自信和独立,前者不跟风,盲从“时代潮流”,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紧盯学习成绩;后者不去盲目迎合家长和学校领导,例如班主任顶住校方压力,不搞排名;数学老师在单元检测中“不打分数,打等级A B C D。A是优秀,B是良好,C是及格,D是不及格”,他认为:“打等级比打分数要好一些,至少在你们考试的时候,压力不那么大,情绪也就不那么紧张了。”这位老师表现出了可贵的质疑和探索精神。时至今日,我家女儿的学生评价手册也只有等级,而不填写具体分数了。虽然家长仍然会收到成绩单,但在家长和老师心里,那个分数依然存在。
《我要做好孩子》和《女生日记》中的女主人公都是女孩,她们同样面临“小升初”,同样要经历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最后一个寒假,经历了身体的成长变化—初潮,但感觉和气氛却截然不同,一是压抑、悲愤,一是轻松、温暖。最后一个“六一”,金铃的班主任决定开个主题班会,让同学们畅所欲言。面对孩子们对学校、老师、家长的不满、敌意、厌学情绪,老师觉得很失落,也很无奈,只能叹口气说:“我很遗憾,有这么多人不喜欢考试、做作业,我做班主任的失败了。”然后摆摆手表示:“这问题太重大,也太严肃。”以此终止讨论。而这个“六一”,冉冬阳的父母则带她去游乐场开心地玩了一场。同样是女孩初潮,金铃的同学杨小丽哭得很伤心,因为她没有感到快乐,童年就要结束了,“我不知道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真的不知道。我从来也没有童年。可我现在一下子又要做大人了。我好不甘心呢”。而尽管冉冬阳的老师和妈妈早已告诉她,初潮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但当意识到月经到来时,她也哭了,“不是高兴的泪,也不是伤心的泪,因为我现在的心情矛盾极了,既想做永远长不大的小女孩,又想立即长大成为美丽的女人”。冉冬阳的表姐贴心地为她准备了蛋糕和礼物,既祝贺她要成长为美丽的女人,又祝愿她永葆童心。同样是“小升初”前的寒假,金铃妈妈取消女儿准备跟外公外婆去深圳舅舅家度假的计划,买了一堆复习资料,让女儿在家补习,“一天天在书山题海中无聊地过去”;而冉冬阳的父母则同意她放弃一家三口同去海南度假的计划,一个人留下来,“做了一回小妈妈”。她和班里同学一起帮助同学马加,照顾他半岁的小弟弟,因为他的父母突然遭遇了一场车祸。事实上,杨红樱女儿在这个假期跟随妈妈去青藏高原穿越、跋涉,体验生活。回来后,她的成绩反而有了突破,名列前七,取得保养重点中学的资格,但女儿作出了放弃的选择,去读一所寄宿制外国语学校,并得到了妈妈的支持。不难想象,杨红樱与女儿之间存在着温暖、亲切的母女关系。不管杨红樱是否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但却是一个可以自傲的母亲,在“老师”“编辑”“作家”“母亲”这几个角色中,她自认为做得最好的是“母亲”。她确实有充分的理由和自信这么认为。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