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专项类大学生学习投入五维评价模型的建构与验证
——以黑龙江省两所体育院校为例

2017-07-07宋文利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题项体育院校专项

张 萍,安 婧,宋文利

体育专项类大学生学习投入五维评价模型的建构与验证
——以黑龙江省两所体育院校为例

张 萍,安 婧,宋文利

检测高等教育的质量不仅要考查院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外部质量,也要考查学习过程、学习投入度等内部质量,用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学习投入水平反映院校的教学效果。体育专项类大学生学习投入度成为检测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内部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主动合作学习水平、深层学习方式、理论课学习投入、专项训练投入以及拓展性学习投入五方面是体育专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两所高等体育院校600余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验证了“学习投入五维评价模型”的因子结构和信效度水平,研究认为该模型可以用于体育专项大学生学习投入评价的管理与研究。

体育专项大学生;学习投入;五维评价模型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近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质量。

高等教育评估是监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2003年教育部推行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大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性平台。从评估的主体和内容看,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主要围绕“教”的资源、施设、能力和水平而展开,其目的是检测与提高普通本科院校“教”的能力,使其在软硬件资源上具备开展教学活动的条件。但教学本就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结合,不能仅重视“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也不能仅评价“教”的能力,而忽视对“学力”的评估。学生学的水平与能力不仅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质量,更可以折射出院校的教学质量。正如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所说:“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对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学习的研究,忽视了从教学的本源上去解决质量问题。”因此,高校不能只管“教”而不管“学”,不能只关注为教学提供的资源与平台,更要对学生的“会学”“学会”直接负责。高等教育质量观应发生一种转向,即从外在质量观转向为内在质量观,以寻找提高大学教育质量之本。高等体育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使命,必然要在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浪潮中发挥作用。本研究希望通过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与探讨,构建体育专项类大学生学习投入评价工具,以弥补大学生“学力”评价的不足。

1 体育专项类大学生学习投入评价模型的设计

学习投入作为大学生学力研究的重要内容已在全球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源于美国2000年开展的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简称NSSE)。我国于2007年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将其翻译并进行文化适应后引入我国。[1]NSSE调查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成功源于该研究直接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行为紧密相关,通过对学生学习投入行为以及院校吸引学生学习投入的作为来帮助教育当局以及相关人士了解大学生的学习质量,明确改进的方向与标准,并为大学质量的社会问责提供依据。学习投入,即学生作为行为主体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有效行为。NSSE的理论基础研究认为学生在课程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越多,就学得越多;学生在阅读、写作、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练习的越多,越熟练,掌握得越好;学生的学习方式越科学,学习效率越高;学生与教师、同伴学业交往的越多,其技能和性情方面得到的发展就越大。由此,提出了五个可比指标,分别是学业挑战度、合作性学习水平、师生互动水平、教学经验丰富度和校园环境支持度。可见NSSE是一个测量学生在学习互动中有效参与程度的变量。

自2007年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将美国NSSE调查引入我国后,关于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研究可谓遍地开花,但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在中国知网不设任何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以“体育类大学生”“体育专项类大学生”与“学习投入”为题名仅搜索到4篇直接相关的文献。由于体育大学生文化知识水平欠缺以及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可能在题项理解上出现认知偏差等问题,所以本研究在借鉴NSSE-China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基于学生学习主体理论和大学生学习参与理论,结合体育专项类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方式,自主编制研究工具。在验证研究工具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了解黑龙江省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以期望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提出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建议与对策。

体育专项类大学生学习投入是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的有效行为程度。由于体育类大学生专项训练的特点,他们除了学习必要的文化基础课,还要从事体育专项的学习、训练与比赛,所以在评价模型的构建上分别设计了专项训练投入度和理论学习投入度。结合NSSE调查的可比指标,认为体育专项类大学生学习投入可以包括主动合作学习水平、深层学习方式水平、理论学习投入度、专项学习投入度以及拓展性学习投入度。由此从理论上构建出体育专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五维评价模型(见图1)。

1.1 主动合作学习水平

由于知识学习的建构性特点,主动合作学习成为学习有效性的一个指标。主动合作学习就是指师生间、同学间面对学习任务采用合作、交流、商讨、分享等方式进行学习的行为。当学生和其他同伴合作解决学习问题或处理高难度任务时,他们能够获得更具价值的技能[2]。主要表现在与同学一起完成作业或讨论课程学习问题;与同学结伴训练或自习,交流学习心得;遇到学习困难相互帮助,寻求安慰等。

1.2 深层学习方式

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学习方式的科学性来反映。学习方式是学生用来加工观点、概念、原理、结论等学习内容并直接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发生改变的思维活动[3]。外显的学习行为与内隐的学习方式共同导致学习的发生。上世纪70年代,马顿(F·Marton)和萨尔乔(Saljo)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发现了深层和表层两种学习方式,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深层学习方式的科学性[4]。深层学习方式基于理解习得内容背后的意义与思想,运用联想、批判性思考、内容整合、知识运用等方法对学习内容进行结构性整合,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5]。

1.3 理论学习投入度

理论学习投入度即体育专项类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论课程学习的态度与行为水平。体育专项类大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体育技能,也要具备较为深厚的体育理论水平,如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理生化、体育教育学、运动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积极学习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融合生理、卫生、保健、营养、休闲、教育、心理等学科内容,不仅利于提高体育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全面深入地认知体育科学,也可以通过专业的训练手段提高其运动技能水平。体育专项类大学生理论学习投入主要表现为学生重视理论课程,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课上主动坐在前排,以利于集中注意力听课;课上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回答问题;课下自觉搜集学习资料,阅读专业书籍和刊物等。

1.4 专项训练投入度

专项训练投入度,即体育专项类大学生对专项学习、训练、参赛等活动的态度与行为水平。与其它普通院校大学生相比,专项技能水平是体育类大学生的核心表现。从事体育专项训练、比赛、裁判等活动,提高其专项水平以及训练、教学技能也是体育类大学生的重要学习任务。因此,体育类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还应包括专项训练投入水平。但以美国NSSE为蓝本对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调查研究均未涉及专项训练的内容。这也是本文在设计该调查工具上的创新之一。体育大学生专项训练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待专项课从不落课,全心投入,课上大汗淋漓,课下深感疲惫;课后自觉练习专项运动技能,从事与专项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校内外的专项比赛或裁判工作等。

1.5 拓展性学习投入

拓展性学习投入,即学生参与校内外专业学习之外的学习或实践活动经验的丰富程度。专业课程之外的学习与实践活动机会可以扩充学术项目的内涵,多样性的学习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了综合、整合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这些丰富的经历内化了习得的知识,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2]主要表现在学生参加学生会、社团、社会实习实践以及课外培训班等活动。

2 体育专项大学生学习投入“五维评价模型”的验证

2.1 编制问卷

在制定体育专项大学生学习投入评价的维度以及各维度的题项上,一方面从已有的大学生学习投入、学习质量评价的研究工具中进行筛选,另一方面从专家以及学生访谈所收集的资料中整理,形成项目池。通过对项目池中的所有题项的反复修改与删减,同时向几名同学询问对所有题项的感知,以获取他们对题项的认知与理解,提取合理题项,形成调查问卷的试测版。在试测中调查了某体育院校的200名大学生,通过项目分析、因子分析、信效度分析等,对试测问卷进行调整,最终确定了正式的研究工具。

2.2 正式调查中被试的选取及统计

正式调查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展开。此次调查统一采用纸质版问卷,根据方便取样的原则,采用当面发放当面回收的方式,共发放问卷626份,回收592份,回收率94.6%,其中有效问卷566份,有效率90.4%。本文采用SPSS18.0中文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哈尔滨体育学院调查学生381人,占67.3%,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调查学生185人,占32.7%。总体看,男生占77.7%,女生占20.3%;一年级占6.9%,二年级占47.3%,三年级占42.9%,四年级占1.2%。由于调查期间一年级学生尚未选择专项,四年级学生在校外实习,所以调查主要集中于二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干部占27.6%,普通同学占67.1%。生源地为城市的占58.7%,农村的占36.6%。从整体看,样本具有代表性。

2.3 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求出每一题项的临界比率值,根据问卷的总分在上下27%处区分出高低分组,求出每一题项在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如果t值显著,说明该题项具有鉴别度;如果t值不显著,说明该题鉴别度水平较低,在后续的分析中应删除此题项。本研究项目分析的结果是问卷中大学生学习投入的30个题项都具有鉴别度。

2.4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根据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找出变量间潜在的结构关系,从而用较少的因子来解释原来的数据结构。一般认为,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是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的主要依据。如果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则表明变量间存在共同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KMO值越大,说明各变量间存在的共同因子越多,越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这些原则对数据进行了多次探索尝试,排除了无法归类以及负荷量较低的题项,最终去除了5个题项后,得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因子结构。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注:“……”表示特征根小于1的数据省略

表3 旋转后成份矩阵摘要表

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KMO值是0.932,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近似卡方值为7306.835,自由度是300,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表明量表结构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到,最终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公共因子共5个,解释了总方差变异量的63.259%,自由探索出F1-F5五个因子,分别是拓展性学习投入度、深层学习方式水平、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理论课学习投入度和专项训练投入度,符合研究设想。

2.5 信度分析

信度是检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程度,为了了解调查问卷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本研究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α系数进行各维度及总量表的信度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量表各维度及总体α系数

可见量表的总体信度α系数为0.932,已达到非常好的程度,各维度的信度水平也都超过0.8的水平,仅专项训练投入度的信度水平偏低,但也完全达到良好的程度。

2.6 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可以从构想效度和内容效度两方面分析。构想效度,即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的因子数是否符合当初的理论构想。本文因子分析的结果成功地提取了五个因素,符合我们的理论构想,表明构想效度良好。内容效度,可以从各维度间以及与学习投入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来检验,从表5可以看出,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都达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表5 各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1)本次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成功地验证了对体育专项大学生学习投入评价维度的理论构想。从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数据自由探索出5个特征根大于1 的因子,解释了总方差变异量的63.259%,体育专项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包含主动合作学习水平、深层学习方式、理论课学习投入度、专项训练投入度以及拓展性学习投入五个方面,与研究设想一致。

(2)体育专项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问卷各维度的因子结构、信效度指标良好,可以用于体育专项大学生学习投入评价与管理的相关研究。

3.2 建 议

(1)高等体育院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调查与干预。体育专项大学生学习投入评价模型是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质量的全面监控和管理。通过对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调查,明晰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与影响路径。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与干预,既可以监测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可以有效改进学生的学业收获,从而提高体育大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

(2)体育专项大学生学习投入评价模型可以为不同高等体育院校间内部质量的比较与借鉴提供有效的工具。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不仅要重视资源、师资等条件性指标,更要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指标。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发生的有效性测评,不仅可以反映、比较不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差异,更能折射出院校的管理制度、教学水平、学业支持等院校作为的不同。以改进学生的学习行为为着力点,从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净”效果入手,以推动高等体育院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 杨立军,韩晓玲.中美大学生学习成效评估工具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3):8.

[2] 岳小力.基于学生参与经验问卷调查的高等教育评价新途径——美国NSSE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复旦大学,2009:32.

[3] 张 萍,温恒福.大学生学习质量四维管理模型的建构[J].教育科学,2015(6):42.

[4] 吕林海,龚 放.大学学习方法研究:缘起、观点及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2(2):59.

[5] 叶信治.基于深层学习的我国大学课程的反思与变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6.

[6] 马志远,严骏鹏,姚黎明.日本大学生学习参与调查的理论视点[J].复旦教育论坛,2015(2):100-106.

[7] 郝思哲.体育课教学质量与学习满意度及课外体育锻炼意向关系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2):77-79.

[8] 郭洋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体育院校理论课教学的启示[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43-46.

The Construction of a Five-Dimension Evaluation Model of Learning Engagement for Sports Students—— Case Study of Two Sport Universiti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NG Ping, AN Jing,SONG Wen-li

The study of learning input for sports students is one of the core elements to exam the teaching quality at universities. There are five items that matter, which include: active cooperative learning level, deep learning method, theoretical theory learn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engagement and development learning input. Usin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more than 600 college studen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research has verified the factor structure and reliability, as well as the validity level of this five-dimension evaluation model of learning input. It proves that this model can be applied in the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for the learning enegement of sports students at unviersities.

Sports students;Learning engagement; Five-dimension evaluation model

2017-05-06;

2017-06-20

哈尔滨体育学院院级课题“体育院校大学生学习投入评价模型的建构”(编号:2016TJ007)。

张 萍(1980-),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论、高等教育管理。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G807

A

1008-2808(2017)03-0021-05

猜你喜欢

题项体育院校专项
黑龙江省新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多维度协同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矿工安全拒绝敏感性量表开发与应用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认知调查与培训效果分析
90后新生代员工满意度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编制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