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规矩,难成方圆
2017-07-07肖良
肖良
小羽能将自己潜心数年研究而成的新式花茶专利无偿公之于众,体现出他的大度、宽容;他带领大家不断创新,最终成为致富带头人的事迹更是让人击节称赞。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一个环节——“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在这种背景之下,小羽无奈作出选择。其实,逐利是商人的本性。小羽的做法看似伟大、高尚,客观上却使那些制假售假者的卑劣行径有了可趁之机。
面对小羽潜心研制的花茶成果,贪得无厌的商人目无法纪、制假售假、以次充好,如果不施以法律的约束,商人逐利的欲望会无限膨胀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小羽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我們首先需要以法律为准绳,建立起完善的市场规约机制,才能常葆市场健康发展。
孔子评价“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据《吕氏春秋》记载,鲁国法律规定: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垫付赎金赎回后,可以到国库中领取赎金。有一次,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来,却拒绝国家给他的垫付金。孔子批评了他。另有一天,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为了答谢他,送给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赞扬了他。
在某些道德家眼中,子贡应当表扬,而子路应当批评。可是,为何圣人孔子的态度却与此截然相反呢?
实际上,孔子坚持的就是规则的神圣和重要。个体的某种品质、行为的闪亮固然可喜,但整个群体、社会的良性发展,更为可贵。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对他的两个弟子持不同的态度。正常的社会秩序要靠法律、规则来维持,所有人都应当遵循规则,否则,天下就会大乱。
生活中类似的事还有很多。为了尊重某个人,肯定某种行为,推崇某件事情,而在具体评价或利益分配时不按规矩办事,走“绿色通道”,大搞“特事特办”,最终害人害己。“抗震救灾英雄”雷楚如此。如果相关部门能按制度办事,认真审核、仔细评价,接受监督,这些事情也许就能避免。
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更应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少一点弹性的变通,多一些刚性的标准和规则,法治社会的建设才能早日实现。
(本文为2016年全国卷Ⅲ下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