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家征:从“产线”串起大市场

2017-07-07通讯员

中国科技财富 2017年6期
关键词:产线李家工序

文/本刊记者 蒋 寒 通讯员 李 巍

李家征:从“产线”串起大市场

文/本刊记者 蒋 寒 通讯员 李 巍

年初以来,河钢宣钢成功开发SWRCH8A、汽车用40Cr线材、磨球钢B2等新品种,钢比例达到42.88%,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全系列角钢产品成为国网、南网公司指标主要供货商;硬线产品连续第25个月未发生质量异议……河钢宣钢技术中心钢后技术研究室主任工程师李家征刻苦攻关,实现了从“产线”串起“大市场”的目标!

搞研发就得心系“产线”

近日,李家征来到二钢轧厂精炼作业区,查看含铝冷镦钢精炼取样数据,分析送电后酸溶铝损失,以便进一步研究钢水中钙、铝元素的合适配比,为进一步去除夹杂物提供技术支撑。

在综合分析价格市场走势的基础上,结合河钢宣钢现有产线装备条件,李家征着手了含铝冷镦钢开发任务。十年前,作为该品种主研人,因没有实现批量化生产就成了她的“心结”。如今再次“牵手”,她决心让含铝冷镦钢焕发青春,为提升河钢宣钢产品档次与市场竞争力再立新功。“冷镦钢广泛用于制作螺钉、螺母等标准件,对于产品抗拉强度、冷顶锻性能具有较高要求,其关键控制环节在于炼钢及精炼工序,必须严格控制硅、硫等有害元素,提高钢水纯净度,为后续连铸、轧制创造有利条件。”李家征告诉记者。随后,炼钢专业出身的李家征硬是“粘”在了产线,为确保产品的冷镦性能,牵头制定了《含铝冷镦钢品种开发方案》,并结合前期生产实际,量身出台《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中,她指导技术人员及岗位职工严格控制转炉放钢下渣,加强造白渣操作,严控精炼渣碱度,在精炼送电过程中减少酸溶铝损失,并根据酸溶铝含量优化钙铝合适比值,由此确定合适的喂线量,确保夹杂物的变性处理,有效去除夹杂物,保证钢水的可浇性。月底前,她的“心结”打开:含铝冷镦钢成分内控合格率不仅达到99.5%,且当月订单量一举成功突破4000吨,实现了批量化产销阶段性目标,吨材较普通产品可多创效100余元。

围绕“市场”和“产品”两大主题工作,在河钢宣钢年初以来设立的6个产线攻关组中,李家征分别任硬线攻关组、出口材及冷镦钢攻关组、螺纹钢攻关组组长,成为产线“红人”。

市场是检验研发成果的“试金石”

产线是研发核心,市场则是成果的“归宿”。

李家征对于产品研发有着清醒认识,高端产线生产高端产品,高端产品则要对接高端客户才不会让实现产品升级、结构调整这一目标成为空谈。她在进一步稳定品种质量的前提下,把脉市场、对接客户,真正使“技术控”变身“黄金白银”有了用武之地。

3月中旬,李家征接到产品开发部优线科大客户经理张玉海的“求救”电话,天津某重点客户反映,近期加工的预应力新品螺旋肋钢丝出现表面浮锈现象,影响了后续深加工进度。她查阅相关品种开发技术资料后,与张玉海立即奔赴客户产线。连续三天逐个工序“蹲点”摸查,发现问题出现在酸洗和磷化环节,由于酸洗环节酸浓度不足,未能完全清除氧化铁皮,加之在磷化环节磷化膜薄,导致拉拔破损后钢丝基体裸露,在潮湿天气作用下产生了表面浮锈。李家征连夜制定技术解决方案,建议通过提升酸浓度和磷化温度解决螺旋肋钢丝表面浮锈问题,新方案得到客户认可,问题迎刃而解。今年以来,该产品在稳定天津周边市场的同时,还与贵州、南通、宁波等大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月销售量保持在3万吨,吨材增效达60元。

在做好技术支撑的同时,李家征还结合客户反馈,瞄准在线工艺实施优化改进,让技术与市场间产生了化学反应。今年1月,河钢宣钢新品72A帘线钢研发成功并实现批量化生产,产品直供国内最大索具制造企业——巨力索具公司。为进一步提升该品种质量,李家征针对客户提出的巩固成分稳定性相关建议,会同生产厂炼钢、精炼、连铸、轧钢工序负责人及工艺质量工程师定期召开技术分析会,进行生产情况通报;建立全工序检化验机制,强化转炉工序碳成分控制,严格开轧温度、吐丝温度等关键环节管控;除开展常规熔炼分析外,增加每批次轧材样分析频次,满足了客户个性化需求,该品种产品合格率、订单兑现率均稳定在100%,吨材增效超过200元,成为品种钢家族当之无愧的“高、富、帅”。

“降本”“高效”更须“低耗”

“要冷静应对市场变化,坚持眼睛向内做好自身工作,严格成本费用控制,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尽全力提高创效水平。”集团领导在经营例会上强调。

李家征牵头深入开展系统优化、技术改造,不断降低工序成本。积极推进炼钢、轧钢工序炉料和原辅料优化工作,实施合金料、耐材降成本优化方案,确保钢铁料消耗达到1057kg/t以下,钢材综合成材率达到98.4%,合金料、耐材消耗完成降本6.57元/t和3.3元/t目标;完善工艺材料、备件使用管理,开展产线及工序对标,加快先进工艺技术的引进、吸纳和转化,推进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高精度、高效轧制及热处理技术,全流程质量稳定控制的综合生产技术等推广、应用。

“成本是把‘双刃剑’,唯有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创造,才能实现‘工艺制度化、操作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实物质量精品化’目标。”李家征坦言。按照“技术可行、效益最佳、质量最优”的原则,李家征针对ER70S-6气保焊丝钢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的特殊要求,颠覆使用低碳锰铁配加硅铁进行合金化的传统做法,创新提出使用低碳硅锰配加低铝硅铁的技术方案,应用于生产实践后,实现吨钢降本50.39元;对履带用钢35MnBH、40Mn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合金进行优化,通过细致测算合金性价比,采用高碳锰铁替代原使用的中碳锰铁,成本分别降低11.6元/吨、27.1元/吨。

今年1月至4月,李家征还牵头组织完成6项重点品种钢物料优化项目,累计降本达40元/吨。同时,她还致力于强化技术创新,形成职工群众参与、自主创新为主、借鉴先进经验为辅的新模式:硬线产品开展双渣法高拉碳脱磷、钢中气体含量控制技术等十余项关键技术攻关;焊丝焊线通过完善转炉、精炼、连铸各工序内控成分控制措施,成品材成分达标率达到99%,盘条尺寸精度B级达标率达到95%,盘条表面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出口线材实现SAE系列全规格覆盖,满足了客户需求。

猜你喜欢

产线李家工序
基于精益生产的工厂产线设计方法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称霸”试衣间
浅谈SDS脱硫技术在炼焦工序中的运用
高端“智”造
基于5G通信的工业产线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连续电镀锌产线预磷化工艺及参数控制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李家正 釉·画
电缆行业成本核算中原材料损耗算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