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2017-07-06孙延永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幼儿园空间区域

孙延永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学前教学研究前沿

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孙延永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主动学习作为幼儿学习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文献法、观察法等方法,在对幼儿园区域环境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活动的材料、时间、空间、师幼关系是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性学习品质的重要条件。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主动学习;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勇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与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1]主动性作为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幼儿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该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一、主动学习的内涵及发生机制

主动学习,是指由学习者发起的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操作物体与人、观念、情景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关于现实知识的过程。[2]即学习者在积极的外部环境引导下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并持续开展学习的过程。

幼儿主动学习的发生,需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第一,幼儿的内在动机,即幼儿的学习动力来源于内在兴趣和已有经验。当幼儿接触到丰富多样、新颖的学习材料或内容时,便会产生学习兴趣,继而进行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幼儿的学习是对其已建立的认知与新经验之间取得平衡,若幼儿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不平衡时,便会刺激幼儿主动进行知识经验的同化或改组,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第二,外部物理环境,包含活动材料、活动空间、活动时间。新颖、多样的材料既能吸引幼儿,又能与幼儿已有经验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维持兴趣的基础上制造认知冲突,促进主动学习的发生;充分的活动空间与时间保障了幼儿可随时开展探究或学习活动,增加幼儿主动学习发生的可能。第三,教师支持,包括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和激发主动学习的发生。宽松、平等的师幼关系为幼儿营造了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能够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发生;而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活动,更能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发生。[3]

幼儿主动学习的发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可见,游戏和环境都是幼儿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故而需要“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4]区域活动正是为幼儿创造自主活动的机会。因此,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十分必要。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是指幼儿园为幼儿区域活动所提供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活动材料、活动场地和活动时间等因素;心理环境主要是指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情绪状态和活动氛围,包括师幼关系、同伴关系等。[5]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忽略了为幼儿区域活动提供适宜的帮助,不能很好地促进幼儿主动性的发展。

二、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现状及问题

(一)活动材料利用率较低

幼儿园活动室内材料利用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材料陈旧,缺乏吸引力,如美工区,只能看到剪纸、橡皮泥、彩笔,缺乏新颖材料的投放;其次,材料更换周期较长,很多幼儿园活动区的材料开学前投放,学期结束了活动区还是原来的材料,不能动态投放,造成幼儿探究兴趣不能维持;再次,活动区限定开放,材料不能均衡使用,有些幼儿园便于管理,室内活动区不是每天都能进入的,如表演区一周里只开放一天。材料利用率较低,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也相应减少。

(二)自主活动时间较少

当前大多数幼儿园一日活动仍以教师引导的集体活动为主,如表1所示,幼儿一日在园时间被切分琐碎,能自主、自由活动时间较少,这样不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的发生。

表1 幼儿园一日活动碎片化作息安排表

(三)区域活动空间不足

区域活动空间的创设对幼儿主动学习起到一种支撑性作用,幼儿园既然以集体活动为主,那么空间的利用也要为集体活动服务,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室内空间利用形式如图1所示,活动空间不足,减少了幼儿探索体验机会,也就减少了幼儿主动学习发生的可能。

图1 以集体活动为主的活动室空间利用形式图

(四)教师过度干预

幼儿在自主活动时,教师的干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干预幼儿自主选择权,如下案例,教师无视幼儿的兴趣和意愿,使幼儿处在被动状态;其二,干预幼儿自主活动过程,如随意中断幼儿活动,不顾幼儿需求随意指导其活动。教师的过度干预,会阻碍幼儿主动学习的发生。

[案例] 区域活动片断①

2016年9月16日 小二班 15:15

区角游戏时间到了,几个小朋友先在建构完了一会,觉得没意思,呆了不到两分钟,然后又“闲逛”到益智区,将材料拿到桌子上,进行桌面游戏,也没玩到两分钟,丢开了材料朝着其他小朋友看了一圈,突然朝着美工区跑去,玩了起来。老师发现后,严厉地说:“谁让你们玩颜料的,我请你们玩了吗?”说完,三个小朋友将颜料小心翼翼地归还原位,回到了益智区继续玩。

三、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

(一)提供有目的性的活动材料,满足幼儿主动学习探索需求

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载体,幼儿通过材料了解世界,寻求问题答案,表达自己的想法。儿童在操作材料时,了解材料的特性、功能、内部特点等,这些特点让儿童想起自己了解的东西,通过与熟悉事物的联系,幼儿开始用材料表征自己的想法和经验,这也叫“借物思考”。[6]如幼儿把积木和沙看成是饼干和大米,这里积木和沙是替代物,饼干和大米是被替代物。替代物和被替代物在幼儿思维中出现的顺序有两种,一是替代物引发的想象物:这个东西可以用来做什么?另一种是由被替代物引发的想象活动: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当它”?而不管是替代物还是被替代物都能够引发幼儿的想象活动,促进幼儿不断思考。[7]因此,区域游戏材料的目的性能够促进幼儿主动地学习。

1.合理选择材料,满足幼儿探索需求

(1)选择可加工改造的材料

材料难以加工改造,不能培养幼儿对探究持续性的注意,幼儿一旦掌握材料玩法等,材料的可探究性降低,不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而可加工改造的材料游戏较强、使用方式多样化,能够实现不同的目的,从而激发幼儿的潜力、想象力及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有意义地主动学习。

(2)提供真实的工具和优质的材料

杜威实用主义理论的“做中学”认为幼儿是从做的事情中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因此,要为幼儿设置相当的环境,遵循幼儿本能发展及获取经验的自然途径。而这里的环境应是真实的,这样幼儿“正试着做一件事情,或者要取得一个什么结果”才是真实的,而且“这种态度包含激发他们目前的反应、对未来结果的预测”。[8]真实的环境应该为幼儿提供真实的工具和优质的材料。当幼儿有机会使用真实的工具和优质材料,他们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别人的尊重。成人信任幼儿,教他们使用和保护这些工具或材料时,幼儿会履行使用工具的职责,这样幼儿会对工作更加细心、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真实的工具和优质材料也会促使幼儿做出更有意义、更美好的作品,这才是实用主义的真谛。

(3)提供复杂和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

幼儿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每个幼儿的兴趣点与智能优势也各不相同,因此,提供复杂和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才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多样化需求。首先,丰富区角,这样能为不同的幼儿提供充足的探索体验机会,但区角设置应根据班级幼儿的需求合理安排,不能设而不用或用而不设,设而不用等同空间和资源的浪费,用而不设无法满足幼儿现实需求,以至幼儿探究兴趣和机会降低;其次,丰富区角内游戏材料,即强调每个区角内游戏材料种类要丰富多样,这样,不同种类的材料同时出现于幼儿的视野中,能够激活幼儿的思维,延长幼儿的游戏时间,提高游戏复杂程度,产生各种创造性活动。

(4)动态投放材料,扩展幼儿的兴趣

材料投放一成不变容易造成幼儿操作和探究兴趣降低,而动态投放材料,可以扩展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对幼儿的兴趣、当前教育活动主题、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观察,更新与选择恰当的材料。对幼儿兴趣的观察,教师可以从幼儿去区角的次数、滞留时间、投入程度等因素综合分析材料是否吸引幼儿;幼儿园每段时间教育活动主题都会变化,每个内容下的主题活动涉及到的材料也会有所变化,教师可根据此增加或更新区角内材料;家庭生活中的变化也会吸引幼儿的兴趣,如节假日出门旅行见闻,幼儿会对此“高谈阔论”,开发和利用这一话题下的材料也能促进幼儿不断探究。

2.有意义摆放材料,引起幼儿的关注与兴趣

材料摆放的位置、方式体现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和意图。材料破旧且摆放杂乱无章,不仅是不尊重幼儿的能力,也不能吸引幼儿关注材料并使用材料进行探究和学习;精心选择的材料,以漂亮的方式呈现,会吸引幼儿对材料特点和关系的注意,并吸引幼儿关注可使用的材料。

首先,材料摆放要整齐和美观。富有美观且有秩序的材料摆放,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他们探究的兴趣,促进幼儿对材料的使用。其次,提供与材料相关的背景信息。这里的背景信息包含材料的使用方法、可探索的活动等,教师在选择材料时,可通过图片或文字符号等方式,让幼儿建立材料与真实物体之间的联系,如,在绘画区提供了一堆规则的石头,然后附上别人做的石头画的图片,让幼儿建立石头与石头画的联系。最后,移动材料摆放位置,激发幼儿兴趣,可以采用材料位置的变化和周期循环提供材料两种方式。再次,向幼儿介绍熟悉的材料能启发幼儿采用新的方式使用原来的材料,或是把材料和幼儿从没有使用过的东西放在一起,启发幼儿用不同方式重新组合材料,以此来提高材料对幼儿的吸引力,促进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

(二)制定弹性的作息制度,保证幼儿主动学习时间

《纲要》指出:“科学合理地安排与组织一日生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稳定性与灵活性”。[4]

从表2右边的碎片化的作息安排表中可以看出,幼儿的活动内容统一、时间零散。这种教师引导幼儿的统一行动,显然不能保证幼儿每天有充分的自主活动机会和自由游戏时间。而且幼儿完成任务的速度会有快慢的差异,这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速度快的幼儿消极等待,二是速度慢的幼儿被强制性要求结束任务。

表2 幼儿园一日活动弹性作息安排表

因此,幼儿主动学习需要有一个弹性的作息制度做保障,主要包含活动内容弹性化与活动时间模块化。

弹性的作息制度要求将一日活动中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化零为整,如表2左边的模块化的作息安排表。在一段较完整的时间内引导幼儿完成几件任务,引导幼儿自己安排完成任务的先后顺序。这样即避免了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减少消极等待,尊重了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同时也保证了幼儿在区域里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在一个完整的时间段里进行自主活动,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望以及获得坚持完成任务的成功体验。

(三)最大化利用区域活动场地,保障幼儿主动学习空间

《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与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地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1]这里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需要充分的活动空间保障,才能形成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促进幼儿直接经验的获得。

幼儿园由于现实原因,无法改善园所场地面积;而且,空间资源的利用是为教育理念服务的,每个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不同,空间资源的利用形式也各有差异。因此,扩大幼儿自主活动空间有两条路径。

1.充分利用现有空间资源

要实现现有空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一方面,依据幼儿的实际需要设置区角,不搞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共享区域活动空间,即对幼儿园的公共区域进行充分利用,公共区域包括相邻班级之间的共有空间,如走廊、楼梯等;或在为全园幼儿、或某些班级幼儿设置的特定活动区域,如游戏室、多功能厅等。区域共享即地域空间上的共同拥有,突破了原有区域班级化的空间局限,实现了空间的有效利用。[9]

2.改革现有空间资源的利用形式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10]从这里可以看出幼儿园应该保障幼儿一日在园的游戏活动,因此空间资源的利用也应保障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如图2,左边是以集体教育活动为主的活动室空间利用示意图,幼儿自主活动空间较少,无法保障幼儿有充分地自主探索和学习的空间;右边是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的活动室空间利用图,每个活动区有丰富的活动材料,充分的活动空间,幼儿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空间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索、主动学习。

图2 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的活动室空间利用形式图

(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营造幼儿主动学习的心理氛围

幼儿需要机会来主动发起活动并追随自己的兴趣,但是在这些幼儿发起并主导的活动中,教师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为幼儿的主动学习营造融洽的师幼关系,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以便对幼儿主动的活动作出积极的回应。

1.关注并接纳幼儿

教师一日生活安排中,除了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确保儿童遵守常规和生活活动的要求以及作息时间外,还应更多地观察与倾听幼儿的想法,关注幼儿情感和思维的需要,接纳并支持幼儿的兴趣与努力。关注和接纳幼儿需要教师更加关注幼儿活动的细节,发现其中蕴含的教育机会;跟随幼儿的兴趣,与之进行对话,把教师发现的讲给幼儿听,以便扩展幼儿的探究活动;鼓励幼儿之间的联系,以便幼儿之间产生更多的合作,增强主动学习的机会。[11]

2.提高自身的教育力

为幼儿提供一个主动学习的环境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力。首先,教师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与目标,而非人云亦云。有主见、做事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教师将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推动力,如教师不会被刻板的日程和行政安排所左右,而是坚持并执行对幼儿发展有利的活动。其次,教师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再次,教师应有教育技巧,如分辨幼儿主动学习的动机,少用外部奖励,激励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最后,教师还应形成自主反思的习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人主观能动性,如果教师没有不断发展的信念,外界一切的压力很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教师应该形成主动地反思《幼儿园工作规程》,放慢自己的脚步,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保持警觉,做出有意义的决定。

(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形成幼儿主动学习的合作氛围

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同伴之间的良好关系,能使其产生安全感和归宿感,从而能更放松、自主地投入区域活动。同时,来自不同背景的幼儿带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他们在共同活动中可以相互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学习。而且,同伴交往也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协商、讨论的机会,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同伴群体,而良好的同伴群体可以通过 “平行影响”促进幼儿个体发展。因此,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幼儿同伴之间形成主动学习的合作氛围。首先,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问题,让幼儿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互动和交流,分析问题的原因,寻找问题的解决答案,最终获得相应的学习经验,从而形成一个合作的同伴交往氛围。其次,教师可以呈现探究情景,促进幼儿经验分享,即在幼儿区域活动结束后开展讲评活动,以此来促进儿童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信息交流,在交流中产生持久的探索欲望,进一步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

[注 释]

① 本案例来自于对合肥市一所幼儿园的幼儿区域活动的观察纪录。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50.

[2] 王芳.美国高瞻课程中教师支持儿童主动学习的策略及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69-71.

[3] 樊丰艺.幼儿主动学习的发生机制及特性[J].教育导刊,2016(4):25-26.

[4]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7).www.360doc.com/con tent/12/0912/121/1427567-235796062.shtml.

[5] 杨文.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7).

[6] 德布·柯蒂斯,玛吉·卡特.和儿童一起学习:促进反思性教学的课程框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79.

[7] 杨枫.学前儿童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3.

[8] 于渊莘.角色性主题幼儿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4.

[9] 王春燕.共享区域: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新视点[J].上海教育科研,2008(3).

[10] 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Z].www.yjbys.com/bbs/950471.html.

[11] 安·S·爱波斯坦.有准备的教师—为幼儿学习选择最佳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

[责任编辑 王亚婷]

The Creation of Regional Activities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s Active Learning

SUN Yan-yong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Hefei Normal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601,China)

Active learning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hildren's learning quality,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young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method,and observation method,etc,the paper finds that in kindergarten,the materials,time,space,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necessiti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active learning quality.Thus,the study holds that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could be promoted by creating good regional environment.

active learning; regional game; environment creation

2017-02-24;

2017-03-11

合肥师范学院校级课题(2015CXYJDSK012)

孙延永,女,安徽霍邱人,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G612

A

2095-770X(2017)07-0038-05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10.11995/j.issn.2095-770X.2017.07.009

猜你喜欢

幼儿园空间区域
空间是什么?
我爱幼儿园
创享空间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