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2017-07-05高星明

甘肃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实验能力物理教学培养

高星明

【关键词】 物理教学;实验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61—01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因此,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可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重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学生边看边想边总结的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和加深印象的实验。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同时,能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鲜明的、牢固的印象,而且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起着直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得到有效。笔者认为,在做演示實验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做好预习作业。通过预习知道这节课要做什么演示实验,通过实验要想得到什么,实验的重点在哪,应该注意观察什么等等。二要创设问题情境。实验前经过启发、提问、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从而掌握知识。三要做好实验记录。教师演示时,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记、边想,做好简单实验记录,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记录的数据得出结论。

二、加强学生分组实验指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对知识的验证和应用,能使学生学会实验基本技能,掌握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学生通过分组实验,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要做到:一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有关资料,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确定操作方法,填写实验预习报告,画出必要的实验装置图,在头脑中形成整个实验全过程的轮廓,减少实验中的盲目行为,确保实验能够成功。二要在学生实验前提醒学生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了确保实验能够成功,教师在实验前应先讲实验的步骤,重点强调应注意的事项。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或不易做成功的实验,教师在课前自己要反复地试做,然后让学生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操作。三要积极引导学生规范操作,细心观察,积极思维。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答难解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操作规范、有条不紊、实验现象和结构准确、实验成功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全面、细致地观察每一个现象、每一个实验细节,还要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联想形成概念,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四要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及误差,填好实验报告。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从实验事实中抽象、概括出一般的规律,得到科学的结论,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总结实验经验,克服实验中一些疏漏,提高实验能力。

三、注意边教边实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边教边实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索问题发生的原因,预测结论与实验的结果是否一致,从而得到结论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作为学生建立概念、归纳规律、运用知识的支点,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辨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做“单摆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秒表的走动特点,使学生了解到秒表的走动不是连读的。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让小球形成圆锥摆?形成圆锥摆时,周期变大还是变小?”大部分学生以为周期T变大,而实验测定结果周期T变小。通过讲解说明,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学生也感到有种意外的收获。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实验能力物理教学培养
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策略
探究培养高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策略
初三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