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点亮文章
2017-07-05潘群
潘群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其实,大的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著名女作家池莉曾说过:“我偏爱生活的细节。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拥进怀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文学创作中的细节描写能让人物鲜活起来、事情生动起来、主题深刻起来。
何谓细节?细节即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典型的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等,加以生动细致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中。细节描写具体包括人物细节描写,外貌、语言、动作、情态、心理等;景物细节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动物、静物等;生活细节描写,情节、事件的细节描写;场面描写,指事件发生过程中场景或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等。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文本,因为细节而熠熠生辉。
1.放大镜头,精雕细琢
要想文章写出来不是一本流水账、一副框架,就要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具体、生动、细致地描绘,使人“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的肖像和动作进行了放大特写,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读后让人感动不已。
2.展开想象,丰富画面
细节描写中的“细节”大多与文章的重点相关联,对于重点的细节,作者往往发挥充分的想象,尽情渲染,就像绘画中在简笔勾勒的基础上敷以浓墨重彩一样。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可以使文章更加绚烂多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扣动人的心弦。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重点描写了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场景,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对这三拳展开了充分地想象: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简单的“三拳”被作者从味觉、视觉、听觉方面加以描绘,突显了鲁达伸张正义、除暴安良的个性。
3.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文章中景物的描写、场面的描写往往能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营造这样的意境能烘托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
如《紫藤萝瀑布》中对藤萝的描写:“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作者把盛开的紫藤萝花渲染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这样的意境让我们具体感知了藤萝花开的盛状及旺盛的生命力,更深入领悟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哲理。
细节描写虽好,但不能为了写细节而写细节,细节描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中心
要看所写的细节对中心有没有用,有多大的用处,然后才确定是否采用细节描写。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毒害。
2.锤炼词语
通过对一些精彩的动词、形容词进行辨析和筛选,对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准确、生动地修饰,惟妙惟肖地体现出现实生活中人、事的特征。
如《范进中举》:“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也罢……”胡屠户见财心喜却又假意推让的一系列动作,选词精妙,细致入微,讽刺意味十足。
3.巧用手法
文章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运用对比反衬、情景交融等多种表现手法,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细节描写,能增强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
如鲁迅在《社戏》中写道:“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作者充分调动视觉、嗅覺、触觉等多种感官,表现出自己看社戏途中的愉悦感受,情景交融,充满了梦幻朦胧的味道。
“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是美的源泉,让一木一石放射光彩;细节是生活的放大镜,透过一叶一枝看见世界本色。古往今来,伟大的作家,总是用心捕捉生活的细节,描绘出千古流传的篇章。引导学生善于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文章散发出熠熠光彩。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