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2017-07-06江勇
江勇
【摘要】语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语言的习得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不同语言的习得方式也不同,而方言由同一母语衍生,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差异性变化,那么方言是否会对母语的习得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作用的。本文通过对语言习得理论、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探究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
【关键词】方言 语言习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245-01
一、前言
方言母语是人的第一母语,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言语行为习惯,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思维模式化,进而影响语言习得。由于语言习得一般要通过它来学习和使用。它必须经过受与原有方言母语系统相依存的思维结构的制约,到通过重组部分思维结构而融合于已有的语言系统。
二、语言习得的概念
语言习得是研究人类如何让学习语言,第一语言习得是研究儿童如何学习第一语言,观察儿童的发展过程。第二语言习得则是研究在第一语言的基础上在学习其他語言的现象。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学习成为“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为“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的概念实际上就是学习和掌握语言,也就是说,语言习得和学习语言实际上可以视为同义语。这里我所说的语言习得就是语言的学习和掌握。
三、 方言的概念
方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指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四、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1.方言对母语习得的影响
语言不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还是传递情感的良好载体。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故乡都有不可言喻的依恋,而人们对于故土的依赖一般通过语言表现出来。从一个人的方言就能轻而易举的推断出这个人的家乡,而且方言还可以将一个人和一个整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文化历史方面来解读方言,方言则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承担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财富,方言则是保存这些历史文化财富的重要途径,而且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一般通过这个地方的方言来体现出来。
(1)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方面的影响
方言区人的普通话如果存在发音错误或缺陷,往往给人口齿不清、说话含混的感觉,影响语言表达和交际。通常情况下,方言区的人能听懂普通话中有而方言没有的词语和句型,但是却无法运用这些词语或句型来进行普通话的表达。而有的时候,方言中有而普通话中没有的词语或句型他们又不知如何翻译成普通话来进行表达,因此对于方言区的人来说,他们在运用普通话时,只能使用普通话和方言中共有的词语和句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词汇贫乏,句型单调,语言表达能力大受影响。
(2)词汇方面的影响
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语音方面,但在词汇方面也有所体现,因为各方言区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对同样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认识,因此在词汇表达上也会存在差异。如曾有方言地区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出现了这样一些错误:“学校禁止学生喝烟、吃酒(抽烟、喝酒)”,“鸡婆娘都没有了(母鸡)”。这些错误的产生就是由于学生将方言词汇误用于普通话当中,从而产生了这样的错误。
2.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影响
(1)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
人们一般会对陌生的事物存在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而方言的存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排解这种心理,例如当人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或者新的时,心里难免会出现紧张感,而此时方言能够尽快帮助人们熟悉并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当地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对缓解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是很大好处。
文化具有排他性。一个从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环境中突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的人,其对新文化的适应往往需要一个过程,而方言能够帮助他们缩短这种文化适应的过程。
(2)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源流、特定的地域范围和特定的使用人群。而方言能够使学习者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个最有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最终提高他们外语习得的速度和成效。
(3)容易对标准外语的学习产生误导
方言可以缓解外语学习者的文化紧张心理,缩短其适应过程,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但是,方言对外语习得的“弊”还是显然易见的,例如刚开始若是跟着方言学会了不标准的发音,那么以后很难改正。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便于各种文化的交流,不可否认,载承着一方水土风情的方言对这种文化的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方言是地方文化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我们要清楚认识到其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并做到“扬长避短”。如此,才能够真正加强跨文化的交际,让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发展,形成美丽的新篇章。我们要重视方言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好地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陈松岑.社会语言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页.
[2]龚亚夫.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几个概念[J].英语教师,天舟文化出版社 2008年第1期.
[3]许菊.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2000年第3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