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传统音乐之锣鼓乐

2017-07-06贾恒存

艺术评鉴 2017年9期
关键词:共性个性

贾恒存

摘要:锣鼓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尤为重要的音乐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广泛存在于我国的民间生活中,自古至今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描绘着我国各地區间的风土人情,蕴藏着华夏儿女们的文化底蕴。本文以我国部分地区、民族间的锣鼓乐为材料,通过概述整理,进而阐明其共性及个性之处。

关键词:锣鼓乐 个案介绍 共性 个性

中图分类号:J64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0-0045-03

一、锣鼓乐概述

追根溯源,锣鼓乐作为打击乐的一种,早在原始社会中,先民在闲暇之时,升起篝火,敲击石块,击拍兽皮,寻喜作乐,这便是锣鼓乐的雏形。历经上下五千年,钟鼓乐犹如我国民间音乐宝库中的“活化石”,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既有“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舜典》)打击乐的实践应用基础,亦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八类乐器分类法对相关乐器的规范界定,又有“掌教六鼓四金之音”的乐官(周《辞源》),“出入弋猎,旌旗鼓吹”的乐用(秦《汉书叙传》)” ,“满街鼓乐闹喧天”的乐景(明《荔镜记》),使得钟鼓乐畅游于我国民间艺术的海洋,在不同的民俗环境中富有大同小异的音乐色彩,形成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的优秀的传统音乐。

二、个案介绍

锣鼓乐在我国各地区、民族的表演现状,主要以清锣鼓合奏的打击乐和丝竹乐、吹打乐合奏的打击乐两种形式存在。

(一)锣鼓乐合奏的打击乐

锣鼓乐合奏的打击乐是指由鼓、锣、镲、钹、铰等纯打击类乐器构成的锣鼓乐,在我国有河南小咚鼓、土家族法事锣鼓乐、淄博锣鼓乐等。

1.河南小咚鼓

小咚鼓在河南民间又称为“套鼓”或“小腰鼓”,一般由小咚鼓、二锣、马锣、镲及相关的乐器附件组成,除特别邀请外,通常于每年的春节至正月十六期间演出,在演奏时多由10 面鼓、10副镲、3面二锣的组成,因表演的肢体动作比较简单,又被表演者称为“文鼓”。

2.土家族法事锣鼓乐

贯穿于土家族丧葬仪式中的锣鼓乐,目前以家庭班、会员班及两者组成的综合班群体所表演,其乐器主要由鼓、大锣、钹构成,在大型的乐队中还增添马锣、铰子、点子等乐器,按“鼓”乐器的使用与否,又分为有鼓锣乐和无鼓锣乐,其中在丧葬仪式中多以有鼓锣乐为主。表演时,采用坐奏式、立奏式、行奏式三种表演模式,通常以老人逝世当天开始,进行为期3至11天不等的单数日表演,期间,每个乐队的位置固定且每天表演的内容不一。

3.淄博锣鼓乐

流行于淄博地区的锣鼓乐,包含大鼓类、扁鼓类及堂鼓类三种类型,其中广泛应用的大鼓类源于宋元时期,表演时以大鼓领奏,锣、钹、镲等打击乐器配奏;扁鼓类则在身前挂背一中型扁鼓,在两侧配以铜锣,边行走边敲之;堂鼓类则作为一种小型的表演形式,多应用于表演和民俗活动中。在结构上,其多为鼓牌子的联缀体,并分为起鼓、正鼓、刹鼓三部分;在演奏中,多采用行进式、固定式、表演式三种形式,呈现出强弱分明,刚柔兼备的特色效果。

(二)丝竹乐、吹打乐合奏的打击乐

丝竹乐、吹打乐合奏的打击乐是指在锣鼓乐合奏的基础上增加笛、笙、唢呐等乐器,在我国有十番锣鼓、浙东锣鼓乐、赣中花钗锣鼓乐、白族唢呐锣鼓乐等。

1.十番锣鼓

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十番锣鼓,早在十六世纪时,便盛行于江苏南部地区,现如今已成为无锡、苏州、常熟等地区重要的民间艺术,并存在由乐手、道士组成的职业团体和由民间艺人构建的非职业性的两种演奏团体。在演奏时,在交替或重叠的锣鼓牌子和丝竹乐段中,根据不同的乐队编制,可将十番锣鼓分为清锣鼓和丝竹锣鼓两大类,其中丝竹锣鼓根据主奏乐器的不一,分为笛吹锣鼓、笙吹锣鼓等多种形式。

2.浙东锣鼓乐

广泛流行于浙江民间的浙东锣鼓,多由群众自发组织的业余乐队承袭表演,其通常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吹管乐器多以唢呐、笛子为主,打击类则囊括大鼓、云锣、小钹、碰铃等乐器,按照不同的乐器搭配,形成以唢呐为主的“粗吹锣鼓”和以笛子为主的“细吹锣鼓”两种模式。在演奏中,起引领作用的大鼓由两人合奏,一人以密集的竹鞭敲打鼓的侧面,掌控节奏律动,一人用槌敲击鼓面,以发出的空音和实音指挥着乐曲的演奏,使由单人演奏的笛、锣、钹等乐器相协调统一。

3.赣中花钗锣鼓乐

主要流行于江西赣中的丰城、樟树、高安一带的花茶锣鼓乐,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因其多样变化的击奏效果,又被称为“花草锣鼓”或“吹打”。花茶锣鼓乐在演奏模式上具有严格的要求,一律采用七人十件乐器,其中七人十件乐器是指两只唢呐(2人)两副大钗(2人)一件堂鼓、板鼓及云板(1人)一副大锣(1人)一副小锣和云锣(1人),演奏时,通常弧形排开,鼓和云板在中间,其左侧置于一只唢呐、两付钹,右侧置于一只唢呐、三副锣,通过不同的乐曲融入当地的民俗节日、婚丧嫁娶的活动之中。

4.白族唢呐锣鼓乐

白族唢呐锣鼓乐长期流传于云南大理的白族自治州,是集唢呐、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大号与芒筒等铜管乐器于一体的吹打乐,其表演的时间与场合涉及民俗活动方方面面,不同的乐曲呈现出不同的功能效用,既有体现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宗教祭祀时的礼节习俗,如:《耍龙调》《小开门》《离别歌》等,又能促进生产劳动和体育活动的开展,如《栽秧调》《山林曲》《二龙过江》等,是白族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锣鼓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中重要的音乐艺术形式,广泛存于我国各地区的民间生活中,在以专业和业余两种艺术团体的传承发展模式上,无论就民俗民风的节日庆典,还是婚丧嫁娶的仪式礼节,其在赋予服务主体一种韵味姿色的同时,都以独特的音乐特性呈现出了自身的价值的意义。

三、共性及个性阐析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的锣鼓乐融入各地区的民间生活,与民俗相伴,同社会相容,经久历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性音乐艺术。在这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铜鼓乐中,其乐器构成、音乐特性、文化内涵等方面既有共性,又彰显其音乐风格独特个性,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关联,共同描绘出我国的锣鼓乐现有面容。通过对共性及个性的阐述,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我国锣鼓乐的认知。

(一)共性之处

本文主要从表演,节奏特性,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做陈述。

1.表演形式

在长期的音乐文化实践过程中,无论就锣鼓乐合奏的打击乐,还是由丝竹乐、吹打乐合奏的打击乐,两者在乐器编配上都包含鼓、锣、镲三类乐器,其中鼓多担任领奏和指挥的作用,锣与镲附之,再配以其他的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贯穿始终,形成以鼓为中心的击乐群。在演奏时,不同的乐器虽形制和音响效果不一,但为保持乐队的完整性和曲目的协调性,各地区采用大同小异的解决方法,如按照乐器音响力度和色彩变化的相近性,将板梆、铃类乐器进行编配,將小鼓、小镲、小锣类乐器进行组合,此外在演奏方式上,就打击乐而言,基本都是通过臂膀及手腕的发力来控制音声及力度等。

2.节奏特性

节奏作为乐曲的骨架,其关联因素主要包含时值和力度两部分。中国锣鼓乐作为打击乐的一种,其节奏以打击乐器的击数得以呈现,在时值层面,击数的数量构成了时值的组合,形成了中国锣鼓乐的节奏时值以一(X)三(XX X)五(XX XX X)七(XX XX XX X)的数式类型,且每一数式类型的最后一击呈现长音落尾的特点。在力度方面,主要归于植入时值上的强弱情况,受乐曲自身的风格及表演语境的要求,其各击数的强弱关系没有明显的规定,造就了中国锣鼓乐节奏力度较为自由且非周期性的特点。

3.文化内涵

深深扎根于民间音乐沃土间的锣鼓乐,自古至今,都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反映着各地区的社会文化,纵观我国各地区锣鼓乐表演的现状,在土家族法事锣鼓乐、赣中花钗锣鼓乐及白族唢呐锣鼓乐的概述中不难发现,其所表演的语境与民俗文化、宗教信仰、节日庆典等活动息息相关,诠释的内容与人民生活相贴切,在表演时,表演者与欣赏者之间达成的共识,通过赋有风土人情和文化韵味的乐曲得以传递,间接的呈现出乐曲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二)个性之处

中国幅员辽阔,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色彩斑斓、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风貌。植根于民间生活中的锣鼓乐也不例外,在受当地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作为一种音乐文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融入地方特色,并通过不同的乐器搭配及表演风格得以呈现。如荆楚锣鼓乐基于楚地音乐原始性的、热烈性的风格而较为粗犷、活泼;潮州锣鼓乐注重打击乐器与丝竹乐器之间的协调,而呈现出气势磅礴、刚柔相济的效果;山西绛州锣鼓乐,呈现以“群鼓齐奏,以鼓领乐”演奏范式,而萍乡采茶戏锣鼓乐则采用“铙钹带头、接锣乐,后接鼓”表演形式;四川锣鼓乐以川钹与马锣的特殊音色反差为特色,而土家族打溜子,则以头钹、二钹前后拍的快速交替演奏为特色①等等。通过上述的举例,说明了寓存于不同文化语境中的锣鼓乐的个性所在。

四、结语

历经华夏五千年,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锣鼓乐按成了从单一击打乐到多乐器的交融的蜕变,究其传承的表演现状和承载的文化内核,所呈现的正是中国本土名副其实的优秀音乐艺术,堪称中国传统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本文通过追根溯源,以锣鼓乐的形成历史作为引述,结合部分地区、民族的锣鼓乐介绍,进而阐述出其共性与个性的关联因素,意在呈现出锣鼓乐基本的组成结构、形态样式、音乐特性及文化内涵,通过浅析为下一步细化分析作出铺垫。

注释:

①李真贵:《中国锣鼓乐特性探微》,《音乐研究》,1996年第4期,第93页。

参考文献:

[1]李真贵.中国锣鼓乐特性探微[J].音乐研究,1996,(12).

[2]张伯瑜.中国锣鼓乐的节奏构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01).

[3]马凌元.谈民间锣鼓乐[J].三秦民间研究会年录,2013,(07).

[4]黄锦华.白族唢呐锣鼓乐浅探[J].民族艺术研究,1999,(08).

[5]郑婷婷.初探河南新乡锣鼓乐“小咚鼓”[J].戏剧之家,2016,(04).

[6]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法事锣鼓乐的结构分析“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8).

[7]傅利民.赣中花钗锣鼓乐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08).

[8]袁静芳.民间锣鼓乐结构探微——对“十番锣鼓”中锣鼓乐的分析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07).

[9]朱红,彭正武.萍乡采茶戏锣鼓乐音乐形态研究[J].中国戏剧,2016,(06).

[10]李幼馨.禹州顺店民间大锣鼓乐探源[J].南都学坛,1990,(05).

[11]王伟群.浙东锣鼓乐“作铜锣”探析[J].民族论坛,2007,(10).

[12]陈同英.淄博地区民间锣鼓乐探讨[J].管子学刊,2013,(03).

[13]黄炳钦.响彻闽南的潮州锣鼓乐[J].闽南日报,2010,(04).

猜你喜欢

共性个性
浅谈书法与城市雕塑之间的联系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浅谈幽默式教学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语言表达重“个性”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