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贵在有“趣”
2017-07-05裘丽萍
裘丽萍
古代文学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的文学遗产。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大多数文言文因为年代久远、晦涩难懂的原因,加上教师在教学时,常常采用“字字落实,句句对译”的传统方法,过于强调文言文的翻译讲授,往往忽略了阅读文言文的趣味性。
怎样让文言文教学既充满趣味性,又不弱化对文言文字词的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细读文本,导入激“趣”
凡文章都有其趣味。文言文看似枯燥无味,其实或多或少都有它自身的趣味性。细读文本,从文本中发现趣味并设计教学导入,可在一堂课的开头就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文。我在刚上课就开门见山地让学生讨论“念无与乐者”的意思:“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然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苏轼本来是朝廷大官,怎么会没有共同游乐的人呢?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一下子对当时苏轼的境遇产生了好奇心,我再顺势引出写作背景。
再如教学《以虫治虫》(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文,如果从文章开头“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直接进入字词翻译,归纳主要内容,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换一种角度,首先让学生关注文中最后一句:“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先让学生试着翻译这句:“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人把它称为‘傍不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一连串的问题:“这种虫名本意是什么?为什么叫‘傍不肯,会不会与这种虫的外形特点有关?”通过提问这些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学生也就热情高涨起来。
可见,教师善于在文本研读时发现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句,并由此设计导入是开启文言文教学的“金钥匙”。
二、环环相扣,过程生“趣”
导入时激发学生学習热情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教学过程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怎样让学生在45分钟时间内始终保持对文本的阅读探究兴趣,这就是考验教师“功力”的时候了!
2012年3月,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上黄厚江老师执教的《黔之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就是个很好的范例,整堂课简单朴素,清楚明白,妙趣横生。黄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十分机智,紧紧围绕这篇文言文的“趣”点展开。他让学生将《黔之驴》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要“用自己的话讲,忠实原文,适当进行想象,有一定故事性”。学生讲“驴的故事”和“虎的故事”惟妙惟肖,幽默风趣。关于“好事者”这个有意思的地方,学生进行热烈讨论,深入研读。黄老师的教学设计如行云流水,又掷地有声,在环环相扣层层生“趣”的过程中,将文言文的字词译文逐一落实。在分析过程中适时适当加以强调,比如对“驴不胜怒”的“胜”、“船载以入”的“船”和“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的“乃”的字义及语气都进行了明确与指导。
《黔之驴》是一篇寓言,其文本自身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黄老师的课堂做到了有“趣”和有“用”并重,将该课教学内容提炼为“一篇寓言,三个故事,六个成语”,确实让人赞叹其匠心独具!像黄厚江老师这样的文言文教学经典范例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三、修炼语言,谈吐有“趣”
教师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指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情趣、理趣,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趣”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也能起到避免课堂尴尬场面产生的作用。
还是拿黄厚江老师的《黔之驴》一课为例。当师生讨论“文章写虎的笔墨很多,为什么题目叫‘黔之驴不叫‘黔之虎”这一问题时,一名女生照着参考资料上的观点读。黄老师发现后并没有厉声呵斥,而是和蔼又风趣地说:“我不喜欢读资料,偷偷读资料是要打屁股的。”这样的语言既体现了教师对投机取巧、不动脑筋做法的批评,又保护了学生自尊,避免了学生的尴尬。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我要补充说,作为教师要多用富有趣味的语言指正学生。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学生在课堂上“出洋相”,这就是考验教师教学机智的时刻了。如果教师能够用幽默诙谐的语言给学生解除难堪的境地,学生会牢牢记住老师的“恩情”。例如,某次我教学《三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一名学生站起来朗读“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一句时,因为受方言的影响,把“良”读成了“娘”,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这个学生脸红到了耳根。我马上意识到这个学生“出洋相”了,于是“将计就计”地说:“老师觉得他这么读也挺有道理的嘛!同学们的妈妈也很可爱很有趣,没错吧?”同学们也都善意地笑了。这样一来,这名学生脱离了读错的尴尬处境,心里可暗暗记得老师的“好”呢!
当然,文言文教学不能为了实现趣味而强拉趣味,而是要从文本特点出发将趣味性与科学性、实用性结合起来,避免脱离教学目标刻意制造无效的、低级的趣味。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