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理与抒情的融合

2017-07-06殷晓莹

关键词:深谷韩少功我心

殷晓莹

《我心归去》是我国当代作家韩少功访问法国归来后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文章抒写的是思乡之情。思乡一直是诗词歌赋钟爱的主题,从《诗经·采薇》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到张九龄《西江夜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再到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还有余光中那首著名的《乡愁》,思乡之情可谓百写不厌。不过感情相同而写法各异,本专题前一篇是老舍的《想北平》,作者通过与伦敦巴黎等名城的对比,突出北平的好处,从而表达对北平的深入骨髓的想念。那么韩少功又是如何抒写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的呢?让我们走近作者,跟随他来一趟心灵之旅。

一、身在异国,心归故土

《我心归去》是篇散文,散文抒写真实的情感,有纪实性的特点。韩少功曾在2002年4月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本文就是作者应邀去法国领奖期间写下的。

作者开篇便描述了自己在法国圣·纳塞尔访问时候的临时的“家”,引号的作用在于否定,意在告诉读者这只是个临时住所罢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他是这么描述这个家的:“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问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居所内部可谓宽敞又雅致,外部环境优美而幽静。优裕的物质生活和洁净的生存环境是很多人追求的,尤其是当国内PM2.5严重超标的今天,国外是许多人心之向往的。当时的韩少功虽有机会移民,但是他毫不犹豫地回绝了对方的好意,他说:“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原因何在?还是先看看作者虽身处繁华富贵之乡,却有着怎样的感受吧。

“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忙碌的感觉虽累但充实,特别是身处异邦,无事可做的感觉让人特别难受。

“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显然作者被忽视与隔绝了,在一个不属于他的城市,找不到自己应存在的位置。我们在属于自己的城市,绝不会感到冷清寂寞,无所适从,因为我们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没有被忽视被隔绝,而作者却孤独地身在异地,周围的声响似乎和他没什么关系,所以才有如此挠心的无奈与寂寞。

“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这段感受描写得非常真实,一个人离开自己熟悉的人群,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自己的文化,特别是离开自己的母语,自然就有种被隔绝的感受,与周围的一切无法交流,感到巨大的孤独,有如被困孤岛,被囚监狱。

“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用悬崖深谷作比,来渲染自己的虚空,跌入深谷还有触感,这种寂寞孤独只有虚空,比跌入深谷还要可怕。

“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夸张的细节描写,告诉读者他在法国的那段日子无聊得发疯。

毫无疑问,身处异国他乡的难耐寂寞与无所作为之感,令作者义无反顾地阻隔了移民的提议,不可遏制地,作者想家了,想念故乡想念家中亲人!

正如曹文轩所说:“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二、寻根情怀,血性睿智

那么,作者又是怎样表达对家中亲人的思念呢?首先直抒胸臆“很想念家里”“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强调“我”之于亲人的重要性;然后对亲人生活场景展开想象,“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我心归去》与一般思乡之作不同,抒发感情之后,作者赋予故乡以深刻的文化内涵。韩少功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寻根作家的超越前贤之处,在于集中体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的追寻,韩少功的寻根意识也体现在本文对故乡这个概念的深刻挖掘上。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春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童年生活的地方,会给你打下深深的烙印,而这烙印会影响你的一生。在故乡度过的人生早期,故乡以它的山水风情滋润着我们,以它的风土人情孕育着我们,因而它自然就成为人生的一部分。

“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都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故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定在故土付出过努力过,付出越多感情越深。故乡是自己曾经倾洒血、泪、汗水的地方,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是美好的所在,尽管也有痛苦的历程,但那是生命的真实。故乡的美含著悲,那是因为对故乡深深的爱深深的痛,甚至是一种滴血的痛!这句话揭示了美学的真理。

“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旅泊之地可以与我们无关,故乡则不然。对故乡的痛心缘自对故乡由衷的热爱和期盼,对故乡的失望会化为改造故乡、建设故乡的动力,使“血沃”的故乡“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金麦穗和赶车谣”可以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如果仅仅在某地出生,我们不会对它有十分浓烈的感情。因为只有艰辛地劳动过、真诚地奉献过的地方,才会在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故乡也才会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才会有感情上不可割舍的珍惜,萍飘四方的游子才会拥有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endprint

韩少功将人与故乡的关系阐述得极为透彻。故乡就是我们为之付出奋斗的地方,是我们爱之深痛之切的所在,甚至会让我们失望得滴血,但是依然爱她,因为故乡已经融入血液甚至骨髓里!正因为如此,虽然故乡是贫瘠脏乱的,远不及法国繁华优雅,但是作者仍然思念着她。听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时候,想到的不是宫廷或爱情,而是故乡:小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未归家的小羊,还有插在田头的犁!王国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给作者的感情做了恰当的注解,于是我们也就明白了如果用二胡演奏欢快的马赛曲与赶集曲,会是带泪的笑。

三、用语新奇,富含哲理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而且,散文的语言经过隋感的陶冶,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韩少功可称得上是位“语言大师”,本文的语言就很有特点。

本文语言一大特点是用语新奇。身在异国的作者是如此想念家,但他却说:“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没有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家人,而是说家里的亲人对自己的爱与依赖。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中也有类似的写法,“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不说自己如何想念亲人,反倒想象亲人在家中是如何思念自己的。另外作者还有一些奇思妙想,比如“法语法语法语,把你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不走常规路,重复三次主语,表现出的是急促、迫切、近乎抓狂的语言气势,真切地把作者置身法国的无奈、孤独、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看似不合逻辑的句子却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土地可以生长“金麦穗”,但是生长不了“赶车谣”,其实这里的生长已经超越了本义,它蕴含的不仅有作者对过去无数生活的怀念与回忆,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读来意蕴丰富。

本文语言的另一大特色是富含哲理。作者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来表达,对故乡文化内涵的解读就蕴含于形象的抒情中。此外还通过描写一些特定场景来表达,“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说明故乡已经融进了我们的生命;又如“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真正拥有故乡的人,精神是极其富有的。

学法指导

学习散文,首先要把握作者的感情,然后探寻感情生发的缘由,再鉴赏表达感情的艺术手法。

一、我心缘何归去,从夸张等手法中感受作者冷清孤独、寂寞难耐之情

学习本文,首先要研读体会作者在法国时的冷清孤独、寂寞难耐之感。

韩少功独处他乡,异常孤独,因为他离开了熟悉的的一切,一种巨大的孤独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周围的一切与你没有关系,你无法交流,这种孤独寂寞是可以让人发疯的。为了表现出这种令人发疯的寂寞感,作者用了夸张的细节:“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悬崖、深谷”的比喻以及“法语法语法语”的反复修辞,等等。可见孤独感之强烈。反复朗读这些语句,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令人窒息得要发疯的孤独感是“我心归去”的缘由之一。

二、我心归向何处,从对比中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深沉而又热烈的情感

我心归向何处?自然是故乡。故乡有什么好,乃至作者身在繁华之乡都念念不忘?阅读文本,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的。法国:雅静优美的别墅、繁华酥骨的都会、静谧浸肌的湖泊、幽深奇诡的城堡、绿得融化人的森林;故乡:贫瘠脏乱、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通过对比,高下立见。论物质,故乡当然比不上法国,甚至那样的脏乱不堪,但是作者的心依然抑制不住地向故乡飞奔,一切的一切皆因作者对故乡爱得深沉而热烈!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三、我心为何必然归去,从哲理与抒情的融合中理解作者对故乡文化内涵的解读

“我心归去”,我心必然归去,为何?因为故乡之于一个人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学习文本,要理解作者对故乡文化概念的解讀。不过,韩少功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单纯地抽象地说教,而是把哲理蕴藏在形象之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语言来表达,是哲理和抒情的融合。抒情的文字包含哲理:只有认真付出的人才拥有故乡。为解决这个难点,可以先请同学们把文中作者对故乡的理解语句找出来,然后反复诵读,理解体会“故乡”的文化内涵。

韩少功说:“我们在不可逆的时间里远行,正在卷入越来越范围广阔的文化融汇,但我们无论走出多么远,故乡也在我们血液里悄悄潜流,直到有一天突然涌上我们的心头,使我们忍不住回头眺望。”

诵读本文,把握情感,从抒情中品味哲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故乡的文化内涵。endprint

猜你喜欢

深谷韩少功我心
《探索与回望——论韩少功的“后知青”写作》文献研究综述
大宝小神探·深谷瀑布城
韩少功乡土叙事与命名
我画我心
我画我心
我画我心
悬崖边的树
我心相映
悬崖边的树
韩少功:“挑着粪桶”写作的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