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置趣点,来一场散文的精神之旅

2017-07-05徐亚萍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玩味传染辨析

徐亚萍

散文是一种抒发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多样的文体。它形散神不散,行文如涓涓流水,意境深远,具有鲜明的特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想把握散文的特点、深入挖掘散文的意蕴有一定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抓住一些散文最具特色的地方,设置富有趣味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散文作品。

一、文本疑义处,引导探究

初中学生对于未知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心,教师可以抓住他们的性格特点,引导他们探究文本的奥秘。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会发现一些文本中自相矛盾或和常理不符的地方,围绕这些问题深挖下去,往往能探究到文本的深层内涵,起到促进阅读的效果。

在学习《往事依依》一文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困惑、不解之处。有学生提出:“文章中提到‘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我觉得这里‘传染这个词似乎用得不正确。‘传染是用于疾病等不好的事情的,而课文里说的是老师在朗诵时注入了情感,用情感感动学生,应该是褒义的。这里为什么不用‘感染、感动这样的词汇?”教师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作者是否真的用词不当。学生在分析后认为:“传染”和“感染”的意思相同,都指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的形式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但是“感染、感动”更强调受众因为主观力量而受到影响,而“传染”更强调客观因素。文章中为了强调从老师眼睛里传达出来的情感具有很强大的感染力,没有人能够避免,所以才用“传染”。此外,还有学生找到了更多范例,证明“传染”一词也可以用于褒义,如巴金的《望着总理的遗像》中提到“他把他那坚定的信心传染给我们了”。在自主探究中,学生采用各种手段分析了感到疑问、困惑的地方,深化了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当阅读文本的“福尔摩斯”,在阅读中找到不解之处,并加以分析,他们能从探索文本奥秘的过程中得到乐趣。

二、玩味文字时,比较辨析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其清新隽永的文采能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优秀的散文往往只是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事物的形态,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不少优秀的散文作家有独特的创作风格,使得读者通过辨析文本文字便能发现这是哪位作者的作品。教师可以抓住其语言特点,指导学生玩味其用词,尝试进行词汇辨析,揣摩作者写作选词时的心态。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这篇文章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独特的风格,教师可以让学生摘取其中的经典句子进行分析,推敲其中用词,感受其用词的巧妙。如“‘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这里为什么要用‘钻,能否用其他词来代替呢?”在玩味文字的时候,学生尝试用取代法来辨析,他们用“冒”来代替“钻”,比较两句句子有何异同,发现“钻”有拟人的用法,和“冒”相比更好地展示了小草生机勃勃的活力。学生还嘗试用“绘画法”来分析,他们尝试画出“冒”和“钻”的区别,觉得“钻”能更好地体现小草从坚实的泥土里冒头的感觉,能体现小草强大的生命力。还有学生尝试使用“联想法”来玩味文字,将散文和诗词结合起来,品味后觉得“钻”能体现古诗中“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境界。通过多种方式品味文字,能令学生更好地体会散文文字之美。

钟嵘曾经提出好的文章“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不能增减一字,精彩的散文的确十分关注对词句的雕琢,给人字字珠玑之感,分析散文用词的特点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在组织学生进行字词辨析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增添合作学习的趣味性。

三、资料链接中,升华情感

一些散文由于创作时间和历史背景的原因,和学生之间有距离,学生很难理解它们的妙处,这容易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为了让学生提高阅读趣味,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资料链接,查询一些相关背景资料,在拓展视野的基础上也能促进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在学习《白杨礼赞》的时候学生觉得很困惑,世上有很多植物,为何作者偏偏要选择“白杨”来描写,又为何要用如此多的语言来赞美白杨树。为了解决学生的困惑,教师可以让他们尝试资料链接,查询作者创作此文的背景资料。学生发现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的艰苦时期,作者看到了解放区民众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被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而感动,他认为平民化的白杨树正好能代表民众,因此才会运用象征手法,写下这篇文章。因此作者并非为写白杨树而写白杨树,在散文中有更加深刻的内涵。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拓展阅读,品读其他同样采用“借物喻人”手法的散文,挖掘这些文本的共同点。如可以阅读杨朔的《茶花赋》,这篇散文同样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描写在云南极为常见的茶花来抒发爱国情怀;也可阅读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这篇散文用行道树指代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形象。

拓展阅读的内容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相关背景,也可以让他们阅读该作者的其他散文作品,或者阅读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撰写的相同题材散文。多样化的阅读能令学生经历轻松愉快的文字之旅。

特级教师凌宗伟提出语文课应该是好玩儿的课程,在教授语文的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文本的趣点,和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由此可见教授语文课不能太注重功利性,而应该多一点趣味。在教授散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散文特点,抓住文本疑义处,引导学生探究;指导学生玩味散文文辞之妙;链接和散文有关的趣味资料,让学生在品读中升华情感。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玩味传染辨析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SVEIR模型的定性分析
玩味唇情
玩味绘像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