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教学的两点认识
2017-07-05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我时常在思考:作为一名非语文教师,跳出语文看教学,究竟什么是有效的教学?
2010年2月5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署名咏梅的作者写的一篇文章《“殊途”而又“同归”——一位中国母亲看美国小学如何因材施教》,引起了我的注意。
文章介绍说,美国小学的语言课分为“阅读”“写作”和“拼写”等几门很具体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阅读”“写作”“拼写”这三门课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老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叫“苹果”组(apple),“樱桃”组(cherry)和“香蕉”组(banana),各组以不同的顺序进行三门课的学习,就像国内早期的“私塾”,各学各的,互不干扰。
例如,各组上课顺序安排如下:“苹果”组:阅读、写作、拼写;“樱桃”组:写作、拼写、阅读;“香蕉”组:拼写、阅读、写作。一般来说,老师会把“拼写”和“写作”的作业跟全班都交待一下,然后开始上课。以上述“排班”为例,“樱桃”组做“写作”作业,“香蕉”组做“拼写”作业,老师则坐在班级一隅的地毯上,带着“苹果”组上阅读课。“苹果”组上完阅读课后,回座位做“写作”作业,“香蕉”组去上阅读课,“樱桃”组则做“拼写”作业。依此类推,直到三个小组全部完成三门课的学习。
上述三个小组是以阅读能力来划分的,三个小组实际上就是三个级别。每个孩子都阅读适合自己能力的书,既不感到吃力,也不感到无趣。这也许就是美国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吧——根据孩子不同的能力分班(组)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然而,这三个小组却又不是“各行其道”的。虽然读的书难度不同,但却都属同一种类,因而学习目的一致,老师给每个小组讲解的内容、提出的问题也基本一样,只是学生所用的“工具”不同。也就是说,不管学生阅读能力如何,在读什么程度的书,都要奔向同一个目标和方向——教师引导的问题和知识。比如,三个小组都在读“虚构小说”,有的简单易读,有的复杂有趣,老师会引导学生讨论同样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小说中人物性格?背景描写有什么作用等。学生们就可以用自己手里的书作为依据,回答问题、讨论问题。
由此,我得出一个认识: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就是最有效的教学。
近年来,小学语文界的常丽华和薛瑞平老师在课堂内外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经典阅读。一个小学阶段一直与这样的诗歌和经典为伍的儿童,他的精神世界、他的语言能力,都会事极其丰富的。我们需要变革我们的课堂,辟出阅读与分享的时间,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语文课使学生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必须丰富学生的语言与精神,而扩大学生阅读量是最好的办法。但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容量太大,教学环节丝丝入扣,根本没有阅读拓展的时空,教师也教得很辛苦。一整节课学生面对的是只有一两百字的文本,被动地坐在座位上任由老师“请君入瓮”。试想,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文字积累吗?这样的课堂能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吗?每节课都是学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浪费学生的时間又等于什么?
课堂应该百花齐放,我们不应忙着用这种教法去否定那种教法,更不能糊里糊涂地照搬某种教法到自己的课堂上,不加任何改造就用,而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百花园中到处采集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
因此,关于有效教学,我的第二个认识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最有效的教学。
(责任编辑 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