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村金融创新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2017-07-05苏红
苏红
摘 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三农”工作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农村金融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因素,对农村金融进行创新,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对农村金融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农村金融创新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三农”工作已经取得许多成果,有力的推动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供需不平衡、生产成本过高、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一、农村金融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情况
1.农村金融方面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供给不足的情况,农村金融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金融产品的覆盖率不高,所以农村金融的市场竞争并不充分。此外,由于信息的共享程度不高,没有充足的抵押担保品,且缺乏完善的农村农业保障体系,导致农村信贷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金融的供给情况并不乐观,无法满足“三农”工作对金融的需求,农业经营主体仍然面临着贷款困境。随着“三农”普惠金融的出现,其能够对传统的金融体系进行补充,增强农业资本量,促进农业结构的改革。比如,其中的“互联网+三农”普惠金融就能对大数据征信体系进行完善,还能促进绿色金融和补充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加快高附加值转型的速度。
2.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方面存在严重的矛盾,即粮食的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都在不断的增加。而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我国的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状态,所以我国农业发展以增加粮食产量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到2015年底,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62143.5万吨,相比2014年,其增加量为1440.8万吨,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12年增加。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在不断的增加,但由于政策失衡,也会引起一些尖锐的矛盾。比如,玉米的库存量巨大,而大豆的供应量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粮食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另外,资源环境透支的情况比较严重,在农业生产中用到的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根据相关调查,2015年我国粮食和化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5.2%和36.6%,相比发达国家要低15%-30%。由此可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常必要。
二、农村金融创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风险保障方面
目前,农村金融风险保障机制并不完善,首先,没有足够的有效抵押物,虽然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都在努力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的抵押贷款业务,但受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影响,土地的使用权和宅基地的产权在登记、估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次,缺乏完善的农业保险机制,由于农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不大,但保险的赔付率与回报率却不成对比,所以许多商业保险都不愿意参与三农,使得农业保险在供需方面存在矛盾。
2.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方面
随着“三农”工作的积极开展,一些农村地区都在推广和发展“三农”普惠金融,并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企业等的建设力度。但是,这些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并未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其覆盖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且发展规模也还有待扩大,所以其贷款额度也比较小,难以为“三农”工作提供足够的融资保障。并且,许多农户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物,使得有的新型农村机构不愿将贷款额度发放给农户,加上传统理财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户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任,阻碍着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3.农村金融产品推出方面
现阶段,农村金融的需求形式越来越多,农业的长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要求农业贷款的期限要延长。并且,随着农民需求类型的转变,其对贷款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这就要求农村金融产品要不断的创新。但是,就农村金融产品的推出情况来看,其仍然缺乏多样性,且需求的契合度也不高,信贷产品基本还是以小额贷款、担保贷款为主,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三、农村金融创新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1.農村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的需求,加强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的需求
农村金融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业侧结构性改革。因此,需要对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合作社等组织进行改革创新。合理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网点进行增设,引导农户科学购买理财产品,与定期将资金存入银行的方式相结合,这就使得农村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同时,要以市场化的手段对农村金融组织进行管理,使其能够更具规范性和普惠性,从而促进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完善。当前,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在推出金融产品时,也可将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比如,“农村电商+信贷”、“互联网+消费金融”等模式的推广,有利于建立“互联网+移动”社交平台,从而提高农民群众对电商的认识和认可,最终有效解决农户融资存在的一些困难。
2.农村保险体系进一步健全的需求,有效提高农村居民保障性的需求
在“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在持续的增加,而农业农村的建设任务也十分紧迫。农业农村的发展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保障的基本条件,且如果能够加大农村保险体系的建设力度,还能降低农业经营中的风险,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对农村金融进行创新,则要提高存量资金的利用效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通过对有限的财政资金进行利用,加大农村金融的发展力度,并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本运用与农业农村的发展中。通过对这些措施进行合理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不仅能够将农村金融充分的利用起来,健全农村保险体系,还能使资金向农村回流,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全面落实政府实施相关政策的需求,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
政策性银行和农业银行是农村金融的服务主体,为全面落实政府实施相关政策,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就需要对这些银行进行改革。并且,在国家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指出,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对信贷的投放方式进行创新,并对现有的银行风险补偿机制进行补充,同时要制定完善的资本金补充制度。对于粮食的入市收购,应尽快实现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并在信贷力度上给予更大的支持。此外,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还对金融机构开展的“三农”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业务给予支持,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新的抵押贷款业务,可将大型的农机具和农业生产设备作为抵押物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依靠农村金融而进行,农村金融的创新发展,有利于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健全的农村保险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对农村金融进行创新时,不仅要注重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还要注重对农村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以解决农户融资困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董晓林,朱敏杰.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4-18.
[2]何广文,何婧.金融需求新特征及深化金融服务的路径探讨--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J].农村金融研究,2017,(4):19-24.
[3]原伟鹏,田童,刘新平.浅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改革与农业现代化发展[J].农业经济,2017,01:32-34.
[4]杨蕾,杨兆廷.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内涵及创新机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9):175-176.
[5]吴敬花,伍茜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农村金融信用机制的创新研究[J].电子商务,2017,(1):51-52.
[6]蔡键,毛雅娟,米运生等.资本有效配置、企业技术创新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供给侧改革与农村金融发展论坛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