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探讨

2017-07-06袁应坚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新课程高中数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构建高效有趣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成为教师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面对教育的改革,不断的引进新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程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115-01

高中数学课程的开展,强调的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不是主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合作精神,积极学习新课改后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高中数学这种逻辑性强的学科,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他的魅力所在。

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老师的正确角色定位

1.1學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掌握着全局,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非常被动,失去了素质教育应有的意义,例如在高中函数教学中,教师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反函数的公式列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待到相应的题目时就套进去,而忽略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使数学学习变得生硬。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构建相应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进行思考好,例如在高中几何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生活中的几何体这一问题,学生们可以去寻找生活中的几何体,课堂上互相交流,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由正方形到正方体进行讲解,从圆形到圆柱,从他们的平面图形的公式引申到几何图形的公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扩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习兴趣。[1]

1.2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者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的实践者,更是教学的改革者。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以一名研究者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和分析数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积累经验与教训,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讲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也应该积极参加教学研讨会,教研活动等,不断学习,优化教学方法。

2.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数学课堂构建

2.1让学生享受数学学习乐趣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数学问题来开展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进行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教师问题的设置也应该是开放性的,留给学生足够的个人发展空间,并且教师可以建立一系列的数学模型,按照问题解决的流程来进行具体的研究,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鼓励学生去探索。

2.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高中数学学习虽然有很大的学习压力,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是应该主动去发现数学的价值所在,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以实际的生活作为背景,利用数学的思维来观察问题,分析并解决,学生在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的同时,也缓解了学习的压力。[2]

3.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3.1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高中数学的学习,学生依赖于教师的授课与讲解,独立思考能力不强,教师就此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讲课的过程中,强调自我理解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进行集合教学时,集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在讲过具体的含义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自主归纳出集合的特点,自主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由老师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3]

3.2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探究学习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方式,它是将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探究学习来构建知识骨架,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客观的来解决问题,转变学习方式,更加的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教师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共同进步。

3.3协作能力的培养

协作能力对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使学生可以在数学模型的制作,数学辩论赛时更好的配合,提高合作意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及时提高教学的专业素质,成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研究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自主学习,培养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进行探究学习,构建学习的知识体系,使高中数学的学习更加的丰富多彩,各种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变革,都促进了高中的数学教学的发展,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宇红.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72-73.

[2]杨光伟.数学课程标准研修与教材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宁连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教学知识的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9):14-16.

作者简介:

袁应坚(1977-),男,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数学教育专业,理学学士学位,现任职贺州第二高级中学数学一级教师,毕业至今在贺州第二高级中学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科研工作,在各种刊物发表关于高中数学教学论文多篇。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新课程高中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探讨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