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椁画像中“泗河捞鼎图”解析

2017-07-06胡广跃张海萍

艺术评鉴 2017年9期

胡广跃+张海萍

摘要:山东济宁市任城区出土“泗水捞鼎”石椁画像石,该画像石画面共分三格,左为“车马出行”,右为“泗河升鼎”,中间为“主人端坐”,四周饰以菱形纹。图中刻画了秦始皇在泗河带领人打捞沉入河水中的铜鼎,鼎中一龙咬断绳索,结果鼎又沉入水中,而没有打捞成功,其历史故事的用意,旨在灭秦兴汉。

关键词:任城 泗河升鼎 石椁画像 象征意义 墓葬形制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0-0156-03

椁是古代墓葬中围在棺外的外棺。《礼记檀弓上》:“椁周于棺”。《说文》卷六上:“椁,葬有木椁也”。段玉裁注:“木郭者,以木为之。周于棺,如城之有郭也”。文献记载证明,棺椁是中国古代最基础的一种埋葬方式。石椁则是木椁的替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石椁,但石椁画像在西汉的武帝时期或以前最早出现。在画像内容方面,主要有辟邪和升仙成分的题材,其中“泗水捞鼎”等历史题材在石椁画像中比较少见。现以山东济宁市任城区出土“泗水捞鼎”石椁画像石对其作出解析,不当之处,请方家正之。

一、任城区出土“泗水捞鼎”畫像石概况

任城区文物所现存一块“泗河升鼎”画像石。该石1996年发现于任城区安居镇西李村,是一座石椁墓的侧石,画像石长2.79米,高0.91米,厚0.15米,青石质,保存完好如初。该画像石画面共分三格,左为“车马出行”,右为“泗河升鼎”,中间为“主人端坐”,四周饰以菱形纹。该画像石画面共分三格,左为“车马出行”,右为“泗河升鼎”,中间为“主人端坐”,四周饰以菱形纹。

二、文献中对“泗水捞鼎”的记载

自三代以来九鼎被视为传国之宝,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与鼎相关的词语包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关于铸造九鼎的传说始于夏禹,《尚书·禹贡》和《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奉帝舜之命“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功成之后,舜将王位禅让于禹。但《禹贡》和《夏本纪》并没有明确记载禹铸九鼎之事,这件事见于《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楚国讨伐陆浑戎的时候,抵达洛阳,在周国的境内驻扎。周定王派王孙满犒劳楚庄王。楚庄王向王孙满打听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鼎的大小轻重不在于鼎本身,而在于德行,从前夏朝依德治国,把远方的东西画成图像,九州进贡铜器,铸造九个铜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夏桀昏乱德行,夏亡,鼎归商朝,前后六百年,商纣因暴虐而亡国,周朝拥鼎而兴。”这是说野心勃勃的楚庄王陈兵于周都洛邑,表面上打听九鼎的轻重,而暗藏觊觎之心。文中颂扬夏禹为有德古帝,利用九州所贡之金,铸成九鼎,使天下百姓明辨是非,畏天命而远奸佞。所谓铸鼎象物,就是将九州具有代表性的山川大势以及奇异名物用图像形式分别铸在相应的鼎身上,以此昭示九州一统,敦化百姓,警示不用命者。九鼎归属不仅表明王权交替,也象征着天命所归。那么汉画像石刻中为何表现秦始皇煞费苦心捞鼎呢?原因在于其中一只鼎已沉没于泗水中。《史记·封禅书》两次提及此事,均说宝鼎沦没:“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秦吞并周后,九鼎落入秦国。宋国太丘县的祭祀神坛倒塌,而鼎沉没泗水彭城下面。”《史记·秦始皇本纪》:“禹贡金九牧,铸鼎於荆山下,各象九州之物,故言九鼎。历殷至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人泗水,余八人于秦中。”《史记·孝武帝本纪》也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享上帝鬼神。遭圣则兴,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伏而不见。”

九鼎既然象征天下权力和天命所归,秦始皇一统天下,却没有得到完整的列鼎,自然是美中不足的事,所以千方百计打听失踪宝鼎的下落,他在巡行郡县时来到彭城泗水,不惜代价进行打捞。关于秦始皇泗水捞鼎故事,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即位二十八年,也就是统一天下两年之后,他东巡郡县,先后登封峄山、泰山、之罘、琅邪,刻石纪功,以颂秦德。等回来的时候,路过彭城,斋戒祭祀后,想从泗河中打捞出周鼎。动用了上千人,却没有成功。这次打捞宝鼎可谓兴师动众,在打捞之前沐浴斋戒,祈祷神灵佑助,而后役使数千人人在泗水搜索,结果一无所获。另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记载,泗水向南过彭城县故城东面。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泗河中。秦始皇时,有人在泗水中见到过九鼎。始皇自认为积夏商周德三代之德,非常高兴,于是派数千人打捞,因龙咬断捞鼎绳索而没有打捞成功。”此事还见于东汉王充《论衡·儒增篇》记述:“始皇二十八年,北游至琅邪,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使千人没泗水之中,求弗能得。”王充也认为秦国并未真正得到九鼎,应该在秦昭王时由于周王室动乱而失踪,否则秦始皇不会费尽心机在彭城附近泗水中打捞。这块画像石捞鼎场面中,在鼎升离水面时有龙出现,正在齿啮绳索,导致鼎系绝断而宝鼎复又沦没,画面同《水经注》所说一致。郦道元认为龙啮鼎系“当是孟浪之传耳”,意即来自于民间传说。根据画像所表现的具体内容,可以断定,这个颇带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在汉代便已广泛流传,汉代工匠在制作画像石时不是以史实为依据,而是采自于当时民间流传的故事。

三、“泗水捞鼎”的象征意义

刘邦编造了“龙啮断其系”使秦始皇泗水捞鼎“弗得”的故事,旨在灭秦兴汉。

泗水发源于原来的鲁国,也就是现在的泗水泉林中,彭城泗水捞鼎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此传说的核心是对秦始皇捞鼎进行阐述,注重“龙”,“捞鼎弗得”。《说文》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刘邦之前生活过的地方是楚国疆域,在楚国龙的待遇是非常高,大部分人都普遍尊崇龙。

从上可以看出,最早编造此故事的人,一定对彭城泗水一带的风土人情相当了解,此人可能在彭城的泗水一带生活,才把秦始皇捞鼎故事的发生地,选在了彭城泗水。把本来没有发生过的故事,让天下人却信以为真,肯定有其目的所在。仔细推敲故事的细节,可以看出,故事的核心内容不在于秦始皇捞鼎过程,而在于说捞鼎的结果,是龙从鼎中突然出现,而把绳索咬断,导致捞鼎失败。《说文》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广雅》中说,龙代表君王。秦始皇的暴政,导致天下大乱和百姓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下,龙咬断打捞周鼎的绳索,导致秦始皇捞鼎失败,应该是天意,是上天的惩罚,也预示着秦朝即将灭亡的预兆。此外,这一传说也表明了广大黎民百姓的内在情感,从另一个角度还反映出了黎民百姓对于鬼神的笃信。

我们将以上研究结果进行相互连接,则非常容易总结出“秦朝末年、泗河捞鼎、龙咬断绳索”等关键词,有人是在制造一种让人信服的传说故事,并让其在天下传播,借此故事向天下人宣告,泗水龙将会拯救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广大黎民百姓,进一步开创新原则,秦末泗水龙特指哪位呢?

根据相关的秦汉史料记载,尽管不能够寻找到相对明确的文献记载,真正说明是哪位编造的该传说,然而将史料记载内容以及刘邦为神龙的身份进行有机结合,则就很容易推想:该神龙就是刘邦!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写道:“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这段文字,借助神话传说的形式,说明了刘邦就是龙的化身,是真命天子。披上这种真命天子的身份,非常容易被人们笃信。在该传说的影响下,刘邦在当时社会当中的影响力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当刘邦成年之后,在咸阳服徭役的时候,就因为秦始皇车马出行壮观场面,就感叹一声说道,大丈夫就应该有这种生活。尽管只是一时的情感表露,但是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刘邦是非常不甘于当时碌碌无为的状态的,他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具备豪迈精神以及雄心壮志。此外,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还有人说他“贵不可言”,从而大大增强了刘邦的自信心,为以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邦所出生的地方为沛县,在战国后期的时候是楚地,在该地是非常推崇龙以及祭祀鬼神的。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人就相对巧妙地利用鬼神迷信这一法宝,进而详细编造了刘邦斩蛇神话,也就是赤帝子杀白帝子,实质上就是指刘邦杀秦始皇,最终达到取而代之的目的。

刘邦深知要想打败强大秦朝,必需借助天下人心,编造斩蛇神话传说只是第一步。他必须开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就因为民间有“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巡“厌之”的记载。这个“东南”方,是以咸阳为中心,其位置与刘邦老家的方向相吻合;“天子气”应该是刘邦,暗喻其自己有帝王之气。刘邦在秦始皇东巡前编造了“东南天子气”的假象,而秦始皇在东巡返回途中发生了捞鼎没有成功的故事传说。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 其实“东南有天子气”与东巡返回途中捞鼎时的神龙咬断绳索事件是有关联的,这就是刘邦最先编造了“神龙转世”“刘邦斩蛇”的传说,接着又“上演”了泗河捞鼎传说,刘邦是“秦始皇泗水捞鼎”传说的策划和导演。刘邦与捞鼎中的龙的身份一致。刘邦斩蛇的传说,预示着一场大的动荡即将来临,刘邦已经把矛头指向秦始皇。

公元前211年,刘邦利用自己编造的一些身份,开展一些打击秦王朝的行动。但是,面对强大的秦朝,刘邦的影响力和兵马实力等方面都比较弱小。于是刘邦编造了一个合理的神话故事传说,这就是泗河捞鼎的传说。刘邦编造并传播故事很具有时效性,鼎国家权力象征,没有九鼎,就等于失去了国家政权。泗水捞鼎,没有成功,顺理成章的预示了天将灭亡秦朝,天意不可违。龙咬断绳索,使鼎又沉没水中,表明刘邦作为龙的化身,不仅有能力是秦朝灭亡,使秦朝失去王权,从而把王权夺回手中。刘邦生活的沛县泗水亭与彭城之间距离是非常近的,具体距离不会超过百里,刘邦为此传说的受益者,将其比作泗水中的龙。运用神龍进行大做文章,起到了很好的壮势效果。刘邦反秦兵马逐渐壮大,不断攻城略地,最终推翻了秦朝,成为历史上较为强盛的重要封建王朝。

四、“泗水捞鼎”画像石的墓葬形制、雕刻技法、年代以及墓主人身份

济宁一带发现的石椁墓主要分布在任城、嘉祥县、汶上、微山、兖州、邹城、鱼台、梁山等地,主要分为单室石椁墓和双室或多室并列石椁墓,石椁采用预先加工的石板扣合而成。石椁四面用四块石板围裹而成,左右两侧壁是长方形大石板,两端挡板为正方形,底部留存有铺地素面石板。在长方形侧板两端内侧刻凿凹形槽,挡板两端凿刻成楔形榫,与两侧板采用插入式扣合。“泗河捞鼎”画像石,从其长宽度、雕刻技法、画像内容以及画像石两端凿刻成的楔形榫等分析,应为石椁墓的构件之一——石椁侧板,这种扣合方法在济宁地区石椁汉墓中比较常见,与济宁师专、兖州徐家营石椁画像墓、邹城卧虎山汉画像石墓、微山岛汉墓、肖王庄石椁画像墓的扣合方法基本一致。

“泗水捞鼎”画像石雕刻技法以阴线刻为主,间用凹面阴线刻,这两种雕刻技法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线条刻画有力、流畅;刻画的人物比例协调,显得稳重、古朴;人物与动物具有动感。同时,物象主体部分采用麻点纹加以装饰,又增强了观赏效果。画像的布局和艺术风格与济宁师专石椁画像墓相比较具有继承性,特别是画像采取分三格的构图方法,每一格代表一种完整的内容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同时亦与徐家营石椁画像墓、微山岛汉墓和邹城卧虎山汉画像石墓画像的布局和艺术风格相类似。但总体看来,“泗水捞鼎”画像石雕刻技法较前述汉墓更成熟一些。综合加以分析,推测画像石墓“泗水捞鼎”画像石的年代当在西汉晚期。

墓主人身份。石椁墓主要集中分布山东中南部、河南东部、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等地区,1998年至200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中小汉墓1676座,从出土文物和墓葬形制分析一般为家族墓地。汉代家族墓地反映的汉代基层社会状况——汉代家庭结构,从西汉初到东汉中期是以“五口之家组成的小家庭为主的,这是商鞅变法以来,“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者”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的法令,迫使家庭分析简化的结果。因此我们断定“泗水捞鼎”画像石墓墓主人为西汉晚期平民墓地(小家庭)中的一员。

五、结语

济宁一带是汉画像石出土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虽然任城汉画像石出土数量相对较少,但其石椁形制、刻凿纹饰、题材内容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应引起我们的关注。特别是“泗水捞鼎”画像石对于研究济宁地区汉画像石墓的结构及图像特征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又进一步丰富了汉画像石的历史故事题材和主题内涵,这对于我们研究汉画像石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会霞,徐婵菲.洛阳偃师后杜楼村西汉画像石椁墓[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02):6-24.

[2]郝利荣.汉代石椁画像与民间宗教信仰研究——从汉代墓葬建筑的“象生环境”和“死而不亡”的理想境界谈起[J].文物世界,2013,(05):13-19.

[3]葛承雍.唐代宫廷女性画像与外来艺术手法——以新见唐武惠妃石椁女性线刻画为典型[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04):93-102+161.

[4]鲁大立,朱绍鸿.谈“升仙”思想在汉画像中的反映——以“玉璧”“常青树”纹饰为例[J].春秋,2014,(06):53-54.

[5]仲雨,闫勇.胶东地区石椁墓及相关问题初探[J].文物春秋,2016,(Z1):29-33.

[6]王兴.夏鼐《<敦煌石室画像题识>后记》撰写缘起及内容旨趣[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02):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