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工作的转型与创新探析
2017-07-06李赞
李赞
摘要:近年来,企业所有者逐渐增强对经营者的考核力度,效益指标始终是考核中的重要指标。在每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企业都要对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运营能力等指标进行审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提供基础会计数据;企业决策机构常常以决算数据为基础,推演下一年度的发展目标。这一作用使得财务工作的成果越发得到相关各界的重视。同时,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倒逼财务管理者更新观念,财务领导者普遍认为只有了解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和经营实质,才能监督其他部门经营活动的合理性,才能体现财务部门(潜在)价值。本文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对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工作未来的转型与创新的方向进行解构性的探讨,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提高与进步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企业 财务工作 转型 创新
一、传统财务工作概述
人们传统的会计观念是“簿记与计量”,衡量属性是会计工作的内涵,记账、算账和报账被理解是会计的唯一职能。过去,财务人员常常被称作“账房先生”(意即在账房算账的先生)。通常的财务会计工作,一般只需要将业务活动以原始凭证表达并转化为记账凭证,于期末将企业发生的日常经营活动完整记录,以报表并辅以说明的形式向相关管理者报告,接受相关管理者审计与监督,执行相关管理者就企业会计活动所做的监管决定等,即完成了一定时期的所有财务工作。
随着投资者和经营者分离,以及相關政府部门监管的需要,有关各方要求财务人员在核算经营活动的同时对经营活动加以监督。现实中,企业往往仅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对业务进行核算和监督,一般较少参与管理,更不用说决策,会计人员常常是企业非关键人员,地位一般。这除了受传统的观念制约、会计人员自身故步自封之外,主要与长期以来企业发展的动因、企业领导的认知、其他人员对会计的了解等综合结果有关。
二、财务工作者面临的形势与变化
(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
当前企业外部环境出现显著变化,一是国内GDP增速降低,企业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如何统筹现有资源、化解困境、更好地向“互联网+”领域进军,是财务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二是金融领域改革深化,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融资方法、渠道增多,资产证券化品种丰富多彩,新型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但资金面时紧时松,利率、汇率波动加大。企业资产、负债项不再坚持原有属性是常年不变,每一个类项可能都是企业资金来源,也可能是风险敞口,复杂的交易业务并行着法律、税务、利润风险。
三是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传统业务经营更多地采取赊销、分期收款、附回购义务的销售、特殊协议安排的销售和价格不确定的销售。同时“互联网+”下,企业无形资产销售(例如游戏、视频、交易)等业务形态快速推进。企业经营计量面临诸多挑战,经营成果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四是国内税制改革启动,全面实现营改增,征收资源税、环保税等,这些需要企业财务管理者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增强企业经营成果的稳定性。
五是随着国际化、市场化竞争的加剧,风险因素累积,需要企业财务人员随时预防,但防御面更广、纵深更长。简单来说,企业有投资风险、并购风险、资本运作风险、成本费用风险、资金管理风险、现金流风险、市场风险、会计与报告风险,等等。
以上种种变化都迫使衡量企业经营业务成果的基础队伍——企业财务团队要做好准备,必须克服传统“账房”意识,充分做到“了解活动、匹配资源、掌握合同、做好核算、预判价值、信息可靠”。
(二)财务与业务融合的需求
企业财务如何更好地与业务融合?应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资产转化融合。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金融、产业新业态,例如SPV、PPP等结构化主体经营单元。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促进权益结构的改善;利用资产(资本)交易市场盘活存量资产(股权);利用资金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利用金融工具开展套期操作保障业务拓展。同时企业对产品经营、产业经营、资本运营、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的价值创造赋予极大期望,这都为财务管理注入了新内容、新要求。
二是与专业服务融合。企业的业务管理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财务管理面对的科技元素越来越多,财务人员需要使用更多科技元素。未来,财务团队要增加与外部专业机构之间的联合作业,如信息化作业。
三是与业务融合。企业财务管理者要学习内部经营活动的专业知识,不能当本企业产品(服务)的门外汉。
四是与人力资源融合。当前财务管理界呼吁企业总会计师(CFO)要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力担整合资源重任,挑起投融资决策大梁。其实没有一支素质过硬、技术高超的财务管理团队,光凭总会计师(CFO)一人是不可能完成如此重任的。今后的财务工作要有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法及系统,财务管理需有更广阔的视野,更为丰富的人力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更高的团队建设的统筹和把握能力,更好的组织重大事项的活动能力和决策能力,才能应对未来企业管理的诸多改变。
(三)会计技术的变化
过去买卖双方通过约定或合同条款就能以可预知的价格交换产品和服务。现在很多商品交换已经远远不是像过去按“一价”能反映和度量的,像远期产品合约等近年来逐渐增多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和以公允价值计量含有货币时间价值及利率价格因素等事项(业务),已经不是非专业人士能理解和把握的业务。导致企业要么不敢做此类业务,要么听对方一面之词按框架合同类说明签下合约,风险很容易发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是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越来越趋同,这导致国内准则也随之适应调整,随着业务复杂性提高,调整准则是会计领域的新常态,国内的财务人员应适应这种变化。另一方面是中国企业更多地走出去,这就要求我们的财务人员不但要掌握国际会计准则,而且还要掌握当地的会计准则。
(四)公司治理的变化
当今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通常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财务人员需要面对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管理层、内部其他机构、外部监管部门及利益相关者。财务人员必须走出“账房”,做好与上述各方的信息沟通,及时完成各方要求财务人员必做的工作,才能不辜负公司治理各方的期望。
三、财务工作者转型的思路与路径
(一)转变思路,树立大局观的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理念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是适应财务转型、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首先,应主动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了解财务管理涉及的各项业务活动的发展规划、具体目标和措施,关注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行业发展变化趋势。以企业的全局和未来发展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平衡计分卡等工具开展各项财务管理工作。
其次,应有较全面的价值管理理念。财务的价值管理,一是实现财务部门管理职责内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实现财务部门在重点业务中的关键作用,归根结底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目标。财务管理不仅仅是追求企业自身发展,还要为股东、客户、供应商、员工和社会等创造价值。
最后,增强市场判断、竞争对手分析、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为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公司管理层、内部其他机构、外部监管部门及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建议及服务。
(二)主动融入,成为业务的关键岗位
如果说财务工作对单一企业是发动机,那对企业集团来讲,财务工作就是信息系统,可以理解为管理各个发动机的系统,形象地说就是GPS。企业集团的财务工作定位就是聚资源、控速度、提效率、防风险的集合。
财务人员要从监督、审计等对立性思维,更加注重与业务融合的合作性思维,要与业务团队同时、同方向考虑业务本质,集思广益,合作解决发展问题。财务人员成为业务团队中主要参与者,才能让领导层和业务人员切身感受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改变其对财务的传统认知和定位。财务人员一要主动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产品(服务)、技术、装备和市场情况,以及经营管理的组织形式、工作程序、制度规定等。二要充分理解会计、财务、税务等法律法规与准则,将其应用积极地嵌入成本管理、定价管理、合同管理、绩效管理、ERP管理等作业平台。三要深入一线,主动参与业务单元活动,在各个业務流程点与业务人员加大沟通合作,参与业务价值创造的全过程。四要不忘初心,履行核算、监督的职能,同时还要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与业务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企业价值目标。五要加强各级经营活动工作人员的财务会计知识培训,丰富其财务管理的意识和水平。特别是针对不同经营业务,对其岗位工作人员应进行财务、税务法律法规的知识培训。
(三)聚焦资源,构建分层的财务队伍
财务工作改革目标是沿着企业的产业链延伸,由传统的核算财务向两头延伸,上至企业的规划(未来)发展,下至基层的业务单元活动。这里为财务工作确定一个新的定位,即“规划未来、调配资源、业务增值”。将财务划分为三层,即企业财务(并购、重组、处置企业)、资产财务(预算、决算、统计、内控)和业务财务(成本、费用、资源配置),但所有层级的财务工作都应有核算这一最基本的职能。
转型后的财务管理形成一种“分层融入、逐点贴合”式的并行组织,即形成企业财务、资产财务、业务财务,为企业集团、单体企业、业务单元等各项资源应用提供“策动、调配、增值”的财务支持。同时,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向前渗透到各个业务单元,财务人员要走出“账房”,将财务职能(职责)置于业务起点,从全生态链角度对业务进行辅助决策、活动分析、资源配置,找出业务活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善建议,对决策发挥有效的支持作用。
四、财务工作转型与创新的保障措施
财务转型既不是改变传统的核算职能,也不是把财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预测预算、决策支持、内控评价、资金统筹、成本优化、税务筹划等某一方面,而是表现如现代足球所谓的全攻全守,财务火力覆盖企业的所有角落,哪里有企业活动哪里就有财务人员的职责。
(一)转型不忘守纪,学习更加努力,切实提升团队整体工作能力
企业要着重培养特有的财务管理人才梯队,以推进企业财务转型与工作创新。
各级财务人员应有克己奉公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谦虚的工作态度。
各级财务人员要学习再学习,努力做到知识面广、业务本领强。不仅要掌握会计、财务、税务法规,还要熟悉金融、证券、合同、担保等经济法规的相关知识,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培养敏锐的洞察力、科学的判断力,及时为企业发展提供建议,使财务工作在企业各个环节发挥积极的作用。
各级财务人员应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相关业务实质。这样,利于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利于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利于更好地核算业务,更好地为经营决策提供基础条件。
财务领导应培养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企业内、外部沟通协调的能力,领导层级越高,外部事务占日常工作的比例越高。财务领导一要重视与政府监管部门、合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产业链企业的工作联系,避免出现沟通不畅、信息失真的问题。二要处理好财务工作与股东、董事会的关系,避免出现程序出错、执行不力的问题。三要处理好企业管理团队的关系,避免事务歧义、工作边界不清的问题。
财务领导要善于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通常较好的工作成果总结不仅能让团队学习好的工作方法,领导的亲身实践更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财务领导应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一方面应培养团队成员的个人工作能力,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不推卸责任内工作;另一方面应增强团队的合力,使每个成员都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大家乐于相互配合、协作,共同搞好财务工作。
(二)主动迎接信息化,优化财务管理工具,全面提升财务管理能力
进入“互联网+”时代,财务工作既要体现面对的业务经营规律,又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变革。财务管理应主动迎网转型,每一位财务人员要成为特定的CTO——“我的岗位有网络,我的数据可分享”。
目前很多企业正集中精力优化后端系统,例如建立财务共享机制,将企业集团内通用、标准化的核算与报表工作集中到一处解决,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既能提升集团化企业财务核算效率,又能提升财务基本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水平。同时财务人员要在业务前端落实职责,与业务人员加强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促进财务工作在企业生态链中的布置,特别是信息化从关注后端转向关注前端。
处理财务信息的系统越来越复杂,为了与业务紧密结合,财务信息输入端可能会日趋智能化,可支持各种外设(例如读卡器、手机);开发端需要更灵活、模块化的编程服务;应用终端和系统网络间的业务逻辑将变得更加灵活,更多机会获取各类业务大量数据。财务管理人员已经是或者应该是信息化应用的领跑者。
(三)完善财务人员知识结构,改进财务人员工作方式,提升协调服务能力
财务团队要学习掌握会计准则、财务管理、金融产品以外的价值管理、战略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技术、营销管理、投融资、企业法律等相关知识,构建综合型的团队架构。
财务人员难免會遇到业务部门穷追不舍地要求财务灵活的事项,这时,财务人员既要以认真的态度“按规矩办”,也要及时提出制度内部可变革或应修改的建议,必要时报请上级批准与实施。
部门级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改变的业务活动内容引起的应变且可变的内部规定,但修改前提要符合现行的法规或是上级单位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财务人员在公司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参与公司生产经营与战略相关的重大决策,才能发挥财务人员在公司的重要作用,才能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在公司的地位。
就像IT人员教会财务人员使用信息系统一样,财务人员也应提供管理服务与建议。如对采购业务人员,应与其共同研究最优存货水平、存货管理、往来结算、税务管理等知识和制度;对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应与其共同研究最优工时、成本费用归集、目标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知识和制度;对设备管理人员,应与其共同研究设备最优使用周期、成本分摊、设备维护等知识和制度……财务人员要通过全员互动,使企业非财务人员能运用财务管理的方法和理念做好相应的生产经营业务。
虽然企业经营形势复杂,财务转型创新任务艰巨,但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道思远,谋定而后动”,财务工作历史悠久,当代又占预算之先机,相信假以时日,企业的财务团队是能够胜任企业创新发展的重任,财务工作将成为令人向往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成雨钿.互联网时代财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研究[J].财会学习,2017,(3):23-24.
[2]李卓楠.财务工作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J].中国有色金属,2016,(17):70-71.
[3]汤隽.如何切实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J].财会学习,2016,(3):46.
[4]刘趁义.探析当代企业财务工作科学化管理的思路[J].福建质量管理,2016,(1):109.
(作者单位: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