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花鼓灯锣鼓

2017-07-05王巧杨黎明

艺术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演奏技法

王巧 杨黎明

摘 要:本文首先对流行于淮河两岸的安徽花鼓灯作了解释,阐述了关于花鼓灯起源的几种不同来自民间和官方的传说,以及它的发展和形成。着重论述了花鼓灯中的锣鼓部分。首先是它的分类;其次是锣鼓演奏乐器音色效果怎样组合在一起才和谐,以及不同乐器在演奏中所担任的角色也是不同的;第三点介绍了乐器的原始样式和不同演奏技法;第四点主要论述了在演奏过程中锣鼓的特殊形式包括节奏上的、节拍上的以及有趣的锣鼓句。第五点阐述了锣鼓演奏在花鼓灯中的重要性和它与花鼓灯中舞蹈的关系。最后表述了花鼓灯发展到今天它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锣鼓的分类 乐器组合 演奏技法 特殊形式

一、 起源和发展

花鼓灯是流行于淮河两岸的一种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乐舞,有舞蹈|、音乐、歌唱、百戏、盘鼓(技巧)五个部分组成,这几部分可以单独表演,各具独立性并有着内在的联系。特别是其中的歌、舞、乐,独出一致,自成体系”。花鼓灯的格调热烈,粗犷,质朴,深受当地广大群众的喜爱,多年来每逢佳节喜庆,庙会,春会,民间艺人云集一堂,在锣鼓的伴奏下欣然起舞,竞歌赛舞,场面十分热烈,充分表现了淮河地域人民的生活状态。

1.花鼓灯的起源

关于花鼓灯的起源尚无确切的资料可以考证。相传产生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在“花鼓歌”中有这样的歌词:“永乐皇帝传圣旨,传下圣旨玩红灯,玩出红灯散瘟气”。

民间也有几种较为认可的传说。一种是大禹治水,是说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淮河,最终使洪水从淮河的入海口流进东海。在治水期间,一去十三载,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和涂山氏女为大众利益而牺牲个人和家庭幸福的精神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人们为了纪念大禹和女娇,在涂山顶上建立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四面八方的百姓在庙前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玩花鼓灯,纪念禹和女娇。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一种是“惊蛟会”,在安徽的懷远县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有个荆山庙会,又叫“惊蛟会”。传说古时候,安徽怀远城南的荆山上隐藏着一条巨大的蟒蛇。每年惊蛰过后,巨蟒复苏,跑到山下吞吃人畜,闹得人心惶惶。有一年人们聚在一起商量决定在三月十五这天,男人拿着棍棒,妇女儿童带上铜盆陶罐之类的东西,一边敲打一边呐喊,蟒蛇听到惊天动地的响声便吓跑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这天便在荆山举行聚会。传说花鼓灯的锣鼓是从此才有的,之后聚会便慢慢变成了流传至今的花鼓灯集会。

民间还有“薛刚大闹花灯会”一说。据说薛刚不能公开招兵买马反唐,为掩人耳目,借助于玩花鼓灯暗中操练武艺。也有说宋代的包公在陈州放粮,百姓玩花鼓欢庆。

灯歌中也有涉及花鼓灯起源的歌词。例如:“玩灯的共有千千万,都是淮河两岸人。自元朝到如今……“朱元璋兴下花鼓灯,玩灯的都是家乡人。英勇善战的胡大海,三打采石的常遇春。徐达挂帅多威风,能掐会算是刘伯温。”

文献典籍中对花鼓灯的记载并不多,但人们对于花鼓的起源问题一直都在努力地挖掘。

2.发展

在花鼓灯流传区域,经过多年的演出和发展,慢慢形成了三大流派,主要是安徽省阜阳市的颍上县,淮南市的凤台县,蚌埠市的怀远县,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个性,代表性的艺人和节目。颍上地区的风格是动作古朴憨厚,节奏缓慢,造型姿态多,舞蹈结构严谨,锣鼓中以鼓领奏;凤台县是小巧玲珑,细腻活泼,扇花丰富,唱腔多变且音域较广,讲究男女角色的交流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也以锣领奏;怀远的风格是幅度大,风流洒脱,矫健轻捷,舞台调度开阔,以鼓为领奏。

根据安徽省文化局1953年和1962年两次有组织的调查,综合一些老艺人提供的情况,可以肯定花鼓灯在清同治以前就已经形成,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凤台、怀远农村里的花鼓灯已经很兴盛,其中凤台刘集乡谢郢村锣鼓班子最为有名。按师承关系推算,,他们演奏的锣鼓的历史可追逐到至今150年前的清道光年间(1837年左右),到目前已相传六代。据说谢郢村锣鼓来源于四顶山庙会,人们拜佛求神,进香就请锣鼓队上山,上山进香的人很多,人被挤散了,锣鼓都不散,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老头”,他们打的锣鼓如刀裁斧剁般整齐。谢郢村的锣鼓领头人带领大家刻苦训练,派人到各个村庄取经。当时各个村庄交流的不多又很闭塞,所以他们只能偷听偷学,回来后在一起汇总。研究吸取别人好的东西,再订稿,练习。起初因为穷,乐器少,所以都在石磨上练习各种曲牌,再定下来乐谱。

1912年出现过一批优秀的艺人。其中有凤台的田振启,刘瑞公,宋廷香,丰善文;颍上的黄华山,怀远的廖子标,陈华美,冯如尚,石老七。

1931年淮河两岸水灾之后获得丰收,出现了花鼓灯艺术活动高潮,涌现出众多的著名艺人,其中有陈敬芝,武佩选,詹乐亭,李银珠,冯国佩,郑九如等等,在艺术上更加完善。突出表现在“小场”(也叫小花场,花鼓灯中的双人舞和三人舞,是花鼓灯舞蹈的基础。)表演艺术有很大的发展,舞蹈动作更丰富,表现力更强,鼓架子有了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出现了具有简单情节的节目;锣鼓点子增多了,有了较多的与舞蹈动作紧密配合的“闷锣”,“喘气锣”等等。服饰也由原来的宽边大袖改为时装。1930年间,一个叫谢崇礼的人,第一个用汉字谐音把谢郢村锣鼓记录了下来。从此以后都以他记录下来的锣鼓谱练习演奏,代代相传。那个时候比较有影响的艺人有:王老头,谢治邦,谢守仁,谢崇本,谢志康等等。他们的演奏全曲订谱,绝不允许少打一下或多击一槌。

每年的春会,庙会期间,如凤台的茅仙洞,四顶山,赵家古堆及集镇等都是花鼓班社“抵灯”的传统场所。“抵灯”(花鼓灯各班社之间的竞技)活动,起初规模有限,后来扩展到怀远,凤台,颍上三县的主要班社,各方都邀请外地知名艺人和班社。特别是1933年在凤台的西部地区尚塘集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具有影响力的“抵灯”。据说该三县知名的四十多个花鼓灯班社共计四百多名艺人,在尚塘集连续演出四天四夜,围观群众成千上万。

这些“抵灯”都是无组织的,场面热闹,每个班社都亮出自己的绝活,在客观上推动了艺人们在演出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普及了传统节目,扩大了它的影响,也是相互学习的机会,促进了流派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是花鼓灯的重要发展时期。

抗日战争前,只要月亮出来几乎每晚都有锣鼓。每村三十人有两班锣鼓轮流打,形容他们打的像“一汪水”,据说各个乐器间都能听清楚。

解放初期,由于人民的翻身解放和花鼓灯艺术被充分肯定,使这一时期的演出内容和艺术样式均发生了质的变化。1952年秋,当时担任蚌埠市东乡乡长的冯国佩被请到了中央戏剧学院传授花鼓灯艺术,之后北京上海等地的不断有人来学习。1953年,理论家董振亚主持并参与整理花鼓灯,至今仍然立志于花鼓灯的研究及整理。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及关怀下,落实了“双百”方针,这种综合性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1980年后,党和政府为花鼓灯艺术落实了政策,扫除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后,作品层出不穷,在全国汇演上屡屡获奖;针对花鼓灯艺人青黄不接的实际情况,凤台县,怀远县都建立了花鼓灯艺校和艺术团;花鼓灯艺术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过去的花鼓灯主要是自娱自乐。玩灯的人多是农民,农闲和逢年过节自发的组织起来玩灯。在“抵灯”中,往往包含着宗族之间(不同姓氏)互相竞斗的色彩。建国前花鼓灯的演出场地,摆设,都很简单。打谷场上,草垛前,河滩上,庭院里,集镇街道上皆可玩灯;一不需要搭台,二不需要装置,选一宽敞的平地,两条长凳一摆便可演出。如果是晚上玩灯,就在灯场上临时埋根柱子或是树杈挂一壶或陶罐,放点植物油,灯草,做照明之用。

解放后,花鼓灯由广场歌舞逐步发展成为舞台艺术,由原来群众自发的组织业余演出演变成人数较少的专业性演出,农村中原始的演出形式逐渐减少,舞台,照明,服装,装置,配器等等都向剧场化方面发展。

花鼓灯完整的演出程序主要分为八个部分:锣鼓开场,拜四门,大场,转场歌,坐楼歌,小花场,盘鼓,后场小戏。下篇将着重简论花鼓灯中的锣鼓部分。

二、花鼓灯中的锣鼓形式

1.锣鼓演奏形式的分类

锣鼓演奏是花鼓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花鼓灯锣鼓包括灯场锣鼓(也称下场锣鼓,坐场锣鼓,灯锣)和番子锣鼓(也称曲牌锣鼓,场面锣鼓,闲锣鼓)。

(1)灯场锣鼓专为舞蹈伴奏的打击乐部分,其锣鼓点大都从番子锣鼓中捉取,乐手配合演员的表演即兴演奏,伴奏中不光能随着演员的表演敲击节奏,而且能用轻,重,疏,密的锣鼓点,等长,短,抑,扬的声音变化,表现出角色的思想感情。已故民间艺术家“老蛤蟆”常春利打的花鼓灯,能让听者激动观者随之起舞,就连做饭的小媳妇听见他的鼓声,都忘记了做饭,把手中的小饼子贴上了墙。

(2)“番子锣鼓”在花鼓灯中是独立的,用于单独演奏,而且比较固定,也是基础,灯场锣鼓都來自于番子锣鼓。《老十番》、《十八番》、《蛤蟆跳井》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锣鼓牌子。“番子锣鼓”多由三部分组成:开头的锣鼓点成为“起鼓”,结尾的锣鼓点成为“收点”,中间为若干个并列的乐段。每个乐段都有“帽儿头”,“番子”,“四锤锣”。每个乐段开头的“帽儿头”和结束的“四锤锣”基本相同,中间的番子也就是曲牌是不同的。例如《老十番》,这里的“十番”概念与我国南、北方“十番锣鼓”有所不同,花鼓灯锣鼓《老十番》是以多段锣鼓变化组合而成。“十”指多而言,并非固定十段锣鼓变化组成。它的多少往往根据老艺人当时当地演奏情绪而定,可多可少(但每段基本结构是固定的),这就形成了它既有一定的演奏程式,同时又有灵活变化的演奏特点。

谱例:《老十番》

2.锣鼓演奏乐器组合。

音乐理论家、花鼓灯专家董振亚老先生在1953年就意识到花鼓灯中的打击乐在音高和音色的搭配上也是有讲究的,音高要和谐、音色要不一致,再加上好的锣鼓班子,听起来是包融在一起的。因此锣鼓队人不需要太多,不少于七人,最好九人。一面大锣、一个大镲、一面鼓,四至六个狗锣。这样打击乐队形成了三个声部:

低声部是锣和镲。要低沉、浑厚,有放射性效果。两种乐器音色不一致,但音高要求和谐。

鼓是中音的效果。比锣和镲音要高些,比一般堂鼓要浑厚,低一些,浑厚、柔和,把两组铜乐器粘成整体。

小锣也叫狗锣,是高音声部,它是特有的一种花鼓灯打击乐器。它的声音要求飘、亮、高。最少四面,最好是六面,而且音高要不同,形成一个高声部的和声体系,与整个锣鼓形成大的统一。如果少于四面就不能形成立体和声效果。

3.锣鼓演奏技法

大锣,直径约为50公分,过去锣鼓班一打就是大半天,为了方便省力都会用一根树枝吊着大锣,把树枝挤在腰上背着打,大锣主要是力度的控制难掌握,特别是在速度快的时候。

大镲,直径约26-28公分,同于民间锣鼓和戏曲锣鼓中的作用,音色清脆,响亮。在锣鼓乐队中起着各乐器之间的衔接和掌握敲击节奏的作用。

挂鼓,因演奏时将花鼓斜跨在左腰间而得名。运槌的方法主要以手腕运动为主,根据演奏需要,必要时也可以加上小臂,大臂。音色的变化有敲击鼓心,鼓边,鼓梆;在鼓的演奏技法上有很多种变化。例如,“压锤子”:左手鼓锤压在鼓面上,右手击鼓或是两手先后击鼓,右手迅速移开,左手鼓锤仍压于鼓面。“捣锤子”:右手拿鼓锤轻轻戳向鼓面。这些技法上的变化,造成闷击,鼓边清脆声等不同的音响效果,再加上轻击、重敲等音量上的变化,使鼓声富于了表情,刻画了“鸡啄米”、“蛤蟆伸腿 ”等不同的形象与意境。 锣鼓队中对鼓的训练是很重视的,两只手的握槌运槌姿势都不同但要求它们的力度,速度要相同。过去人们在一起练习时就点上一支烟开始练习滚奏直至熄灭。只有鼓的音高有可调性。阴雨天音会低,就用火烤;夏天相反就用湿布抹一下。其他的乐器都无法调,只有在挑选的是注意音高及音色。

狗锣,直径约为15--20公分,可以用食指勾着让它垂下来打或是用大指和食指捏着它向上立起打,只要手指不要与它接触太多就可以。它在锣鼓中是较有特色的一件乐器。音色突出,发音响亮,坚美,风趣,跳跃。演奏时常出现在一乐句之后的弱拍上,这时大锣休止,狗锣单独敲击,给人非常突出,有跳跃乐队,咬住不放之至。

在文字谱(锣鼓经)上,每种乐器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字 。冬是指鼓,可以填满演奏时有变化;一打一是指敲击鼓边;匡是指大锣;令是指狗锣、镲;一打一,一是花鼓击鼓边;匡匡 七,七子为大锣、花鼓、大镲闷击。

4.锣鼓的常规及特殊形式

(1) 在节奏上后半拍起和休止比较多。

例如:“顿锣”:0冬| 匡 0冬|匡 0冬| 匡 0||

“喘气锣”:0冬|匡匡 一令|匡 0||

曲牌中常见的0冬 0冬|0冬 冬|冬· 个 龙冬|0冬 冬||

0得儿 龙冬|匡0 0得儿| 龙冬 匡||给人一种活泼跳跃的感觉。

(2) 节奏中经常出现不规则的节拍变化。基本拍是2/4,但会突然出现1/4或3/4拍。

例如:《老十番》中的第二番(见上谱例)

(3)节奏中经常会出现对仗的锣鼓句。

例如: |一打 一 匡|一打 一 匡||一打 一打|一打 打 |匡个 令匡|一令 匡||冬·个 冬 |打 打 ||冬个 冬 |匡令 匡 |匡匡 一令| 匡 0 ||演奏时尤如两人对话,十分生动活泼。

(4)流传区域不同,锣鼓领奏因此也不同。怀远,蚌埠一带由鼓领奏指挥;凤台,淮南一带由锣领奏指挥。

5.锣鼓演奏与舞蹈表演的关系。

舞蹈大师、前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吴晓邦先生说过,“花鼓灯锣鼓是我国打击乐中的精华之一。它節奏鲜明,极富表现力。花鼓灯舞蹈的节奏、步伐、动律、产生于锣鼓音乐,两者关系极为密切。”

记得董振亚先生跟我说过一个故事,他曾经去淮南地区看抵灯,旁边的老百姓只听到锣鼓声并没有观看,就说这个鼓架子、兰花跳得好或不好。所以,花鼓灯锣鼓音乐和形象是紧密相连的。

锣鼓在烘托气氛、控制节奏、配合各种动作及转换、表达演员思想感情反面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又以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灵活变化与舞蹈场面相得益彰,将花鼓灯表演融合成一个丰富生动的整体。

好的花鼓灯锣鼓的领奏,或鼓或锣,他们都是熟知花鼓灯舞蹈的,在演奏过程中,他们也是身形并茂,随着音乐舞蹈的情绪舞动起来。

流行于淮河流域的花鼓灯目前已被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农耕经济时期产生成长的,并记录着这一地区农耕经济的丰富信息,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历史性,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鼓灯的保护和创新工作也在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开展进行着。现在花鼓灯作为一种交宜舞出现在人们日常娱乐活动、交际生活和健身活动中,不管是庙会、集会还是庆典、广场活动都有它的影子,既能宣泄自己的情感又可以陶冶观众、娱乐于他人。花鼓灯作为历史的积淀深深扎根在自己的土地上。

参考文献:

[1]董振亚.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保护工作刍说.

[2]高倩.安徽花鼓灯[M]. 人民出版社,1985.

[3]谭守文,李真贵.安徽花鼓灯锣鼓[M]. 安徽艺术学校、中央音乐学院打击乐教程,1982.

[4]孙超.安徽花鼓灯教程.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0.

[5]谢克林.中国花鼓灯艺术[M].安徽人民出版社.

[6]花鼓灯理论家董振亚口述.

[7]凤台县花鼓灯工作者陈魁口述.

作者单位: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演奏技法
萨克斯演奏技法探讨
浅析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
试论南北竹笛乐风
竹笛协奏曲《愁空山》研究现状及思考
布洛赫中提琴希伯莱组曲演奏技法剖析
钢琴作品《筝萧吟》的作品分析与演奏技法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
肖邦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技法分析
音乐教育教学研究之
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