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生视角下的数学教学设计

2017-07-05李敏

江西教育C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策略

李敏

摘 要:2011年版课程总目标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数学教师要在课前精心细致准备教学设计。因为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课堂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了解学生的需求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需求设计 教学设计 策略

教师们均深刻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教学活动方法对教学效率的作用极为关键。为了使数学课上得既生动又有效,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利用教学的丰富资源。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忽视对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分析与研究,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走向误区。

一、践行有效课堂教学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卡尔汉提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可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学生回答的质量则折射出教学的效果,将学生的思考不断引向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问题营造情景,利用学生在认识中的矛盾引发深层次思考,使得学生思维品质优化。

例如,刘德武老师执教《认识厘米》的过程中,学生们看到了教师展示的内容后,马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此时老师说:“别嚷!数学是要说理的。”好几个学生均指出素材中4到5是1厘米,老师说:“4到几是1厘米,不准说5!”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引下,将3~10的物体长度计算完。老师说:“天啊!终于换完了!”……刘老师巧妙的提问,唤醒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求,学生通过想象,加深了对语言文字内涵的理解,丰富了感性认识,产生了情感体验,发展了形象思维。其次,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教师针对课堂中存在的矛盾给出问题:如何说理。在认知冲突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被及时激发出来,不再是浅表式的思考。

刘德武曾经多次强调设问的基准点应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而不是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维过程。一旦教师的课堂设问是经过精心思考设计的,就一定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学生们势必很乐意参与课堂交流与讨论。当然,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综合素质的同步提高,诸如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对教材的再处理、课堂中的急智、驾驭能力等。诚然,这也需要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有效转变,学生也是教师需要研究的中心,而不仅仅限于教材本身,研究教法的同时也需对学法加以研究。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探究问题的时间、意识、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当学生在遇到这些矛盾时,他们对这些“不平衡”一定会主动思考与研究,学习积极性得以增强。

二、科学化解课堂教学难点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一旦学生存疑了,才可能试图去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有新的发现。产生了对疑惑点的好奇心,学生就会自主形成对问题的辨别能力,思维也因此更加严谨。如刘德武老师在对《认识厘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发问:“观察尺子上有什么呀?”“只有0到1是1cm?”“刻度不全的破尺子能量吗?”等几个看似简单实则精心准备的问题,挑战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产生讨论和思辨,在讨论和思辨中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小学生与生俱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需教师通过一些具有挑战性且和学生生活相关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在自主发现的过程中逐步迈向成功,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会自然形成对学科的持久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刘德武老师要求寻找尺上的1厘米,再在生活中去思考和发现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比较接近1厘米。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之上获得了对这一单位的体验。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拙劣的艺者,常带着别人的眼镜。”由此可见机械的模仿、记忆远远不及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效果好。教师只要愿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也一定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自主操作实践和小组讨论交流中,整个发现的过程才会有更多的快乐。在对1厘米的认识基础之上,教师适时要求学生测量小纸条的长度,并和其他同学交流。在小活动中迅速产生新的知识,掌握了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方法。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我们要像刘老师那样,于无疑处设疑,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感性积累,水到渠成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

三、消除认知隐患

认知误区也可以理解为认知冲突,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教学情境所呈现的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衡或学生之间的意见分歧。

我在教学《对称》时,第一课时中就让学生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只有左右对称,没有想到还有上下对称的图形。听了刘德武老师的报告中利用电子表上的时间数字“18:18”,我恍然大悟的同时才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参与刘老师的课堂观察真是一次提升自身教学素养的难得机遇。特别是刘老师的“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的课堂教学风格,让我对数学课又有了新的认识。不简单沿袭以往传统做法,关注教师自身教学素养对教学效果优化的意义。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加倾向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们极为兴奋雀跃时教师则可顺势而为,定会事半功倍。当然,教师也需明了学生兴奋的原因,需耐心辨别并及时做好课堂学习状况的调整和优化。

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教學问题的解决要运用反映学习规律的理论知识和有科学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设计和传统备课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不是靠直觉和个人经验去进行课堂教学预设,而是在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可最大程度去发现和挖掘各种教学资源。

首先,教师可关注学生的生活,留意对文献资料的检索和筛选。学生们在对身边各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现实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生产、生活现象较为熟悉,若教师能够指引学生学会关注这些生活资源,对学生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疑问使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这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具备自觉观察生活、搜集生活中各种数学现象的意识,主动敏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例如关于“时钟问题”“生活中图形的拼组”“报纸的长宽比例及其原因”“足球比赛中的数学问题”等等,源自学生个体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现象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具备对学科价值的真实认知。

其次,教师需通过发散性较强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根据学校所在地区及学生所在年级特点安排探索性、开放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已学知识和已有能力的基础上去解决新问题。在学生们主动思考和发现的过程中,教师可择时参与,在关键之处及时指引。在自己发现的基础上的学习不仅是乐趣,更会强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交流中找到解决的策略。

再次,借助对生活情境的营设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数学。学习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点,据此可见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在课堂上,还可以延伸其时间和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准备的案例应该和学生的生活形成对接,便于学生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成功联系起来。只有在实际应用中的学习才会真正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知识只有到了应用领域才更利于学生掌握,其价值自然会被放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往往会伴随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得以具备。例如,教师可在学生学习了“按比例分配”内容后,建议学生去计算自己所住小区部分用户某个月需要付的电费。在学习完“利息”内容后可结合实例算一算自己存储在银行的压岁钱到期本息等等。

五、培养数学思维

很多教师都知道需要理论的基本要义:是一个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较低层次的需求得以满足每一个生命个体才有继续努力实现较高层次需求的主观愿望。若学习个体一定时间内很难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往往会因此讨厌学科学习,转而寻找其他学科中的成就感。多媒体课件的巧妙使用则可充分体现其迅速切换、容量增倍、化抽象为直观的显著优势。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学习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的面积计算方法,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对圆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因圆这一图形本身的特殊性,教师将其转化为其他平面图形存在较大难度,若借助实验转换则过程复杂,操作性较差,且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多媒体课件可在较短的时间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点具象化,使得相对静止的图形及符号转变为动感较强的场景,学生得以在这些感知材料中对学习内容有较为完整的认识。抽象和具体之间因此拥有一座桥梁,学生也可以借此具备对知识点内在规律的认识,逐步构建知识结构,实现学习难点的顺利突破,学习因此变得更为轻松。

总之,不管是从学科教学的出发点还是终点看,决不能简单地用教师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只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而存在的。想构建为了学生的学而教的教学设计,教师需坚持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为学习设计教学”的基本理念。这种紧紧围绕学生的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针对不同学习内容的教学策略选取;以问题为中心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寻求更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过程中从根子上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因不断成功的获得而更加主动参与学习,学习动力更为强盛。一旦教师能够长期坚持,一定会收获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进步的脚步声。由此可见,任何一节好课的产生离不开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华丽芳.改变一点点,精彩无限多[J].江苏教育研究,2011(11).

[2]杨瑞松.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三个重要“支点”[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3(2).

[3]陈庆宪.情境设计与学科特征[J].小学教学研究,2012(9).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新城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