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的风车:低地之国荷兰
2017-07-07文王丹
文王丹
旋转的风车:低地之国荷兰
文王丹
荷兰是欧亚大陆桥的最西端,是连接中欧贸易海陆运输的关键节点。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中荷关系得到了良好发展,为两国经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不一样的荷兰。
“低地之国”被世界熟知的几样无非是国宝级的风车、木鞋、郁金香;大众美食奶酪,政府对软毒品的宽容;红灯区的神秘;足球场上的“橙色军团”……这些都从不同层面代表着荷兰,可又无法全面地诠释荷兰。一个只有1700万人口,疆土比中国台湾略大一点的欧洲小国是怎样历经沧桑,成为如今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之一。每每想到此,我们都忍不住想更深层次地走进荷兰,而走进一个国家,一定要先走近在那生活的人们。
话说荷兰人
荷兰人给人的最直观印象一定是:高!对,荷兰人是世界平均身高最高的人群(男性平均身高185cm,女性172cm)。而荷兰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高度”而拉开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与荷兰人的相处中能明显地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友善、礼貌、诚信、包容……而这些也不过是荷兰人特点的一部分,其它民族对荷兰人的评价应该更具说服力吧。
记得刚到荷兰时,陌生的行人们经过时都会问好,不着急赶路的甚至还聊上一会儿,当时以为那无非是当地民风的一部分。可接下来的日子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原来荷兰人之间一直都是这样,他们彼此关怀,又从不侵犯各自的隐私。荷兰的路即使再窄也留有人行道;即便前方是绿灯,车辆还会远远停下,耐心地等路人先行;购物后大家都自觉把购物车放回原处,方便他人……虽然都是些小举动,可荷兰人做得一丝不苟,我们看到的却是温情。最美的乡村,最自由的牛羊;亲情毫无束缚,邻里热情关爱;老板亲手写卡片感谢员工,员工兢兢业业也不懈怠;亲朋好友相见都会拥抱施吻,真是满满的爱和温暖;荷兰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流浪狗的国家,和谐关系造就和谐社会,荷兰就是典范。
生活在一年有300个阴雨日子的国家里,荷兰人却还保持着欢乐、幽默的情怀。他们的包容性有目共睹:热情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他们喜欢学习各种语言,了解各国文化,尊重所有群体和民族……荷兰人简直成了欧盟共同体下的杰出代表,荷兰的存在让欧洲的口碑直线上扬!
荷兰建筑
地处欧洲,延续了传统的欧式建筑风格,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使荷兰建筑演变成今天的模样。总体看来,与法国、意大利金碧辉煌的建筑相比,在荷兰无论是民宿还是教堂都显得朴素了很多,荷兰人骨子里也似乎传承着这种低调的气息。走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道上,四五百年的建筑仍在持续的修缮中使用,运河边、山丘旁,房屋古老却并不破败,荷兰人用极大的尊重铭记着历史。
荷兰的老房子以节约空间闻名,沿街立面都是窄窄的,连窗户也是瘦瘦高高,室内楼梯间恐怕是世界上最窄最陡的,记得初到荷兰,每次上楼梯对我这个有恐高症的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在荷兰很难见到高层建筑,即便是公寓也不过四五层。房子不仅要外观整洁,里面更要定期维护,我们在荷兰住过的房子就是一座重新翻修过的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宅。不同城市建筑风格也不一,大家有机会可以到鹿特丹看看魔方房子。
荷兰的建筑美是古朴、安静的,安静得并不压抑,却让人有机会在喧嚣中停下来思考。
荷兰饮食
没去过的荷兰的朋友一定很期待那的特色饮食,可是在荷兰除了出色的糕点、甜品,剩下的就只有让荷兰人都又爱又恨的荷兰菜了。
其实到荷兰还是有几样不得不吃的,据说炸薯条是荷兰人发明的,配上洋葱和蛋黄酱绝对荷兰最具特色的小吃;还有像炸肉棒(各种酱料必不可少);肉桂味的饼干中,Speculaas最具代表性;强烈建议大家尝尝生吃鲱鱼,没有酱料,只有洋葱,闭上眼睛脑补一下那股酸爽吧……虽然传统饮食匮乏,可荷兰人还是借鉴了别国特别是印尼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法,把面条和米饭放在面饼里油炸,分别叫Bami和Nasi,它们已经成为荷兰人最喜爱的日常小吃了,超市里就能买到。既然荷兰人对饮食也这么具有包容性,那么在当地找到法国、意大利、希腊和中国(多为粤菜)餐厅就不足为奇了。
荷兰人的早、午餐非常简单,一般就是两片面包夹一片奶酪的三明治,中午在三明治的基础上也许再加一杯汤或牛奶,晚餐通常是一天中唯一的一顿热餐,荷兰人习惯在餐前喝些饮料,用餐中很少喝酒的。想象一下荷兰的国菜,它不是山珍海味,而是胡萝卜、土豆和洋葱混合烹调而成的“大烩菜”,据说这是为了纪念前人的难忘历史,故誉为国菜。一个国家的饮食传统与多年前国家的社会形态和人民生活状态是分不开的,从前的荷兰人每天长时间劳作,原料、香料匮乏,连盐的供给都非常有限,于是荷兰人只能早起将能找到的一切食材放到锅里长时间炖煮,直至成泥,晚上回家哪怕再累也算是有热乎的饭菜了。如今即便是待客,荷兰人通常也只烹饪一两道菜,吃到不剩,餐桌上各种调味品却是数不胜数。
荷兰发展史
由于荷兰独特的地理位置,14世纪时荷兰的鲱鱼捕捞业就开始在欧洲大规模扩张,荷兰人的贸易精神从那时起初露头角;15世纪末贸易业不断扩大;16世纪的荷兰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海运贸易;17世纪荷兰人改变经营理念,从中间商和代理人转而自己直接从事海上远洋贸易,成立了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同时期荷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比美国整整早了300年;又建立了银行(早英国100年),吸存放贷,并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信用体系”。荷兰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海上霸主,作为真正在拥有过世界霸权的3个国家之一,荷兰在当时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
现如今,荷兰在农业和园艺业中成为了整个欧洲国家中的领头羊。除了作为全球重要的鲜花、蔬菜、肉和奶制品的生产和供应者,荷兰在高端农业材料、知识和科技方面的出口贸易也日益显著。世界知名品牌企业如飞利浦电子公司、联合利华公司、阿克苏·诺贝尔公司、荷兰合作银行等均来自荷兰。
中荷渊源
早在17世纪,当时的明朝就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事茶叶贸易,18世纪末,输入荷兰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同时期在荷兰出售了大量来自中国的生丝。
荷兰的代尔夫特蓝陶源自中国景德镇的青花瓷。早在1584年,当时的荷兰皇室就动了仿制中国瓷器的念头,直到1610年左右,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人从中国景德镇等地采购白瓷釉和青花颜料回国,皇宫开始安排专人筹建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厂,并召集制陶名匠在代尔夫特仿制景德镇的青花瓷,最终制成了白釉蓝花精细陶器,从而演变成如今的代尔夫特蓝陶。
自新中国成立后,中荷两国开始交往与合作。1988年以来中国对荷兰贸易一直顺差,荷兰已连续10年成为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荷两国的合作不仅在贸易方面,在文化、教育、科技和军事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习近平主席2014年春季访问荷兰,次年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荷两国元首在两年内成功实现互访,两国也随之展开更多合作。截至2015年底,荷兰在华投资实际投入154.9亿美元;中国企业在荷累计投资超过60亿欧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8600个。
今年两国将共同庆祝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5周年,荷兰还将迎来两只可爱的中国大熊猫“武雯”和“星雅”。大事件每刻都在上演,勤劳、善良的中荷人民必定将友谊更好地巩固和传递下去,期待更多中国同胞到荷兰看风车、品奶酪、游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