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教学中造价课程改革

2017-07-05程述

速读·中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工程造价高职院校

程述

摘 要:高职院校创办的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能够用于实践方面的人才,要求人才具备一定的技能专业性。而要想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必须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来保证教学质量,本文就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进行讨论,为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程造价;课程改革

1引言

工程造价专业具有优秀的就业前景,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报考率较高,成为热门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造价员的市场需求很大,但同时社会的要求也在提升,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学生必须通过实践学习以巩固专业知识,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然而,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做出改进及创新,促使学生满足社会需求。

2工程造价课程特点

2.1理论知识体系内容多

《建筑工程造价》课程的知识点多,内容复杂且抽象,内容涉及工程图纸的识图、工艺流程、施工工艺、建筑工程定额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建筑定额的计算规则、建筑工程清单的计算规则、定额的计价模式、清单计价模式,以及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和造价软件的应用等。

2.2课程实践性强

工程造价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熟练地编制建筑工程实体项目的造价,因此识图、算量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教学内容必须与工程项目紧密联系。

2.3造价知识更新快

国家及地方新标准、新规范更新较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充电学习新知识,更新陈旧知识,补充新知识。

3高职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3.1忽略实践教学

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过于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教学。而工程造价专业通常以数字及计算方法作为学习主线,如不进行有效的实践,学生毕业时也只能如同“纸上谈兵”一般,没有专业化的职业技能,从而无法适应岗位的需求。此外,工程造价专业所学知识略微枯燥,如若没有实践类课程,学生将会逐渐对本专业知识失去兴趣,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实效性,学习成果不够显著,学生亦无法得到多样化发展,从而无法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形势。

3.2实践与理论脱节

部分院校开设了实践课程,但实践内容与理论知识无法衔接。比如,理论知识讲述工程进度拨款的算法,而相应的实践课程选择建筑工程管理。学生无法利用实践来巩固自身所学,且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学生亦无法适应不够了解的实践活动,从而导致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基本为零。此外,部分院校的实践课程过于程序化,教师没有真正带领学生进行学习,且学生学习自主性较低,未能自主进行实践锻炼,学生专业技能亦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毕业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3.3教師专业度较低

教师是否专业代表实践课程的是否有效,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部分院校的教师专业度较低。虽然开设较为丰富的实践课程,且分设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但实践类教师所拥有的工程造价理论知识不够丰富,在学生真正遇到问题时,无法给予准确的答案,有时为了保障课堂的顺利进行,部分教师会含糊其辞,甚至拒绝学生询问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求知欲会大大降低,从而制约着学生的专业化发展。

4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4.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各个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培养时,首先要明确的是自己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满足大趋势。对于工程造价来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这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对学生的个人基本专业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来帮助他们能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第三,必须紧紧把握住市场动态,根据整体的就业环境来培养学生。

4.2合理设置课程

教学方式对于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来说,每一堂课在开始前都必须有相应的规划,作为真正成功的数学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尤其在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还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能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通过情景实物来提升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4.3加强工程造价实体项目训练

工程造价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动手计算能力,而练习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学校针对工程造价课程增设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为学生提供实际工程项目图纸,学生用定额和清单的知识,将项目所有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手算一遍,再套用定额或清单,最后再用造价软件计算一遍。这样,学生的整个知识结构体系就完整了,而且也将大学所学知识串起来了。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4.4增加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由哈佛法学院院长朗代尔创立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可以把现实的问题带到课堂,把教师的单向授课变成师生间的教学研讨,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选取的工程案例要有代表性和高度的仿真性,并且能将学生学到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进行综合的练习。

例如:讲到价值工程的章节时,先介绍价值工程学科的产生,由20世纪4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工程师迈尔斯创立,当时由于战争物资缺乏,迈尔斯不得不用成本更低的不燃纸代替石棉板的功能并取得巨大成功,进一步研究之后,创立了价值工程学科的理念:“用最低的费用,可靠的实现产品功能”。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在讲解了当时迈尔斯的困境后可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背景知识和学习兴趣后,再要求学生用价值工程分析方法来完成具体案例的分析。

5结束语

高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设定改革目标,将多种改革内容实施落地,才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和岗位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文翠.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高职数学教学新模式探究[J].职教通讯,2011(04).

[2]欧瑞宏.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转自(星论文网)www.starlunwen.net教论坛,2005(01).

[3]王丽,王争,葛科.高职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6):181-183.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工程造价高职院校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