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之花尽情绽放
2017-07-05魏永权战建吴显峰
魏永权+战建+吴显峰
自2014年起,老河口市教育局以“梦想課堂”为平台,打造“梦想教室”,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转型升级。
创建“梦想中心”教室。2014年秋,市教育局引进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项目,以张集小学、付家寨小学、秦集小学为试点,率先建成“梦想中心”,开启“梦想课程”。截至目前,全市投入资金210万元,建成“梦想学校”14所,覆盖9个年级210个班级,辐射全市100%的中小学,让农村孩子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梦想教室布置新潮而温馨,五颜六色的墙壁,开放式书柜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儿童科普读物,交互式白板、大型投影仪一应俱全,淡黄、粉红或草绿色的小方桌被摆成若干个方阵,每个方桌上都嵌有已联网的平板电脑,学生围坐在一起快乐地学习和游戏。梦想教室集网络、多媒体、图书和课堂为一体,组成了一个“智慧教室”,走进室内,就像进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梦想教室里,被视为教室“权威”的讲台不见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名引导者、观察者和思维的拓展者,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和活动的体验感悟成长。
培养“梦想种子”教师。在梦想教师的遴选和培养上,老河口市克服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等困难,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鼓励中青年教师申请成为梦想课堂教师,并以这些教师为基本成员,组成“梦想课程”教研组,创建“真爱梦想”学校博客,通过上传博文、授课视频、梦想课程教案设计及课件等,在网络平台上与全国各地的“梦想学校”开展互动交流,分享课程建设资源。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切实加强师资培训。市教育局先后开展了3次全市性的大型培训,邀请专家进行教师团队建设、梦想课程的实施与体验等方面培训。组织教研人员、校长和一线教师,到上海、深圳、珠海等地参加梦想领路人、种子教师、梦想沙龙、梦想工作坊培训,从而培养一支本土化、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开发“梦想课堂”课程。 “梦想课程”从内容设置上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结合农村孩子的生活状态、个性特点和语言能力,从孩子们的真实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出他们可能面临的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多元实用才能》《缤纷课本剧》《理财》《思维导图》《身边的大自然》《玩转科学》等课程,不再是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而是全新的社交课、理财课、环保课、生命课等。课堂上,老师成了学生的朋友和伙伴,一起快乐地学习和游戏,许多学生在梦想教室只上了一节课,就喜欢上了这种方式。
各项目学校制订切实可行的梦想课程计划,教导处在开学初就将梦想课程纳入校本课程或综合实践课程,排入课程总表,保证有课时、有教师、有计划,确保每周每班上一节梦想课程,并与其它国家课程同安排、同布置、同检查。
创设“梦想教学”模式。梦想课程的课堂教学包括“热身导入、强调规则、主题探究、小组展示、总结提升”五个固定环节,与市教育局推行的“535”高效课堂模式“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测评” 五个环节如出一辙,高度契合,二者相互促进,共建共享。
市教研室组织开展“梦想课堂”教学竞赛及指导培训活动,宣导“梦想课程”理念,促进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对接及融合。张集小学语文教师赵文英,创编了梦想课程《我来演一演》;数学教师牛会敏开发了《做好加减法,整理行囊》《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课程;还有部分教师利用“梦想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开发校本教材,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不少学校地处偏远农村,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平时所能接触到的就是老师和同学,放假在家也是由爷爷奶奶照看,信息量少,视野狭窄。自从有了“梦想教室”,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使用平板电脑查阅相关资料,提前预习课程,课堂上教师答疑解惑,翻转课堂在农村学校也得以实现,学生学得高效,老师教得轻松。
“梦想课堂”扑面而来的数字化、游戏化之风,促进了教学教研与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学习、探究的乐趣,改变了以往沉闷的课堂,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们的梦想之花尽情绽放。
(作者单位:老河口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 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