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幼儿角色游戏的时机与策略
2017-07-05陈亚
陈亚
幼儿角色游戏具有创造性。幼儿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游戏情节,就必须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游戏顺利开展下去。但游戏过程需要教师介入,介入的目的是引导游戏的深入开展,促进游戏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游戏质量。那么,教师如何介入幼儿游戏?以何种方式介入?介入到什么程度?本文就幼儿园中班开展的角色游戏进行具体研究与探讨。
基于游戏场景的分析
幼儿园中班开展角色游戏“好吃佬一条街”,其中有一个小吃店名叫“味添面馆”。面馆里,彤彤是店长,皓皓是营业员,祺祺是制作师。
场景一:“味添面馆”开始营业了,有顾客走过来问:“面条多少钱一碗?”皓皓:“三元钱一碗。”老师扮演的“街道主任”出现了:“你的面条怎么有彩色的?”彤彤:“是制作师做的,我们喜欢彩色的。”顾客:“我买彩色面条。”皓皓卖给顾客一碗。老师继续说:“彤彤,面条应该是白色的。”彤彤小声坚定地说:“我们喜欢彩色的。”老师尴尬地走了。
场景二:由于有彩色面条,吸引了顾客的眼球,大家争相购买。彤彤和皓皓忙得不可开交,老师走过来:“店长,你们店里制作面条的材料够吗?”彤彤没有时间回答,制作师祺祺应付地说:“够了够了。”
场景三:老师离开了面馆一会儿,彤彤跑过来:“主任,皓皓不会卖面条。”老师来到面馆,发现皓皓也气鼓鼓的。彤彤抢着说:“现在没有顧客,我叫他大声吆喝,他不愿意。”老师说:“皓皓胆儿小,你带着他一起吆喝吧!我相信你做得到的。”彤彤试着吆喝了一声,声音很小。“店长真不错,会带着售卖员一起吆喝了!”老师鼓励道。慢慢地,彤彤大胆地吆喝起来。
场景四:不久,老师发现彤彤停止了吆喝,皓皓则玩起了做面条的剪刀。老师问:“你们为什么不卖面条了?”彤彤说:“我不会吆喝。”皓皓说:“我想当制作师剪面条。”祺祺说:“我会吆喝,我来当售卖员吧!”彤彤和皓皓都看着老师。老师轻松地笑了笑,说:“你是店长,你做主!”再次回到面馆时,顾客已经多了起来,祺祺正大声地吆喝:“又香又好吃的面条,大家快来买呀!”彤彤也试着跟祺祺一起喊,而皓皓则安静地坐在小椅子上,细心地剪着彩色的面条,脸上露出了微笑。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在游戏中非常投入,角色意识很强,能够认真履行职责。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中班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不会轻易放弃,而是通过思考,根据已有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
在场景一中,教师的介入显得很突兀,让幼儿不知所措。场景二中,幼儿游戏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教师的介入几乎没有回应。这两次介入是没有必要的。而在场景三和场景四中,幼儿遇到了困难,游戏甚至无法开展下去,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介入了。
教师的介入是否凑效,要看介入后对游戏产生怎样的影响。场景一中的教师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彩色面条”而介入幼儿游戏,混淆了游戏与现实的区别,让幼儿感觉不快乐,阻碍了幼儿游戏的发展,这属于负效介入;场景二中教师看到面馆生意太好,怕原料不够而介入,但这样做却忽视了幼儿买卖的需要,这次介入也是负效介入。
场景三和场景四,教师的介入发生在幼儿主动寻求帮助的情景下,给幼儿提出建设性意见,引导幼儿解决问题。这两次介入都使用了恰当的介入方式,既满足了幼儿的游戏意愿,也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下去,属于正效介入。
教师的介入是否适宜,有效是前提,但有效不等于适宜。
场景三中,教师的提示是以不可选择的指令式语言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幼儿的意愿被湮没了,这样的介入是不适宜的。而在场景四中,教师的指导则完全是在了解幼儿游戏的特点、尊重幼儿意愿的前提下,根据游戏情节发展的脉络,对幼儿进行积极指导,所以是非常适宜的指导。
“介入”并不是教师在幼儿游戏时间内的所有行为,它既不是教师对游戏的无意“干预”,也不完全等同于对游戏的有意“指导”。“介入”既要考虑到教育目标,也要考虑到幼儿自身的意愿,不要盲目地介入,否则会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游戏,影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伙伴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或是反感。所以,选择介入的时机很重要,这建立在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之上。当幼儿游戏需要介入时,要把握介入的度,既不能干预过头,也不能形同虚设,理想状态应该是正好递给他一个支点。
教师在角色游戏中介入的时机
教师介入游戏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回应幼儿。场景三中老师为了回应幼儿求助而介入;维持秩序。幼儿之间存在游戏纠纷,所以老师为维持纪律而介入;引导游戏。场景二中的教师介入是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提供支持。场景四是因为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教师的介入解决了幼儿变换角色的需要。
教师有效介入游戏有以下三个时机:
一是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幼儿在遇到问题时,会叫老师来帮助解决。此时,教师一定要作出回应。因为幼儿出于对老师的信赖才会求助。教师一旦置之不理,幼儿可能会产生挫败感。为了推进游戏进程,教师要以适当的方式接“球”,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幼儿。在抛接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达到介入的目的。
二是幼儿游戏难以继续时。幼儿在游戏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有可能是知识经验的问题,也可能是方式方法的问题,或者是兴趣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在观察与判断幼儿游戏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幼儿。
三是幼儿游戏出现矛盾时。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矛盾是比较常见的,此时教师不能立即介入,可在一旁仔细观察,当幼儿无法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冲突时,教师可以提供建议帮助幼儿消除冲突,继续游戏。
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介入方式
当幼儿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角色游戏时,教师不能介入;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正在一起商量如何解决问题时,教师不能介入。
教师要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幼儿是否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准确判断幼儿的游戏需求,适时介入。介入时,既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直接告诉幼儿方法。最好是给出一些简单的提示,让幼儿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场景四就是如此。
教师在幼儿的角色游戏中,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做出适宜的介入指导,在幼儿原有的经验水平上给予合适的“支架”。适宜的方式主要有:(1)语言提示。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无法顺利进行时,教师的一两句简单的建设性意见,就能帮助幼儿理清思路,从而促进游戏的顺利开展。(2)行为暗示。教师利用动作、表情、眼神等身体语言及动作示范等来对幼儿游戏行为做出反馈,从而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3)环境暗示。对幼儿来说,环境就是一种隐性的“指示牌”,符合幼儿经验的,幼儿看得懂,就会朝指示的方向前进,然后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不断丰富自己的原有经验;反之,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解释“指示牌”的意思,往往这种解释是一种曲解。在角色游戏中,教师通过观察创设游戏环境,并不断改进游戏环境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发展。(4)直接干预。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或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因素时,教师必须介入到游戏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否则,会影响游戏的正常进行。(5)及时退出。当幼儿通过教师对游戏的介入使游戏主题得以深化,能够顺利进行的时候,教师就应当立即退出游戏。过多的介入便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会阻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介入的艺术性在于保持,而不是破坏游戏的自发性和创造性。教师在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以支持者的身份出现,除必要的、间接的指导外,不要干预过多。教师要相信幼儿,要大胆地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探索。但是,要把握好“放”的度,全“放”了等于放任自流,教师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放”,在“放”的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困惑、需要,看准了再“扶”一把。
(作者单位: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
(责任编辑 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