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矿安全培训新方式的探讨
2017-07-05郭彬达方聪聪
郭彬达++方聪聪
摘 要:众所周知,煤矿的开采关系着全人类的能源问题,更与开采人员的姓名息息相关,一旦处理不好,将会对国家的经济效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作为一个当前形式下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挑战,受到国家和煤矿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安全发展”一直是煤矿开采行业的首要宗旨,具体而言需要做到的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十二个字体现的要求。总之,一定要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控制开采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时代一直在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煤矿开采行业中矿工的安全培训质量一直都是众多人士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培训;煤矿企业;新方式方法
一、面临的现状
(一)人员因素
1.提升矿工素质。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的相关规定,对于国有煤矿企业中的主要负责人,包括矿长、副矿长和设计师,必须拥有一定的基本学历,并且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至少是与煤矿开采有关的工作;对矿长的要求更为严格,自身必须学习过一定的安全技术知识,同时在管理方面还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最好是有2年以上关于管理煤矿工作的经历。负责煤矿开采的管理机构负责人需要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工作经验同矿长要求一致。主要的技术骨干员工也需要至少大专学历并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2.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在现今要求下,至少是大专学历,但是这样的学历起点过低,以至于晋升职位时的竞争群体较大,最后的负责人群里可能在学历上有较大的差别,这样对于管理和培训都有着一定的阻碍性。譬如负责人中大部分是研究生或者教授级专家,但有部分则是经验较为丰富的大专学历的老员工,两类人在商量对策或者设计煤矿开采方案时都会有一定的间隙。由于工作经历的差异和文化学历的不同,这样在进行安全培训时势必会出现一定的分歧致使培训工作很难正常的完成,这样也就达不到保障煤矿开采人员基本生命安全的最低要求。
(二)环境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培训理念也在不断进步,我国的煤矿产业也愈加发达。在过去,我国的大型煤矿多达5000多座,经过多年的开采和国家有意识的合并,如今规模比较宏大的煤矿仅剩1000座左右,矿井数量大幅减少。这样的确便于煤矿产业的管理和集中培训。但是还有部分小型煤矿的地理环境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煤矿开采设备极为简陋。管理人员在施工管理上也并不尽如人意,同如今新兴煤矿开采产业的新技术、新管理等理念相悖,那么开采员工也会在思想上就对安全培训有所排斥,这样恶性循环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漏洞越来越大,所以关于煤矿安全培训的研究也更加重要。
(三)制度因素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情只有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煤矿开采这项工作的危险系数较高,更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在具体的煤矿企业的监管下进行采矿作业。具体而言,煤矿负责人需要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完善完备的规章制度,对煤矿开采人员接受培训的内容继续详细的规划,相关的采掘、机电、通风和卫生等内容也需要有所安排,并随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煤矿开采员工的安全意识。
二、培训工作的特点
(一)成人化
煤矿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必须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而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必须为两年以上,对于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成年人,在培训上能够尽可能的带动年轻人,在管理上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总之,培训的员工必须要满足成人化的基本要求,这样对培训质量才会有显著提高。
(二)在职性
参加培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是在职人员,如果是经介绍或者是推荐入职的一律不能参加培训。
(三)实用性
参加培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把培训的内容科学合理的用于自己的岗位上,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自己的培训成果,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自己的培训内容,在今后的工作中有进一步的提升。
(四)强制性
目前由国家相关法律的强制规定,凡是持证上岗的煤矿企业人员都必须参加国家规定的培训课程,只有经过国家考核认证的人士才能在煤矿开采企业中任职。
三、培训新方式的探讨
由于我国的煤矿企业较多,遍布极为广泛,培训理念也参差不齐,所以关于培训新方式的探讨也是以重庆等拥有比较新颖理念和完善培训系统的煤矿企业的相关培训进行说明。目前而言,大部分煤矿企业的培训方式还都较为传统,由于硬件和科技方面的限制,填鸭式培训依然占据较大的比重,换言之就是每天有固定的培训老师来安排定量的培训内容,直接要求接受培训的员工硬背下来即可,只要书面考核过关就能发证容许上岗就职。这种培训方式较为模式化和程序化,既缺乏新意也不能将完整的培训内容让介绍培训的员工吸收,日复一日重复培训内容,这种安全培训的现状的确引人深思。
分层培训:
1.研讨班。由于煤矿开采员工的学历会有所差异,所以培训时需要进行分类的培训,对于研究生学历及以上的员工,应该采用较为松散的方法——研讨法,对于员工的自制性有一定的要求,而学历相对来说较低的员工则进行集中培训,这样对基础内容会有更好的理解。
2.面授调研班。部分员工由于工作经验丰富,而且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基础,那么在培训时应该对培训内容进行调研处理,培训老师需要重视新内容的讲解,对于基本内容只需稍微提示即可。总之,应该集中时间进行课程调研,致力于发现问题、纠正陋习、消除隐患。
3.强化班。在培训人员中,对于自学能力较差的学员应该采用严格的强化培训方式,反复的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采用角色互换、多媒体教学等新方法来保证学员的培训效率。
四、结语
总之,培训单位应该顺应潮流的发展,发现更多的新培训方式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强化安全意识为目的、以服务煤矿企业为宗旨、以国家煤矿企业的根本利益为基础,不遗余力的投身于煤矿安全培训现状和培训新方式方法探讨中。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教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编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考核教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52号令.考核煤矿安全培训规定[S].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