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输血为造血,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2017-07-06王博

民主与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方针

王博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在对口帮扶恩施州老茶村的征程中,以科技扶贫为主,项目扶贫为辅,在土家族乡村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长期驻点,真抓实干

按照中共湖北省委文件精神,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对口帮扶恩施州来凤县老茶村,持续5年不变,并从社省委机关选派一支精准扶贫工作队,长期驻点,推动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到位,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确保在2020年以前实现精准脱贫的目标。

2015年10月,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的扶贫工作队,辗转700公里耗时6个多小时抵达老茶村。待工作队调研完基本村情,才意识到精准脱贫工作的严峻性。翔凤镇老茶村地处来凤县正北端,距离县城10公里左右,耕地面积2292亩,有15个村民小组,545户、2403人,其中少数民族1147人。2015年初评定的贫困户为171户,634人,占人口总数26%。该村地少人多,无村集体经济收入,基础设施落后,到村民小組的公路70%未硬化,甚至有2个村民小组未通路,饮水工程、村级医疗、教育等设施亟待维护和改善。

工作队抵达来凤县的第三天,中共县委、县政府召开座谈会,分管精准扶贫的县领导颇为担心:“这次参与来凤县精准扶贫的省直单位有民政厅、工商银行、九三学社等5家单位,老茶村底子薄,贫困人口多,九三学社可以调整到其他基础好的村。”九三学社湖北省委领导表示,九三学社作为民主党派,在精准扶贫的关键时期,履职尽责在所不辞,依然选定老茶村,将举全省九三学社之力,为精准脱贫尽职出力。

接下来一个多月,扶贫工作队的同志翻阅了老茶村170余户贫困户建档立卡情况,并慰问走访了30余户特困户,基本摸清了老茶村的实际情况。在走访中,贫困户熊能海对工作队说:“我家徒四壁,媳妇瘫痪在床多年,娃儿才5岁,全家都指望我,又不能出门打工,真的是难呀!”像熊能海家这样因病、因智致贫的农户不在少数,工作队详细记录贫困户基本情况,为大家解读国家精准扶贫的优惠政策,给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极大信心。

2015年11月,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主委田玉科专程到老茶村进行调研,实地查看了基础设施情况,走访了多家贫困户。田玉科强调,精准扶贫要落在实处,要发挥九三学社的优势作用,扶持发展农业支柱产业,为山区百姓多做实事,多做好事。这次社省委调研还为老茶村带来了10万元专项资金,并向村卫生室捐赠了一台价值2万元的便携式“体检一体机”,用于改善村里的基础卫生状况。

科技扶贫,变输血为造血

九三学社的优势是科技人才荟萃,精准扶贫的难点在于产业扶贫。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专职副主委应楚洲强调,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变输血为造血,用创新的思维来发展产业,短期收益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在老茶村村委会,以前一提到村里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思路,村支部书记沈仕刚就眉头紧锁:“我们种植过油桐、果树、中药材,都以失败告终,一谈产业,老百姓就摇头,就怕重走老路,劳民伤财。”究其失败原因,沈书记说,很多项目是外地企业来承包,对当地情况不熟悉,承租土地,雇佣劳动力等方面存在困难,又没有技术支撑,一旦收益减少就迅速撤资,最后都成了烂尾工程。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仔细斟酌,对症下药,提出:产业规划必须有,要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实施;土地流转企业必须引进,要吸引回乡创业人士。2016年初,九三学社在老茶村成立了精准扶贫专家工作站,请来省农业厅土肥站检测土壤,邀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专家教授支招产业发展,得知老茶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适合油茶生长后,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座谈,确定了老茶村“油茶为主,中药材为辅,以短养长,长短结合,配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思路,描绘出“打造科技兴农典范、产业脱贫样板、美丽乡村榜样”的精准扶贫美好画卷。

在选择企业和致富带头人上,老茶村四组村民郑方针进入了九三学社的视野。他从事家具加工生意,有资金,有创业成熟的经验,对家乡百姓有着强烈的帮扶热情。九三学社湖北省委鼓励郑方针干事创业,并明确表示,大胆创业,九三学社是你的坚强后盾。2016年初,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组织翔凤镇、老茶村干部和郑方针等致富能手,赴黄石阳新、咸宁等地学习油茶种植的经验,请省农业厅、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专家教授论证。年底郑方针成立了三木林农专业合作社,带领建档立卡贫困户率先栽种起油茶,已初具规模。

为实现项目以短养长,九三学社帮助引进武汉农梦达生物有限责任公司,与三木林农专业合作社合作,在油茶基地套种太子参和三岛柴胡。公司免费提供种子,保底价回收所种药材,并派出专人全程指导太子参和三岛柴胡生产,合作社负责人工栽培和农家肥。

为解决中药材白芨培育难题,九三学社还特邀长江大学教授周燚进行指导。周燚介绍说,短期项目白芨种植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培育成功后,每亩两年内的收益能达到10万元以上,短期内帮扶农民脱贫致富;通过九三学社的技术扶持,将白芨制成药茶,面向全国广大糖尿病患者推广,力争做成全国的精准扶贫亮点。

截止2017年5月,老茶村油茶基地面积已超过3000亩,在油茶基地套种1400亩三岛柴胡、400亩太子参和50亩白芨。老茶村“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发展思路选得准,产业规划得好,让荒山变成了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创新产业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最大限度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习近平在云南省考察工作时这样说。九三学社湖北省委调研后发现,对于老茶村这样的山区贫困村,只有让当地群众参与基地农业生产,打造“基地+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的模式,将农户和村集体都纳入收益分成,才能让农民动起来,活起来,富起来。

在老茶村,油茶基地老板郑方针修建了16.5公里产业路、平整上千平方米场院、开垦3000亩荒山、每天上百人的劳务支出,半年下来,郑方针600万元家底不经意间全投了进去。油茶7年后才有收益,而一年要上百万元投入,加工厂房也还没建起来,郑方针望着年初栽种的1300亩油茶,不由得叹了口气。

“老郑,能不能把合作社、农户和村集体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可以减少投入,又可降低风险。”2016年底,九三学社扶贫工作队队长赵良栋咨询省农业厅和华中农业大学有关专家教授后说。赵良栋带郑方针和村“两委”成员到武汉、荆州等地考察。回来后,郑方针决定采取“农户+基地+合作社+村集体”方式发展油茶,让村集体、农户个人、合作社都参与到投入收益分成。

2017年4月至5月,老茶村11组贫困户郑竹林在油茶基地劳作了38天,2280元的工资兑付到银行卡,他还以6亩山地入股合作社,领取了国家第一期退耕还林资金共3000元。郑竹林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在家务农就有钱挣,合作社还购买保险,今后的日子真有盼头了。”据了解,合作社按照60元一天给农民工资,还管一顿中饭,带动30余户贫困户参与生产,每人年平均拿到1.5万元收入。

像郑竹林这样的贫困户还有很多,2016年郑竹林在合作社的总收入超过2万元,还不包括入股土地的分成收益,远超过了来凤县2016年制定的户脱贫4000元左右的目标,当年即脱贫出列。据了解,老茶村有115户贫困户参与三木林农合作社的土地股份分成,占贫困户总户数的66.5%,其中有38户是合作社员工参与劳作,领取工资,收入得到大幅提升。

郑方针说:“在油茶基地的后期收益上,合作社、农户、村集体按6:3:1进行分成,在套种中药材收益上,引进的武汉农梦达生物公司和合作社按照1:1投入和分成,合作社收益再与村集体按8∶2分成。”这种模式在恩施州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经过两年的持续投入后,2017年,郑方针的合作社种植中药材的净利润预计达150万元左右,村集体获利30万元;待3年油茶挂果后,预计3000亩基地年平均收益达900余万元,合作社、农户、村集体走上了合作共赢的康庄大道。

项目扶持,共建美丽乡村

产业兴起来,基础设施得跟上,村民的幸福指数才会上升。今年开春,九三学社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起梳理亟需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通往卡坳山的公路是老茶村四、五、六组与宣恩县李家河镇贾家沟村村民的出行要道。6.5公里路一直没有得到硬化,村民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硬化卡坳公路是老茶村与贾家沟村村民多年的愿望。田玉科得知情况后,亲自与省交通厅协调解决公路硬化资金,目前项目已开始实施,预计2017年下半年完工。

村里的大沟小学是老茶村、马鬃岭村等3个村的小学生集中就学点,校舍课桌等设施陈旧,校内垃圾成堆,校门口的石桥被洪水冲垮。2017年春节前,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副主委、省教育厅巡视员欧阳建平到老茶村开展慰问活动,了解到学校的实际困难后,成功争取到省教育厅600余万元薄弱学校改造项目资金。2017年4月,学校改造工程正式动工,项目完成后将极大改善附近村庄的教学条件。

四组、五组村民饮水靠自家的小水井,遇到天旱,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修建一个大型水池是油茶基地和四、五组村民生产生活用水亟需解决的问题。九三学社扶贫工作队请来中国市政设计院武汉分院的专家到老茶村勘测选址水池,免费作出设计方案。九三学社多次与县直有关部门协调,为老茶村争取到水池建设项目资金80万元,现已开始勘测设计,动工在即。

在九三学社的努力下,老茶村争取到湖北省“美丽乡村”项目,将获得1000余万元资金扶持,用于改造该村村容村貌,拓宽村级道路,种植绿化苗木,清理河道淤积等工程,精准脱贫后美好蓝图已徐徐展开。

九三学社关怀暖民心

2016年,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在陕西调研时提出,脱贫攻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涓涓细流就将汇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真情帮扶来凤县老茶村,鼓励全省九三学社各级组织积极参与,奉献力量。近2年来,全省共有近10个基层组织,百余名九三学社社员赴老茶村考察调研,慰问座谈,为山区群众送去了温暖。

“来凤的冬天虽冷,感谢九三学社雪中送炭。”老茶村支部书记沈仕刚说道。今年春节,应楚洲、欧阳建平一行赴老茶村慰问,走进贫困村民的家中,嘘寒问暖,为他们送去过年物资。

在九三学社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微信群里,帮扶老茶村的话题热度不减。2016年,九三学社青年社员慷慨解囊,自发捐款4万余元,建立扶貧教育基金,每月给贫困学子发放生活补助。他们还专程赶往小学,向12名贫困学生捐赠了学习用品,帮助他们完成了各自的“小心愿”。

九三学社企业家工作委员会两次到老茶村实地考察,与村干部、郑方针进行座谈,分享产业项目运营的经验。当了解到合作社资金运转困难后,企工委捐款38万余元,作为村集体入股资金,扶持油茶基地建设。

九三学社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委员会由全国政协委员马力带队,多名年近花甲的高级工程师参与老茶村扶贫。他们不辞劳苦,从武汉用行李箱携带价值5000余元的书籍,捐赠给大沟小学。他们说:“不用快递托运,还能多买几本书送给学生们。”

截止2017年5月,老茶村173户贫困户中143户已脱贫,贫困户数仅剩30户,预计2017年底完成整村脱贫目标。现在的老茶村,漫山遍野的油茶郁郁葱葱,套种的中药材长势良好,公路、水池、学校改造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我们有理由坚信,九三学社科技扶贫让产业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精准脱贫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作者为本刊特约记者)

猜你喜欢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方针
比尔·盖茨的育儿方针
毛泽东阻止九三学社解散
庆祝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
九三学社中央“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
日本制定“新睡眠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