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门成功实践“一国两制”
——访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任杨允中博士

2017-07-07特邀作者肖进

侨园 2017年6期
关键词:一国两制澳门辽宁

文 特邀作者 肖进

澳门成功实践“一国两制”
——访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任杨允中博士

文 特邀作者 肖进

序言

我结识杨允中博士是有故事的。2006年澳门鱼人码头周年宴会上,我们偶然相遇,他是辽宁铁岭人,我是沈阳人,聊起来倍感亲切。随后,在与杨博士交往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他是三届澳门全国人大代表、澳门“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任、澳门多个社团的会长……

2007年,杨博士同意出任澳门沈阳文化交流协会创会会长。同年他和我共同策划了澳门版现代京剧《西安事变》,并到沈阳参加《西安事变》剧本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

转眼10年过去,杨博士已是高龄老人,本应享受晚年悠闲幸福生活的他不顾年高体弱,每天坚持工作6小时以上,创作出近四十部关于“一国两制”方面的专著。他的事迹感人肺腑,为辽宁人争得了巨大荣誉,他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做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17年6月,我代表《侨园》杂志把采访提纲交给了杨博士,84岁的老人一笔一画认真作答 ——

杨允中博士与本文作者肖进

一、澳门回归祖国18年来的主要变化

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成功实现政权顺利交接,平稳过渡,即历史性回归。

18年来澳门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巨变是历史性的改朝换代大变革,澳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两个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之一。在“一国两制”基本国策指引与保障下,澳门经济发生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2016年和2010年相比GDP由534亿澳门元增至3582亿澳门元,实增5.5倍,人均GDP由15608美元增至69457美元,实增3.45倍。主要发展指标大幅超越香港,民生明显改善,人文发展指数为0.905,平均寿命为80.3岁(男)和86.4岁(女),位全球前列。

文化上,澳门居民爱国爱澳核心价值观十分巩固,居民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回归时劳动人口中受专科以上教育比例不到18%,如今已升至34%。

政治上,澳门在正确理解与正确实践“一国两制”方面成效与发展有目共睹,澳门本身就是“一国两制”博物馆,小剧场大剧目,小澳门大作为典型示范价值显著。

当然,随着“一国两制”事业深入发展,澳门仍面临不少挑战,仍有不少提升空间。和伟大祖国同步快速发展,让“一国两制”成为先进理念与先进指标的代名词,澳门明天一定更美好。

二、澳门历史文化名人

1.中华民族精神代表

林则徐(1785年~1850年)

清代军政大臣。字元抚、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福建候官(今福州市闽侯)人。嘉庆朝进士,曾与龚自珍、黄爵滋、魏源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1838年(道光十八年)任湖广总督时,严禁鸦片,成效卓著,是主张禁烟的代表人物。同年受道光皇帝之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输入,严令英美烟贩缴出鸦片237万斤,在虎门当众销毁。林则徐积极加强海防,倡办民团,多次击退英军武装挑衅。他认为,广东中路的要口,“虎门为最,次即澳门”,在澳葡人“兵单力薄”,因此增派军队为澳门水陆加倍严防,并亲自到澳门巡视。林则徐抵抗外国侵略的壮举,激发了澳门同胞的爱国精神。

1839年9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协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带兵巡阅澳门。巡视途中,居澳华民搭牌楼,扶老携幼,夹道欢呼。三巴、南湾、妈阁等澳葡炮台鸣炮十九声,以最高礼仪隆重欢迎。

1839年3月,全国规模的禁烟运动进入高潮,钦差大臣林则徐一再通过澳门同知谕令澳葡当局禁烟。澳葡当局表示顺从、合作,澳门禁烟运动取得一定成果。

郑观应(1842年~1922年)

中国近代思想家、实业家、经济学家。原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鹤山人,生于广东香山雍陌乡。少年时在澳门读书,17岁到上海学商。此后20年,先后当过英商宝顺洋行、太古洋行买办,32岁任英商太古轮船公司总理兼管栈房。后来受李鸿章委派任上海电报局总办,并参与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造纸局等。39岁时由太古洋行转入官督商办的上海招商局为总办,并到南洋考察。他在1862年撰写的《救时揭要》和1874年撰写的《易言》中,除了宣传他的改良思想外,还有《澳门猪仔论》、《澳门窝匪论》等揭露澳门时弊的篇章。1886年~1891年,洋务官僚利用织布局的亏欠对他进行迫害,郑观应从此赋闲居于澳门。现位于澳门下环街龙头左巷10号的“郑家大屋”,乃是郑观应协助父亲兴建的祖屋。当时,他贫病交加,杞忧忠愤,抱着“勿为外人所侮”的愿望,著成了代表作《盛世危言》,并把孙中山的《农功》等文章收入该书。这部以富强救国为主题的巨著在当时振聋发聩,风行全国,对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于1894年完成。20世纪中国的两大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都曾是这部巨著的忠实读者。可以说,郑观应的著作直接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

郑观应故居郑家大屋是澳门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建筑群12个古建之一。

2.与澳门有关的葡萄牙文化名人

贾梅士(1524年~1580年)

葡萄牙诗人,生于里斯本。父亲华斯是葡萄牙公爵,贾梅士念过大学,曾在北非、印度等地服役。1556年到澳门,任无名产业管理人。传说他居澳两年,每于公余闲暇,常到今日白鸽巢公园之贾梅士石洞下低徊吟咏,并在石头上进行创作。著名叙事长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又名《葡国魂》,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这篇长诗在葡萄牙家喻户晓。因债务官司,1558年贾梅士被押往印度果阿。1580年病逝于里斯本。主要著作还有剧本《国王塞寮古》《宴会主人》《菲卢德姆》及大批十四行诗、讽刺诗等。

利玛窦(1552年-1610年)

明末来中国的一位博学多才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1578年(明万历六年)3月24日,奉派参加第三十批耶稣会传教士远征队,前往印度和远东。应耶稣会巡视神父范礼安的要求,1582年8月7日从印度果阿到达澳门,后被任命为中国传教士使团领导人。1595年经南昌到南京传教。他初到中国,带来自鸣钟、三棱镜、浑天仪、时晷、地图等器物和大量西书,开始了明朝西学东渐的新纪元。1600年5月19日,利玛窦作为葡萄牙使臣到北京觐见万历皇帝,并以当时作为葡萄牙君主的西班牙国王的名义赠献许多礼品。1601年1月,第二次到北京准备觐见万历皇帝,不久即移居北京,1610年5月10日去世。万历皇帝特批一块墓地安葬,表示对他的敬重。

利玛窦精通汉语,博览群书,深刻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法律、经济、礼俗等情况。他改穿儒服,“见人膜拜如礼,人亦爱之,信其为善人也”。他与中国的文人学士、皇室贵族有密切的交往。利玛窦主张将孔孟之道和宗法敬祖思想同天主教相融合,把《四书》译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把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介绍给中国学者,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利玛窦在中国居住28年,著作甚丰。与罗明坚神父合编《葡华字典》,编辑《中西字典》《西字奇迹》。又与郭居静神父合作,采用拉丁字母和中文读音对照的方式编成一部《西文拼音华语字典》。他翻译的《几何原本》是西方几何学传入中国之始,他还翻译和编译多种书籍和地图。这些著作对中国的天文历学、算学、地理学、哲学、医药学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对香港、台湾的影响

(一)香港回归20年是改写历史的20年

作为第一个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香港20年成功实践难能可贵;

在国外,有些教授通过分析在资本市场中上市企业研发支出信息披露程度和企业股票变动情况以及企业综合收益来研究彼此关系,其中,Doukas 和 Switzer(1992)观察并分析了汽车行业的现状,发现当企业披露越多关于汽车改进技术及发明专利时,其越能吸引投资者并提高股票价值。

20年间挑战与机遇共存,成就与问题同在,看香港要有辩证统一思维;

“东方之珠”美誉仍在,风采依然,走好未来之路仍要爬坡,仍要付出,仍要有正确思维。

(二)台湾向大陆靠拢是唯一明智选择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2300万人民与大陆同胞是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在大陆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和平崛起已成现实的情势下,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民进党也好,明独暗独也好,改弦更张承认同属一个中国是唯一出路。

台湾命运不仅取决于台湾广大各界居民的争取,更取决于两岸包括港澳在内全体中华民族的意愿和要求。

(三)澳门应不负众望,为新时期“一国两制”更加精准实践做出新努力、新探索、新贡献

有份参与体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一国两制”实践,是当代港澳居民的幸运;

要坚信基本国策或特别行政区制度不会变、不能变,“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话对接、对垒对决的智慧选择;

要不误战机,不惧挑战,港人治好港,澳人治好澳。

杨允中博士回答《侨园》采访问题手稿

杨允中博士回函《侨园》,祝福家乡辽宁

杨允中博士回答《侨园》采访问题手稿

四、“三个中心”是什么

国家给澳门设计的发展定位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服务平台,简称“一个中心一个平台”。

3年前汪洋副总理来澳视察时要求“一个平台”下设立三个中心,即中葡经贸合作会展中心、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和中葡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

本人早在2004年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提出澳门应成为四大中心,也就是有国际经营水平的博彩旅游中心(即当前“一个中心”)、有重点取向的国际商贸服务中心(即当前的“一个平台)、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示范中心。

五、澳门与中葡经济、文化交流

16世纪起澳门曾扮演过重要的经贸文化交流中心角色,当时三大海上航线(澳门-南洋,澳门-中东,澳门-里斯本)的东方起点就是澳门。

400多年前利马窦、贾梅士、汤若望、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经澳门前往中国,并同中国学者徐光启等合作共同完成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著作,一方面把西方文艺复兴后期科技成果介绍到中国,另一方面把中国古老东方文明代表性作品译成拉丁等文字传播。

近现代澳门又成为欧美先进启蒙思想传播地,也成了许多爱国志士开展活动的落脚地,包括林则徐、郑观应、孙中山等。

澳门回归后由于实行“一国两制”,中葡、中国与葡语国家关系发展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一个平台”的定位和“一带一路”方略的推出令澳门地位进一步突显,依托“一国两制”基本国策和传统优势,澳门有望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国际化、适度多元化的国际名城,在相关领域具有被广泛认可的标杆作用。

六、寄语辽宁发展

辽宁是中国最早最大工业基地,向全国四面八方供应产品、输送人才,可以讲居功至伟。作为祖籍辽宁的一分子,我本人长逾一甲子生活在外地,未能直接回报辽宁建设、回报辽宁父老,每每想起都十分内疚。当然,对辽宁的发展、辽宁的信息,我一向都在密切关注中。

辽宁优势突出,不仅资源上密集度全国罕见,而且以东北人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辽宁人其作用、其影响恐怕亦全国少有。大连起家的王健林先生据悉身家已超300亿美元,是当代中国成功企业家代表。不仅经济领域,文化方面辽宁的人才也遍布全国。故此,培育英才、留住人才,要大家喜欢辽宁、热爱辽宁,重振辽宁形象,把负面值降到最低。

我衷心祝愿辽宁振兴再振兴,我完全相信辽宁以及东三省能合理整合,焕发青春朝气,真正成为有实力有指标有形象、令人尊重与羡慕的发展与分享高地。

猜你喜欢

一国两制澳门辽宁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辽宁舰
澳门回归日
习主席:确保“一国两制”在港实践不走样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