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 文化校园
2017-07-05汪宏军
汪宏军
宜昌市夷陵区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口,东屏汉沪,南极潇湘,西控巴蜀,北连襄豫,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夷陵区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存。
如今,民歌、薅草锣鼓、峡江号子、地花鼓、皮影戏、剪纸、民间故事、版画、丝竹、高跷……这些植根于夷陵土地上的民间文学、手工技艺、曲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夷陵区的中小学校园里颇受追捧,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正被吸引、学习、传承。而这一切要归功于夷陵区“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决策和努力。
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打造“文化校园”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夷陵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民间文化,但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夷陵许多珍贵的民间技艺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濒临失传。如何拯救并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摆在夷陵人民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夷陵的教育决策者们充分认识到,学校是传承“非遗”的最佳场所,学生是传承“非遗”的最佳主体,教师是传承“非遗”的最佳群体,教学是传承“非遗”的最佳方式,课程是传承“非遗”的最佳载体。
近年来,夷陵区先后出台了《夷陵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规划》和《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实施意见》。夷陵区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全区各学校要以不同形式,大力开展夷陵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三进”活动,确保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普及、推广和传承。
夷陵区区域面积较大,学校分布广泛,每个乡镇有其地域特征和文化差异。“尊重差异、因地制宜、强化优势、精准推进”,作为全区教育的主管部门,夷陵区教育局对此提出了清晰的思路。
雾渡河镇地处夷陵区的西北部,是“湖北省民歌之乡”,居民历来有打鼓的传统,雾渡河中心学校就把“鼓韵歌魂”作为区域整体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的课程建设主题,以“阳光、包容、合作、向上”为校训,以“传承鼓韵歌魂、培育阳光少年”为育人目标,分别在雾渡河初中、雾渡河小学、雾渡河幼儿园三个学段协同推进,努力打造“鼓韵歌魂”的文化校园。
夷陵区樟村坪镇是“湖北省民乐之乡”,樟村坪中小学校就把“礼乐鼓鸣”作为课程建设的主题。樟村坪初中、向阳小学共同开发“礼乐鼓鸣”课程,用“向阳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
下堡坪中小学校位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下堡坪乡,这里有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堡坪民间故事”,学校借“下堡坪民间故事”传承基地学校的契机,充分挖掘“下堡坪民间故事”和“下堡坪剪纸”两项非遗文化资源,开发出了《剪·故事》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听、讲、编、剪民间故事的过程中,传承技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快乐成长。《剪·故事》现已成为下堡坪中小学一张靓丽的名片。
位于“湖北省丝竹之乡”的鸦鹊岭镇梅林小学,充分挖掘“宜昌丝竹”非遗文化资源,将“丝竹”所蕴含的独特文化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提出了“传丝竹神韵、扬传统美德、育美好心灵”的办学理念,并逐渐形成了“仁和”文化的学校特色。
目前,夷陵区有10多所学校将“非遗进校园”作为构建校园特色文化体系的契机,深挖文化渊源,梳理文化资源,定位文化特色,逐渐走出了一条条文化兴校特色办学之路。
课程开发探索“传承之路”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在“非遗进校园”过程中尽可能地缩小“代沟”,成为夷陵教育工作者一直苦心思索的命题。“应该在尊重学生天性的前提下,针对非遗文化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乐趣”。夷陵区教育局提出,将非遗文化传承引进到区域课程建设中,提出了“鎮镇有主题、段段有基地、校校有品牌”的整体框架和“一乡一品、一校一特”的课程建设目标。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域课程建设,区教育局制定了《2016—2019年非遗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课程建设规划》,统一规划全区各基地学校的课程建设主题。
一大批基层教育工作者将文化自觉付诸于行动,他们专注教研,大胆创新,在经过调研确立主题、申报确立基地、分校开发研究的三个阶段后,初步构建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区域性主题四级课程开发体系,拟定了区域课程开发的四级目标体系,提倡幼儿园主要开发环境课程和体验性课程,小学主要开发体验性课程和技能性课程,初中主要开发技能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高中主要开发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并完善了基于课程学习的方法体系,从根本上赋予了学校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自主权。
夷陵区中小学立足校情,结合非遗传承项目的特点,充分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将非遗文化项目引进学校课程建设,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让非遗传承找到了新的着力点。2014年至今,在全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了40多项涉及非遗文化传承的课程开发课题研究,为“非遗”传承“三进”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夷陵区实验小学是省级“夷陵民间版画”的传承基地学校,学校将“夷陵版画”所蕴含的规则和审美文化与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相结合,建构了三级四类三大模块的“践行式教育”课程体系,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课程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八大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拓、贴、画、装、刻、印的过程中,拓出规则意识,贴上科学创新,画出理想追求,刻出坚定意志,印上责任担当。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里逐步得到培养,版画课程彰显出更多育人功能,为学校发展找到了明确的目标和途径。
梅林小学的《丝竹神韵》、太平溪小学的《夷陵地花鼓》、区实验小学的《夷陵少儿版画》、雾渡河小学的《鼓韵歌魂》、雾渡河初中的《阳光鼓点》、龙泉初中的《绳舞龙吟》、南垭小学的《耕读》、下堡坪中小学的《剪·故事》、向阳小学的《礼乐鼓鸣》、分乡小学的《竹韵》等课程的实施,打破了以往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传承方式,破解了非遗文化在校园扎根难的问题,使非遗传承焕发勃勃生机。
为了将非遗文化传承引进课堂,夷陵区中小学秉承“普及+提高”的教育理念,采取“课堂+社团”的教学模式,并将这些课程统一纳入教学计划,每周用规定的时间去实施,充分保证了这些课程在校园落地生根。
“三借策略”构建开放格局
非遗需要传承,文化需要推广。在“非遗进校园”活动推进过程中,夷陵区教育局从本地实际出发,提倡“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引导鼓励学校采取“三借”发展策略,构建“非遗进校园”的开放格局。
“借人力”。夷陵区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人,省级12人,市级39人。区教育局充分利用当地传承人优势,在校方与传承人之间牵线搭桥,鼓励学校将他们“请进学校,请上课堂”,帮助学校聘请传承人作为校外辅导员或兼职教师。被誉为“中国民间故事家”的下堡坪民间故事国家级传承人刘德方,每个月都要到下堡坪中小学“非遗大讲堂”授课,还在学校收了15名讲故事的小学徒;“夷陵版画”市级传承人高新章、罗来清是小溪塔城区几所学校聘请的兼职教师,现场的授课、专业的引领,对非遗文化的本真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在本地“借人”,夷陵区还巧抓机遇,适时向外“借人”。比如开展“夷陵版画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传承和发展”课题实验中,邀请了《美术教育》杂志社主编周殿宝老师到夷陵区讲学,帮助培训中小学美术教师,众多老师因此受益。
“借平台”。借助本地社区和社会机构的人力财力,举办大型活动,为“非遗进校园”提供宽广的展示平台。夷陵区每年一次的“优秀民间文化汇演”、“非遗文化进校园成果展示”和“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成果展示”等活动,主办方都邀请学校学生、社区居民参加。非遗传承人参与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既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展示了學校“非遗进校园”的成果。
“借资金”。夷陵区教育局充分利用“非遗传承进校园”的支持政策,联合区文化部门、财政部门和镇级文体中心协同推进非遗传承进校园工作,构建了常态化的传承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每年用于推进此项工作的经费达100多万元,充分保证了学校开发特色课程、培训师资、举办展示活动、购买设施设备等费用,让“非遗传承进校园”工作得以持续跟进。
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最重要的途径,夷陵区中小学校将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引入课程建设,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传承活动,既体验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又传承了技能,还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学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明显增强。
在传承活动中,教师积极参与,与学生一起学习、展示、提升,师生共同成长,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大大提升,幸福感和成就感明显增强。如今,夷陵区各学校活力迸发,办学水平逐年提升,办学质量节节攀升。
(作者系宜昌市夷陵区研训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徐世兵 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