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法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7-07-06胡亚林胡志豪
胡亚林,胡志豪
(皖西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经济管理
基于SWOT分析法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胡亚林,胡志豪
(皖西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2008年以来,我国汽车需求逐步回暖,产销量日益增长,因此国外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了我国汽车市场,并力图在我国汽车市场中获得和保持优势地位,这给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在对影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因素基于SWOT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加快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SWOT分析;对策建议
引言
2008年以后,我国汽车市场需求自金融危机后逐步回暖,产销日益增长.自2009开始,我国连续七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销量屡创新高,2015年我国汽车市场销量高达2459.8万辆,在全球汽车市场的份额猛增到28%.[1]如此巨大的市场,使得国外汽车巨头争先恐后地进入了我国汽车市场,积极争取在我国汽车市场中获得并保持优势地位,给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特别是乘用车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如吉利、长安、长城、奇瑞、比亚迪等,但毕竟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因此面对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乃至百年以上的国外汽车巨头的群起围攻,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成长发展举步维艰.[2]
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的研究不多.其中,有些学者(王江等,2009;薛捷等,2011;江诗松,2011;赵晓庆,2013;王保林,2013;马冬等,2016;等)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能力追赶,也有学者(荣伟成等,2013;祖明等,2013;等)提出开展国际化经营、进行跨国并购为基础的开放式创新,有些学者(王保林,2013;孟东晖等,2014;李煜华等,2017;等)着重提出要提高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还有学者(屈小静,2010;冯鑫,2014;等)提出要加强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建设.虽然也有学者(廖泽芳,2008;[2]陈力华等,2009;[3]杜春霞,2011[4])提出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但时过境迁,很多已不符合当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实际.
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最新的信息资料,主要基于经典的SWOT分析法,首先对影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希望对加快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1 我国自主品牌企业发展面临的产业现状及其分析
1.1 我国自主品牌企业发展面临的产业总体现状及其分析自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创建以来,我国汽车产业仅有短暂的六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但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5]下图揭示了2011-2015年的我国汽车产业年产销量的变化(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继续稳步较快发展,特别是2013年我国汽车产业的产销量增幅大幅提升,产销均突破2000万辆,但之后两年已趋于稳定.行业发展空间逐步压缩,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这就要求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及时提升自身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汽车市场旺盛的需求,这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图2 2011-201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年增长率
图2则描绘了2011-2015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年增长率变化趋势.其中,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长率大幅提升,分别为14.76%和13.87%,之后两年增长放缓,2014年、2015年产销量增长率分别为7.26%、6.86%和3.29%、4.71%.这说明了,近几年汽车产业虽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但总体上运行平稳,实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这也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战略机遇.
1.2 我国自主品牌企业发展面临的乘用车市场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经上文分析可以看到,我国汽车产业总体上发展较快,但近年来已逐步趋于稳步发展.我国乘用车产业的发展也与我国汽车产业的总体发展态势基本吻合.
表1 2011-2015年我国汽车及乘用车销售情况
表1给出了2011-2015年我国汽车及乘用车的销售情况,可以看出,乘用车的销售占汽车销售总量的绝大部分,且销量占比逐年稳步增长.这说明我国乘用车销售状况总体较好,乘用车是我国汽车销售的主力军,而且发展前景光明.[6]这就要求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必须把乗用车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加快在乘用车市场提高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
2 我国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2.1 我国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其中根据中国汽车行业协会的数据资料,在商用车市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而在乘用车市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曾一度不断上升,但近年来却停滞不前.下表为2011-2015年自主品牌汽车销售中的乘用车销售的情况.
表2 2011-201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情况
表2中给出了2011-2015年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售情况,可以看到:一方面,近五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量均在600万辆以上,且销量连年增长;但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仅约占我国乘用车总销量的40%,而且在近些年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了近些年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确随市场大势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占有的市场份额较低,而且要扩大市场份额十分困难,生存空间明显受到了挤压,整体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2.2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随着我国汽车需求迅猛增加,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机遇巨大的市场环境中迅速发展,然而也面临国外汽车企业巨头带来的严峻考验.下面将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这将有助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做出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战术决策.
2.2.1 优势分析
2.2.1.1 成本优势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成本优势,劳动力比较优势尤其突出.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发达国家较低,据CCTV证券资讯频道报道,我国汽车工人每小时最高薪酬不到18元人民币,而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的工人每小时最低薪酬为49美元.[7]随着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越来越多地被中国人所掌握,劳动力比较优势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另外,中国在机械加工设备技术上的提升也非常迅速,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可以购买到成本价格更低的加工制造设备.[8]较大的成本优势,有助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实施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策略.
2.2.1.2 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具体是行业的后进入者在时间节点上由于较晚的进入该行业,能够获得的先动企业不具备的一些竞争优势,如示范效应优势、知识或技术外溢优势、研发成本优势、行业风险控制优势等.[5]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具备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直接获取和采用高新技术,实现在某些领域的技术赶超,此外还可以发挥本土优势,开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合作,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和降低研发技术风险,从而尽快对外资品牌汽车企业实现追赶进而超越.
2.2.1.3 本土优势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具有本地市场的地缘优势和情感优势,而且对本国汽车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判断更加及时、准确,对本国汽车市场形势变化十分敏感,可以将这些要素创新整合,转化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5]这里有很多历史经验教训可以总结.例如,红旗、中华、奇瑞等品牌,曾经创造了许多辉煌,承载了国人的许多梦想,但后来却遭受了市场的冷落.因此,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其与生俱来的情感优势,倡导国民优先购买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风尚,同时更要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推出符合本土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使自身企业发展能够与国人的中国汽车梦想相适应,从而增强国民购买、使用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汽车的荣耀感和自豪感.
2.2.2 劣势分析
2.2.2.1 品牌认可度低
品牌认可度,能够体现市场对企业及其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评价和认可,是产品综合品质的体现和代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定位模糊不清,而且在乘用车方面的品牌形象已经被国人认定为“低质、低价、低档”,尤其近年来汽车市场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导致了自主品牌较低的认可度.根据J.D.POWER发布的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的调研结果显示,自主品牌认同度近年来很不稳定,最低的2014年下降至仅有16%,即使在最高的2013年,一线城市中的汽车消费者的自主品牌认同度也只有大约16%,主要是因为自主品牌的品牌形象不高.[9]国人对本国自主汽车品牌的认可程度不高,导致了我国汽车市场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外资品牌汽车占据,这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遭遇的最大难题.
2.2.2.2 产品质量一般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汽车产品而言,质量是消费者购车的首要考量因素.但是,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质量问题不时被提及,如2013年央视315晚会曾曝光江淮同悦轿车钢板生锈的质量问题,使消费者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信心难以提高.实际上,多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产品品质上,大大缩小了与外资品牌之间的差距.根据J.D.POWER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自主品牌汽车的新车质量已连续续4年缩小了与外资品牌间的差距,2014年总体新车质量平均为131个PP100,仅比外资品牌多36个PP100,整体达到了外资品牌3年前的水平.[9]但是不可否认,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品质整体上还是较为一般.
2.2.2.3 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之所以产品质量一般、价格低廉,其中很大的原因还在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低下.根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4)》,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研发经费和人员的投入比入世时猛增了10倍左右,到2012年分别达到591.3亿元和37.28万人,这使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基本摆脱了产品技术依赖国外的局面,初步实现了自我配套的体系能力.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内汽车工业引进费用与消化吸收投入比率只有1:0.07,“以市场换技术”的成效十分不显著,这使得我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均未能完整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对外国跨国巨头在关键零部件的市场依赖度高达90%.[9]因此,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技术水平整体上较为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
2.2.2.4 汽车文化落后
汽车文化是汽车企业和汽车品牌的内涵延伸,能够有助于该企业建立汽车品牌的信誉度和市场对该汽车产品的定位评判,也能影响消费者的汽车购买决策.[5]近些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基本上都没有很好地传承和延续当年红旗、东风等中国品牌汽车的鲜明的企业文化,也就很难塑造出代表民族精神和特质的汽车文化.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一直在盲目地引进先进机械设备和国外技术,生产出的产品更多是各种外国汽车技术的糅合,而缺乏培育自身汽车的突出特点和文化内涵.特别是我国还有一部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欠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丧失了诚信经营的管理道德底线.
2.2.3 机会分析
2.2.3.1 新能源发展趋势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10]但目前在国内外汽车市场上,只有比亚迪、北汽、特斯拉、日产、丰田等少数汽车企业真正涉足这一领域,在全球范围内该领域尚未形成激烈竞争的局面,国内外汽车企业均处在起步阶段.因此,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要认清目前汽车领域的未来发展态势,抢抓时代赋予的良好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新能源型汽车,以期早日取得突破.此外,国家大力实施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绿色发展战略,倡导节能减排,对于节能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给予政策鼓励,也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2.2.3.2 经济全球化机遇
我国入世已有十余年,早已融入国际市场,因此我国企业面对的市场资源更丰富,有更大的消费市场,有更广的采购市场,更多的资源利用,更好的技术可以引进和学习.经济全球化,将我国市场和国外市场融为一体,也将我国企业置于国际市场之中,这就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不仅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更容易进军国际汽车市场,而且可以更方便地通过国际化发展战略,特别是跨国并购,加速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加快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企业形象,进而更快提升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2.4 威胁分析
2.2.4.1 经济全球化威胁
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业而言,经济全球化当然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可能是一个威胁.特别作为一个得到关税保护最多的行业,我国汽车行业受到的冲击会更加严重.[8]而且,国际市场一直宣扬和倡导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直接冲击了以学习、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和工业设计为长期生存之道的一部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此外还面临国际市场上的反倾销、反补贴、非关税壁垒等因素,这些都是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实施发展战略时遇到的重重阻力和必须面对的长期压力.
2.2.4.2 国际品牌竞争
在如今的国内外汽车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国外汽车巨头,而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处于被围堵、被挤压的市场地位.来自国外的外资品牌汽车企业,拥有众多的竞争优势,不可能坐视中国自主品牌的成长和发展壮大,进而威胁它们的市场地位,它们很有可能会想尽千方百计,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进行打压.[8]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必然会感受到来自国际品牌的巨大压力,而国外巨头对自身先进技术的封锁将直接影响我国企业获取先进技术的通道.
3 加快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的建议
3.1 争取政策扶持,推进企业间并购重组和联盟合作,发挥本土优势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应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持,以此鼓励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快汽车自主品牌的培养,积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品牌竞争提高的市场环境.另外,应该推动政府的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集群,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的水平上进行专业化分工,推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协同创新、竞争合作,[11]进而加快推进汽车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联盟合作等方式,实现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最终提高我国汽车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彻底改变行业内100多个品牌并存的局面,逐步形成少数几个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公司.[8]
3.2 明确品牌定位,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品牌认可度
准确的品牌定位是企业提升品牌认可度的前提.品牌定位简言之,就是为某个特定品牌确定一个适当的目标市场或目标群体,使商品在这些目标群体的心中占领一个特殊的位置.[12]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品牌定位,应当时刻体现出自主品牌所蕴含的独有的中国元素、中国特征、中国文化、中国情感,同时应当准确地将中国品牌的“物美且价廉”的品牌理念和价值传递给消费者,逐步强化消费者心目中的中国品牌“高质、高档、不高价”的品牌形象,从而提升自主品牌的认可度.
3.3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性能
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关键原因在于,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落后.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是其参与全球竞争的根本弱点.[13]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首要的是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快速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同时也要加强国际国内间的兼并重组和联盟合作,吸收、引进先进的技术,不断增强企业自身核心技术能力,不断提高研究开发水平,才能彻底地改变自主品牌汽车目前产品质量性能水平整体不高的局面.
结论
自2008年后,我国汽车产业走出金融危机,汽车产销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世界汽车巨头更加重视我国汽车市场的消费能力,采取多种措施抢占市场份额,以巩固和提高在我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从而给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日趋激烈的产业环境,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提出了可靠的发展建议,希望能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确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战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年度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廖泽芳.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与市场开拓[J].华东经济管理,2008(03):122-126.
〔3〕陈力华,杨亚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5):90-92.
〔4〕杜春霞.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探讨[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05):54-60.
〔5〕魏庆峰.安徽自主品牌汽车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 2014.
〔6〕王保林.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差距与困境[J].管理世界,2013(03):180-181.
〔7〕荣伟成,高茜.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优劣势分析与发展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13(01):55-59.
〔8〕郑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4.
〔9〕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0〕马冬,陈伟程,尹航.节能减排背景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策略研究[J].企业经济,2016(03):33-40.
〔11〕潘涛.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绩效影响因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142-145.
〔12〕冯鑫.国内汽车自主品牌构建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13〕李龙,张莹.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竞争力培育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2):105-108.
F426;F272
A
1673-260X(2017)06-0070-04
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