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单篇文言文试卷型预习作业设计
2017-07-06费斯云
费斯云
【摘要】虽然大部分论文研究高中文言文预习问题,但是没有将单篇、单元、整册预习内容分别开。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预习方式针对内容不够明确,缺乏全面、有效的评价。笔者设计试卷型预习作业,让学生分层次,有目标,有检测地在解决字词的基础上梳理文章逻辑层次,了解故事情节,对文本内容做整体性的把握,以此为基础初步探求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 教学 预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39-01
一、研究背景
教师要把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文言文教学方向扎扎实实贯彻于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做好预习工作。不同类型的预习作业在形式、内容和检测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单篇型文言文设计试卷型预习作业,让学生分层次,有目标,有检测地在解决字词的基础上梳理文章逻辑层次,了解故事情节,对文本内容做整体性的把握,以此为基础初步探求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
二、单篇文言文实效预习作业形式的设计
试卷形式的预习作业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背景材料,包括作者、作品介绍以及创作背景等内容;二是基础知识,主要涉及文中重难点字词和句式;三是内容拓展。
1.调查内容及结果
就试卷形式的预习作业的实效性,笔者设计了“高中学生文言文试卷形式预习作业调查问卷”,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部分高中高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分层抽样调查。(实验班学生基础最好,重点班学生基础相对最弱)
2.效能分析
这种形式的预习作业的优点:①基础知识重点突出,资料丰富,可以集结成册,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也可作为复习的资料。②减轻了课堂的负担,老师不必花大量时间介绍背景材料,强调重点字词,提高了课堂效率。③学生养成使用字典等工具书的好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当然,试卷形式的预习方式的不足:①普及性有限,从数据可以看出,不论是在预习效果、完成时间,还是完成情况方面,实验班和平行班的同学对这种预习作业的反馈情况优于重点班,而实验班的效果又强于平行班。所以,这种预习形式并不是适合所有程度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更倾向实践性强的预习方式。②内容有限,由于是试卷形式的作业,内容不能过多,只能落实教学预设的重点,不能满足每个同学的学习需求。比如有的同学希望教师在资料中介绍一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但是纸张面积和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在设计试卷形式的预习作业的时候要注意:①结构要合理。三大部分要分配均衡。如果资料太多,学生会对基础知识和课文关注过少,学生内化的有效信息也会减少;如果基础知识涉及过多,那预习作业就成了练习册,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②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随着预习习惯的强化,知识体系的建立,提出的问题要不断倾向于探究性,让学生能通过预习内化文言文预习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③作业量要适度,要求不宜过多,要紧扣教学重点,保障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时间,不能将课堂减负變成课下重负,最后损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④加强检查机制,既然布置预习任务,就必须认真辅导检查,否则只是徒增老师的工作量,并没有起到辅助优化课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阚景忠.重视传统语文材料,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浅析语文新课标重视传统语文材料的原因[J].理论经纬,2007(06)
[2]许建国.如何正确认识新编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G].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学文科教学版).2001(08)
[3]于景宁.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尝试[J].辽宁师院学报.2003(03)
[4]周江峰.文言文教学的四个环节[J].方法与探寻.2006(12)
[5]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修订标准(实验)[S].当代经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
[6]王文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第二版.2006年6月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2
[7]缪汇颖.初中语文教学预习活动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