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策略分析
2017-07-05陈光
陈光
摘要: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明确企业财产权关系,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同时强化外部管理,建立科学的出资人体制,最后从内部管理以及战略高度,推进国有企业经营体质改革的进度,彻底转变国有企业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发展能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 经营体质 问题 策略
引言
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管理对策,要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关联,明确产权关系,缩短战线,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完善经营机制,根据国家政策与规定,调整企业经营机制、经营原则与方向,通过以上一系列手段,达到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的目的,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一、当前国有企业运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国有企业布局不合理
在我国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国有资本并没有完全退出竞争领域,国有制在代理成本方面,存在很明显的缺陷,因此在国有企业经营体质改革中,一旦国有企业布局不合理,必然会影响其经营管理的效果,阻碍其市场化进程。
(二)国有企业管理没有从管资本的角度入手
国资委管的过多,人、财、物和具体的经营活动都管,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实践证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种“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偏离了国有资本定位这样的大局问题,不仅管不好国有资本,也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化。为此,必须推进国有资产的资本化,以管资本为主简化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三)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
一些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不合理,比如内部人员控制、利益控制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等。一方面,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很多都没有实现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另一方面,董事会形同虚设,股东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但是却要承担经营失败所带来的风险。这种制度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从管资本的角度入手开展管理工作。
二、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策略
(一)明确国有企业财产权关系
根据国有企业的性质对相关的法律进行重新的定位,还可以将相关的法律进行相应的更改,使得最终能够明确这样的一个目的。我国的公民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人,而全国的人大代表就是公民的代表,进而帮助公民行使权利,帮助公民对国有企业进行管理,使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能够有所依托,进而国有企业能够有一个监督者;而全国人大还可以委托国务院对国有企业进行财产以及所有权等权利进行监督,以及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都有监督管控的权利,国务院定期向全国人大汇报国有企业经营的情况以及相关的经营政策的出台,只有在全国人大进行审批之后才可以进行相关政策的运行,全国人大也有义务定期的向公民针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相应的公告,使得公民能够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有一个及时准确的了解,这与我国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政策是不谋而合的。通过这种法律体制的改革之后,不仅使得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还能够使得我国的国有资产能够被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二)建立科学的出资人体制
如果国有企业想要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首先就需要找到对国有资产管理进行负责的人,使得国有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能够有章可循。由于当前的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是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的,所以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矛盾,同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人直接的承担责任,这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很不利,所以想要国有企业能够进行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那么如何进行改革呢?首先应该设置一个专门管理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部门,使得国有企业能够进行良性的发展,同时能够不再受到政府的约束之下在市场中进行经济的发展。这个专门管理的机构应该是隶属于国务院的一个机构。能够对国有资本具有行使的权利,这样也能够减轻各级政府的压力,使得政府能够对政治以及经济的把控更加到位。这一管理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分支机构,使得每一个地区的国有企业都能够进行统一管理,分业经营,这个管理机构就像一个资产管理企业一个管理国有资产,使得国有资产能够进行盈利。最后形成一个国有企业也如同其他企业一样的企业只对政府有缴税的义务,以及监管和合同关系,进而不再直接的隶属政府。
(三)完善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
首先国有企业在进行运营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我国现行的《公司法》进行相应的经营,使得国有企业能够充分的按照股份制企业进行经营,同时还应该将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切断,使得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在经营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不再依赖政府;其次是国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应该将劳动市场进行相应的引进。使得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工资和待遇都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来进行调节,这样能够激发员工与管理者们的创造力,使得国有企业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最后还要解决国有企业曾经遗留的债务以及一些退休人员的负担,使得这些负担不再成为国有企业进行良好发展的包袱。
(四)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想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充分的改组,那么就需要针对不同类型以及规模的国有企业采取不同形式的改组方法,这样才能够将国有企业的价值进行最大的发挥。首先就是要解放思想,使得国有企业能够认识到改组所带来的好处。进而能够接受改组;其次是将资本调度和其他社会资本的比例进行调节,使得国有企业的资本比例符合企业经营管理中对资本比例的要求;最后要将国有企业中一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整改,使得国有企业能够进行一个良好的发展,最终实现整改的目的,使得一些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的国有企业进行留存,将一些其他的中小企业进行开放式的拍卖,使得企业能够迎來一个更好的发展,最终实现国有企业能够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具有可控性。
(五)经营范围面向国际化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要求,面对“复关”后国际范围内竞争的挑战,国有企业必须以自身的开放来迎接国外产品的冲击,逐渐把生产经营领域向全球范围拓展。企业要主动走出国门,通过引进技术、引进外资、引进国外的管理方式,办“三资企业或仿“三资”企业经营、扩大出口以及到国外办店设厂等方式,尽快与国际市场对接。同时在企业内部加快自我改造与改组的步伐,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依靠现有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兼并,增强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搏击风浪的能力。在向国际化经营进军中,尤其要注意学习按国际规则办事,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体系、市场需要、价格标准以及经营惯例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与国际惯例相衔接,并在经济战略、融资、生产销售、管理诸方面向国际化靠拢,用国有企业的“大(规模)、高(技术)、活(机制)”来迎接国外工业品的竞争挑战。
结束语
国有企业经营体制转变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要彻底实现企业转型,必须要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强化管理,保障经营管理体制的落实,本文对此进行了几点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