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中医药院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的意义与认知状况调查

2017-07-07段廷进齐大路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中医药武术

林 辉,段廷进,齐大路

新形势下中医药院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的意义与认知状况调查

林 辉,段廷进,齐大路

为推动武术段位制教学在中医药院校的开展,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10所中医药院校武术段位制教学的认知和开展现状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武术段位制教学具有促进武术和医学协同发展,提高大学生习武热情和学习自觉,改善大学生道德修养和行为素质,促进“武医结合”人才培养等现实意义;中医药院校师生对武术段位制教学的作用有着积极的认识,对武术段位制教学的发展有着乐观的前景,但是对武术段位基本知识的了解不足,认识不清,需要进一步对武术段位制进行普及与宣传。

中医药院校;武术段位制教学;认知

1998年1月1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原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出台了《中国武术段位制》(以下简称《段位制》),目的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人民体质,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锻炼体系。《段位制》规定: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武术段位定为“九段”,即:初段位{一段(青鹰)、二段(银鹰)、三段(金鹰)},中段位{四段(青虎)、五段(银虎)、六段(银虎)},高段位{七段(青龙)、八段(银龙)、九段(银龙)}。它是全面评价习武者的武术水平的一项全民武术锻炼的等级制度。

当前,在“武术进校园”的时代背景下,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感召下,教育部联合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武术研究院全面在中小学推广武术段位制教学,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高等院校中鲜有此类信息见诸报端。所谓武术段位制教学,就是将武术段位制引入武术教学课程中,以武术段位制的等级内容为教学内容,以武术段位制的等级要求为教学目标的新型武术教学模式。中医药院校具有丰富的武术课程资源和广泛的习武群众基础,因此,为了率先推动武术段位制教学在中医药院校的开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全国10所有代表性的中医药院校进行调研,调查武术段位制教学在中医药院校武术选项课中的开展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旨为武术段位制在中医药院校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武术段位制教学在全国10所中医药院校的开展情况。分别是长春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登录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与归纳总结,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借助参加每两年一届的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运动会及传统保健研究会之际,就武术段位制教学在中医药院校的开展与实施向各大中医药院校体育部主任进行专题访谈,并对本研究的思路和框架进行了理论指导。

1.2.3 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中医药院校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的现状,本研究设计了《中医药院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研究》的调查问卷,调查教学一线武术教师和学生对武术段位制的了解与认识,以及对中医药院校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研究需要,遵循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的地域均衡性和办学水平差异性的原则,选取10所中医药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向每所院校发放教师问卷5份,共50份,回收问卷47份,有效问卷47份,有效回收率94%。向每所院校发放学生问卷50份,共500份,回收问卷498份,有效问卷448份,有效回收率89.6%。问卷分别采用“专家评判法”和“重测法”对效度和信度进行检验,结果符合统计学要求。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得出相关的结果予以分析。

2 武术段位制教学在中医药院校开展的意义

2.1 促进中国武术和中国传统医学相互渗透与协同发展

在中国悠久文化发展史中,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医学很早就有着理论渊源,并在同一文化区域内相互融合、渗透,又共同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医学遵循自然规律和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观,人体的生理功能要和自然环境的高度统一,人体各部位以及生理机能之间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而中国武术将中国传统医学的天人合一整体思维观完整的继承了下来,武术中形神合一、内外兼修、练五行养五脏的养生思想和健身之道,都是受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影响而形成的。在中医药院校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可以促使中国武术和中国传统医学在教学中相互碰撞,相互渗透,互为贯通,协同发展。

2.2 提高传统医学类大学生的习武热情和学习自觉

在中医药院校中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是更好地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促进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武术段位制》具有“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激励作用,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自我鉴定、自我认可的心理需求。把武术教学和通段考级结合起来构建一种新型的武术教学模式,无论是激发学生习武的兴趣,提高学生习武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是对掌握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中医学相关理论知识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3 改善传统医学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行为素质

传统医学类大学生的毕业走向是医生,医生担负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必须具有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和人道主义精神,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同时具有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武术段位制所强调的武德武礼为通段的传统医学类大学生做出了导向,使学生在练习武术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在中医药院校武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传统医学类大学生武德教育的力度,将武德具体化、经常化、系统化的灌输给学生,使之真正起到改善大学生道德修养和行为素质的积极作用。

2.4 促进中医药院校实现“武医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医武结合”自古以来就被多数习武之人作为提高武学修为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历代医家修身、养生、开拓传统医学疗法的途径。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医学解决了许多以往传统医学不能解决的难题和疾病,但是现代文明的迅速膨胀也使“文明病症候群”急剧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医武结合”找到新出路,在传统医学界乃至整个医学界逐渐兴起。所谓“医武结合”,就是“医疗+武术”,即生病之人在进行必要医疗的同时,坚持武术锻炼,能够明显改善和提高人体各种系统的功能,促进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因此,练武的兼学医,学医的兼练武,培养一批将中医和武术相结合,集武功与医术于一身的文武兼备的新型中医人才,能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3 中医药院校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3.1 师生对武术段位制知识认知的情况

调査显示(见图1),中医药院校教师中有50%的教师了解武术段位制,26%是一般了解,18%根本不了解。而在学生之中,只有8%的学生了解武术段位制,28.4%是一般了解,有63.1%的学生不了解武术段位制。由此看来,武术段位制对于中医药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讲,尚属于陌生事物,对武术段位制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远远不够。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武术的时代背景下,在武术盛行的中医药院校中,这样的窘境是阻碍“武术进校园”战略的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研究和推进武术段位制教学在中医药院校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1 教师和学生对武术段位制知识的认知图

3.2 师生对武术段位制教学价值认知情况

在对武术段位制教学能否帮助激发大学生对武术运动热情的调查显示(见图2),有28%的教师认为武术段位制教学能够帮助激发大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热情,80%的教师认为有一定的帮助,而仅有14%的教师认为没有帮助;另一方面,在学生对中医药院校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的必要性调查显示(见图3),有57.8%的学生会因为武术段位制教学而喜欢武术运动,非常有必要,28.9%的学生对中医院校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表示无所谓,12.9%的学生则认为没必要。从这个角度讲,武术段位制教学在中医药院校的普及和推广具备一定学生基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武术段位制教学在中医药院校的实施和推广有着正面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对武术段位制教学有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理念是充满积极性的。

图2 体育教师对武术段位制教学的认识图

图3 学生对实施武术段位制知识认知的必要性调查图

3.3 师生对武术段位制教学发展前景的认识

调查显示(见图4):在中医药院校中有44.7%的教师认为武术段位制教学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前景很广阔,25.5%的教师认为广阔,14.9%的教师表示无所谓,12.8%的教师认为不广阔,2.1%的教师认为很不广阔。36.4%的学生认为武术段位制教学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前景很广阔,46.9%的学生认为广阔,9.2%的学生表示无所谓,7.4%的学生认为不广阔,0.2%的学生认为很不广阔。由此可见,在中医药院校推广武术段位制教学不仅会得到广大教师的支持,同时也会得到众多学生的赞成,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一致认为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在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只要不断完善武术段位制教学在高校的运行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势必会激发学生武术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武术段位制教学在中医药院校的发展进程。

图4 中医药院校师生对武术段位制教学发展前景的认知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 武术段位制教学能够促进中国武术和中国传统医学相互渗透与协同发展,提高传统医学类大学生的习武热情和学习自觉,改善传统医学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行为素质,促进中医药院校实现“武医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武术段位制教学在中医药院校中的开展具有必要性。

(2)中医药院校的师生对武术段位制的知识了解不足,认识不清,成为阻碍武术段位制教学在中医药院校开展的重要因素。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武术段位制教学的作用有着积极的认识,对武术段位制教学的发展有着乐观的前景,但是对武术段位基本知识的了解不足,认识不清,需要进一步对武术段位制进行普及与宣传。

4.2 建 议

(1)大力宣传武术段位制教学的作用和意义,让每一个学生从枯燥的武术教学中走出来,真正认识到学武通段的意义,以武术段位制教学为中心,发展中国武术,习武修德。

(2)逐步完善武术段位制教学的运行机制,结合武术段位制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开展武术教学,逐步规范通段考核方法。

(3) 在普及武术段位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促进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养成终身习武的锻炼习惯,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1] 《中国武术段位制》[Z].国家体委,1997-12-30.

[2] 易钦仁.对中国武术段位制实施现状的调查和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版),2002(4):370-373.

[3] 刁振东.普通高校推广武术段位制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4):82-83.

[4] 王家忠.安徽省高校施行武术段位制的可行性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2):106-109.

[5] 孙喜莲.武术段位制理论考评的内容体系[J].体育学刊,2004(3):69-71.

[6] 翁信辉.武术段位制的指导思想及评价体系[J].体育科学研究,2009(2):30-32.

[7] 王 军.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内容改革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 1544-1547.

[8] 花妙林.论高校开展传统武术与《段位制》相结合的教学新思路[J].体育科研,2008(4): 85-87.

[9] 林大参,张云龙.上海高校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11):23-25.

[10] 尹 恒.阴阳学说对中国武术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1):69-71.

[11] 祝世衲.对阴阳学说的五点新认识[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6):491-494,537.

[12] 朱红良.阴阳在中医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6):65-65.

[13] 邢玉瑞.中医思维方法研究述评[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1-4.

[14] 关晓光.从阴阳说、五行说和元气论看中医的科学性[J].中医药学报,2011(4):3-5.

The Investigation on Teaching Meaning and Cognition of Rank System of Wushu in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LIN Hui,DUAN Ting-jin,QI Da-lu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of Rank System of Wushu in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teaching meaning and cognition of Rank System of Wushu in ten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nk System of Wushu promotes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Wushu and medicine, which also is a good way to boost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self-consciousness of studying Wushu. It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cultivation and behavior, and has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Wushu and medicine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posi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Rank System of Wushu in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a positive outlook on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Rank System in teaching, but lack of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Wushu Rank System. Therefore, a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propaganda on Rank System of Wushu is badly needed.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Rank System of Wushu; the Teaching of the Rank System of Wushu; Cognition

2017-05-01;

2017-06-13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编号:2013B148)。

林 辉(1966-),男,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

齐大路(1984-),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运动康复与健康。

福建中医药大学 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22

G807

A

1008-2808(2017)03-0083-04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中医药武术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