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11年—1943年间的滇茶老商标,福禄寿喜、八吉祥、山水田坝到美式简约

2017-07-06

大观周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茶庄茶厂茶业

云南是茶的故乡,但云南茶业却至明代始初具规模,清代中期普洱茶品质才被宫廷、官宦认可,到民国早期,滇茶仍属边茶之列,产量和声名难入全国主流。

从清末开始,云南茶人不断寻求超越,到抗战时期终于得以全面突破,初步构建现代滇茶体系,美寿、五福、景象、建国四组老商标则为我们展现了滇茶激荡30年的创新之路。

美寿商标 突破传统、高调尝试

美寿商标颁发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套色石印技术印制。

图案取材于传统的麻姑献寿形象,松下肩锄而立的麻姑婀娜清丽。

商标构图以“福禄寿喜”为主题。图案四周边框中部各有一只蝙蝠,寓意“福”;画面中的梅花鹿,寓意“禄”;中心图案为扶仗而立、身着寿纹袍服的老者,寓意“寿”;牵鹿的孩童及四角的喜字纹,寓意“喜”。

青松、祥云、山石、草地作为背景和前景环绕四周,中部天空舒朗清远,边框配流畅的彩带连枝花草纹饰。

美寿商标上书写“云南改良”、“普洱贡茶”,标志近代云南茶业开启创新之路。1910年,在昆明、思茅等地经营茶业的周肇京、张维藩、苏尔贞三人合资2万两白银成立云霁茶庄,专选茶叶芽尖,用烘焙技术加工,生产铁盒包装散茶,外贴精致的美寿商标,力求内里卫生,外观悦目,取用方便。

五福商标 滇茶藏销、茶路创新

五福商标是1932年洪记茶庄的商标。

洪记茶庄是佛海(今勐海)重要茶商,业主叶开有,时年52岁,腾冲人,茶庄地址在佛海县勐海市。

這枚商标为传统木板刻印,刻工一般,图案呆板,用色单一,很没创意地刻五个“福”字,注册为五福商标。

但这枚制作普通的商标却有显著特色,商标中部有两行藏文,四周有八个扇面,每个扇面中为一个藏传佛教“八吉祥”图案,上左为“宝瓶”,上中为“宝伞”,上右为“金鱼”,中右为“莲花”,下右为“吉祥结”,下中为“金轮”,下左为“胜利幢”,中左为“白海螺”。

五福商标虽称不上精致,却有重要历史价值,因洪记茶庄在商标注册申请书中写明其生产砖形方茶,由缅甸运往印度、中国西藏等地专销,映射20世纪早期滇茶藏销运输路线的重大创举。

1918年,因云南政局不稳,匪盗肆意劫掠,传统藏销茶路断绝,云南茶人开创自今勐海打洛出境,先用马帮及汽车运到缅甸景栋、腊戌或八莫,然后用船或火车运到仰光,再乘海轮跨过印度洋,在印度加尔各答上岸后,用火车运到噶伦堡,最后由连接山下火车站的缆车运送至加林崩销入西藏,既大幅节约时间,降低运输成本,还更为安全。

1926年后,这条茶路兴盛起来,普洱茶区茶商集散地很快就转移到佛海,这就是远离西藏数千里的佛海洪记茶庄制作藏文化特色商标的原因。

景象商标 最后的滇式紧茶茶品

景象商标是1937年云南同庆茶庄的商标,共两组,每组为一张商标及一张内票,大的一组用于九两坨,小的一组用于八两坨。

商标主图案为一幅具有经卷味的半展开画轴,卷轴刻祥云,画面中心为一头回首大象,上披锦毯,背驮一株茶叶芽尖,每张商标背景图案细节略有不同,主要为山岗、树木、竹林、水草、宽阔平坦的田坝等,具有明显的景谷、双江等地气候、地貌特征。两张商标文字上分别写明“专办普洱凤山勐库春尖”“专办景谷凤山雨前春尖”,大号内票上写明“下关同庆沱茶”。

传统上滇茶藏销必经下关,下关也是藏销茶的重要加工地。

自云南禁种鸦片后,茶成为运川首选货物,但因普洱茶运距远、价格高,四川普通民众消费水准难以接受,藏销紧茶又主要适用于食用牛羊肉地区,因而需要一种适合四川茶馆消费的耐泡茶。

马帮驿站

恰好离下关较近的景谷出产茶叶量较大,顺宁的凤山出产优质茶,勐库茶质量更佳,云南茶人即依托下关藏销茶加工基础,使用下关周边原料创制出适合四川人口味和消费水平的沱茶。

沱茶由四川马帮运送到今宜宾、泸州一带,好的牌号价高还供不应求,一般牌号只能先发货待售出后结款,因而牌号对于沱茶庄非常重要,这就是景象商标印制精良、突出原料品质及产地特征的原因。

建国、胜利商标 从传统到现代全面创新

本组两张商标印制于1943年,使用进口道林纸,胶印,为纸盒装茶叶商标,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所属五大茶厂共用品牌。绿色背景的为绿茶,商标“建国”;红色背景的为红茶,商标“胜利”。

该组商标色调深沉,油墨均匀,构图平稳,美术字体准确清晰,除红茶使用三角形图案,绿茶使用盾形图案,中部和底部各有一黑色条状装饰图案外,无其他图案,既体现了当时流行的美式包装潮流,又节约印制成本,是典型的抗战时期商标。

本组商标标志着20世纪上半叶云南茶业创新之路走到新高度,完成滇茶产业体系创新。

1938年,因抗战内迁的中国茶叶公司派人调查滇茶,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发现滇茶是与印度阿萨姆茶相同的大叶种茶,是重振中国茶业的希望所在;二是在顺宁试制红茶品质优异,具有国际竞争力。

1938年12月,富滇新银行与中国茶叶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资本、一流的经济管理人才和顶级技术专家的结合,注定是云南茶业划时代事件。

到抗战结束,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推动滇茶产业全面创新:一是引进和培训大批茶叶技术人员和茶农,奠定现代云南茶业人才基础;二是对滇茶茶种和云南传统茶品进行研究,云南茶业步入科学时代;三是建立佛海茶厂、康藏茶厂、顺宁茶厂、复兴茶厂、宜良茶厂五大茶厂,完成滇茶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工厂生产的转型,为云南现代骨干茶企奠定根基;四是开创滇红茶,树立云南茶国际品牌;五是建立专门销售机构,改变传统滇茶销售模式,还为茶叶生产、销售提供“小额贷款”、“跟单押汇”等金融服务。

滇茶藏销

至此,云南茶业也初步完成了从科研到种植、从生产到销售、从人才保障到金融支持的全方位创新。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庄茶厂茶业
华侨茶厂换新颜
茶庄定点收利息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贵州茶业大事记
从成本角度谈茶庄的财务管理制度
试论现阶段国内中小型茶庄的财务管理思路
浅析国内茶厂的年底会计核算
茶业新星——“冷泡茶”
莲都区初制茶厂优化改造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