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心理护理对伴有抑郁症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017-07-07江赟曹群项丹
江赟 曹群 项丹
·护理研究·
预见性心理护理对伴有抑郁症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江赟 曹群 项丹
目的 探讨预见性心理护理对患有抑郁症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相关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心理护理,记录手术前1 d(T1)、入手术室(T2)和麻醉前(T3)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与B组比较,T3时A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P<0.05);与T2组比较,T3时A组的HR和MAP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术后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预见性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术后的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心理护理;预见性;抑郁症;手术
抑郁症是以抑郁情绪为主的情感障碍,也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该病是导致精神残疾的最主要原因[1];由于许多该类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性医疗手段,其后果如手术效果、康复时间及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等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将给面临手术的患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尤其对患有抑郁症患者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不利影响疾病的康复。国外研究显示,手术室护士并不能完全发现手术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和应激反应,在减轻其焦虑和抑郁发生方面的护理并不突出[2,3]。预见性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有目标、有预见性地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恢复[4]。本研究旨在通过预见性心
理护理应用于患有抑郁症的手术患者,以期改善其患者术后的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疾病恢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30例,年龄25~82岁,均符合WHO颁布实施的《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抑郁症的相关诊断标准而确诊[5]。 按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5例。2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体重、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所有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n=1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和相关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个性化的术前评估与访视:手术室护士在获取患者手术信息后(一般于术前1 d),到病房,查阅患者病历、主动到床旁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了解患者病情、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特点和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采取SDS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如发现患者心理压力大,存在明显紧张、焦虑、抑郁等,SDS量表评分≥53分者,除针对性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外,增加术前访视次数(1~2次)和时间,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注意倾听技巧,引导患者说出对手术的担忧及需求,发现其认知上的错误,加以解释和纠正,让其内心得以认同,使其心理压力得以释放。告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些方法:如放松训练,呼吸训练,欣赏音乐等[6]。对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与医生一起协商促进患者睡眠的方法,适当应用一些药物辅助睡眠。
1.2.2 术中预见性心理护理:手术当天,手术室护士再次来到患者床旁,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介绍手术室环境,告知手术中每一个操作步骤可能需要配合的内容;采用牵手的方式拉近与患者心理距离,并全程陪伴其左右。患者进入手术间后麻醉前,手术护士耐心指导患者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对于全麻者嘱其与护士一起呼吸配合麻醉师操作,非全麻者指导其配合麻醉师摆放合适体位。尽量将一些有创操作放在麻醉后进行,减少患者的不安及不适。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及时加盖非手术部位,同时注意保暖,预防术中低体温等。术中除注意患者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外,对于术中神志清楚者,护士还应以体贴、安慰、鼓励的语言与其交流和心理疏导,以缓解心理压力。全麻患者术毕均清醒拔除气管导管,由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和手术医师护送至麻醉复苏室(PACU),并做详细交接班。患者进入在PACU后,面罩吸氧,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尿量和体温,注意保温,当体温低于36℃,立即采用充气式加温毯给予保温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气道通畅情况;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寒战、烦操、谵妄和恶心、呕吐等情况;待患者Stewards评分≥4分,由手术室护士护送患者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班。
1.2.3 术后预见性心理护理:分别于术后第1天、2天下病房回访,了解患者手术后身心恢复情况。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对于疼痛轻者可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其转移注意力并适当活动以缓解疼痛症状,而疼痛严重者可进行冰敷等物理治疗或者遵照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必要时使用镇痛泵治疗。在病情许可情况下,指导患者放松训练,呼吸训练,欣赏音乐等。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 抑郁水平: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水平。该量表由华裔教授W.K.Zung编制于1965年,包括精神性情感症状(2个条目)、躯体性障碍(8个条目)、精神运动性障碍(2个条目)、抑郁的心理障碍(8个条目)4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项按1~4级评分,其中:“1” 表示偶尔有,“2” 表示有时有,“3” 表示经常有,“4” 表示持续有,评定时间为过去1周内。20个条目的分数相加得粗分,粗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其整数部分即得到标准分;总分大于53分,即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7]。分别于手术前、后对2组患者抑郁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2)不同时间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入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使用PhillipsMP40监护仪,监测患者的HR、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2组术前1 d(T1)、入手术室时(T2)和麻醉前(T3)患者HR、MAP值,观察其波动范围。(3)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采取自编简式“手术室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级评价,于术后随访时,由经过培训人员应用统一指导语,指导患者现场填写问卷,并及时收回,以评价观察2组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
2 结果
2.1 2组患者SDS评分比较 手术前2组患者抑郁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SDS评分比较 n=15,分,
2.2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和MAP比较 与B组比较,T3时A组的HR和MAP明显降低(P<0.05);与T2组比较,T3时A组的HR和MAP明显降低(P<0.05)。见表3。
组别HR(次/min)T1T2T3MAP(mmHg)T1T2T3A组80.72±7.1482.51±8.4370.75±6.34*93.73±9.1297.45±9.6280.79±7.44*B组81.47±6.9284.63±5.4182.56±7.2291.89±8.8196.85±7.0795.74±8.32t值0.1584.8216.1270.2895.3617.125P值0.2510.5640.0020.0670.7810.001
2.3 2组干预后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比较 干预后,A组患者较B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高,2组之间满意度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15,例(%)
注:与B组比较,*P<0.05
3 讨论
抑郁症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复发率、高自残率和高自杀率的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而手术和麻醉的因素也会给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加重患者的抑郁症状[8]。预见护理也被称为超前护理,在综合分析及准确判断的基础上运用医学、护理知识,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找出工作中潜在的、现存的问题,以便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的一种护理行为[9]。预见性的心理干预是将患者表现、病情变化规律、生理变化及心理动态等作为依据,准确评估其接受治疗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源,并根据压力源预见性运用心理护理措施,进而有效缓解负面心理、消除潜在的应激反应[10]。本研究对患有抑郁的患者在其围手术期采取预见性心理干预,包括术前个性化评估和访视,早期发现患者心理问题,针对个体心理问题不同产生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水平,如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患者进入手术室准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而这些应激会反映在机体的变化上,患者血压和心率均会发生变化,可真实地反映出患者机体的应激能力[11,12],本研究除做好常规手术护理外,注重患者入室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心理护理,采用牵手的方式拉近与患者心理距离,并全程陪伴其左右,使患者能清楚感觉到被理解、被关怀,同时,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个性化、持续性帮助和指导,稳定了患者情绪,保证了患者血压、心率波动幅度在相对较稳定状态,观察组T1、T2、T3各个时间段HR和MAP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利于患者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术后恢复。
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治疗的依从性[13]。本研究在患者围手术期,通过预见性护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增加术前、术后访视时间和频次,通过密切接触,耐心讲解和热情交流,加强了护患管理,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围术期干预性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术后的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1 贺国文,赵咏梅,周洁.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659-661.
2 Leinonen T,Leino KH,Lertola K,et al.The quality of perioperative care:development of a tool for the perceptions of patients.J Adv Nurs,2001,35:294-306.
3 Suriano ML,Michel JM,Zeitoun SS,et al.Consensual validation of the nursing diagnoses fear and anxiety identified at the immediate preoperative perio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Int J Nurs Terminol Classif,2011,22:133-141.
4 陈媛.心理认知行为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5:812-814.
5 戴云飞,肖泽萍,赵敏,等.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在中国的工作进展.中华精神科杂志,2015,48:126-127.
6 孙丽韫,罗学宏.术前访视对择期膀胱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33-34.
7 韩冬芳,李小妹,张苏梅,等.综合护理训练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抑郁干预效果的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163-166.
8 李杰,钟耕坤,刘灏,等.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相关性调查分析.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1-13.
9 预见性心理护理对未婚晚期妊娠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6-37.
10 王舜尧,祝利华.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影响.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308-310.
11 南宁,王瑛.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机体应激能力的影响.海南医学,2016,27:1367-1368.
12 丁丽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6,22:72-74.
13 韩修英,闫文艳,杨海英,等.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抑郁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412-414.
10.3969/j.issn.1002-7386.2017.13.040
246003 安徽省安庆市,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
R 473.74
A
1002-7386(2017)13-2058-03
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