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
2017-07-05
中英美一路学霸
骆雯虹出生于书香门第,爸爸是航天领域的专家,轻松和睦的家庭氛圍使她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艺术门类,因此从四岁起,骆雯虹便开始小提琴、合唱、钢琴三管齐下,后来,父母发现她在小提琴方面最为擅长,便让她一门心思专攻弦乐。
当骆雯虹的同学们还在面对小升初的升学压力时,学霸骆雯虹却已同时收到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和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两份录取通知书。最终,凭借对音乐的一腔热血,骆雯虹于2004年走进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大门。回想当年的情景,骆雯虹轻松地说:“为此,我还给父母写了一份不后悔选择音乐的保证书呢!”其实,当时有很多人不解:为何不先去人大附中读书,然后再考个艺术特长生?骆雯虹表示自己想过纯粹的音乐生活,学霸与音乐家相比,前者似乎对她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反倒是音乐自带的魔力更吸引她。
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骆雯虹上初中一年级时,恰逢著名中提琴演奏家苏贞教授留学归国回母校任教,正当苏贞教授广泛搜罗好苗子时,骆雯虹出现在她眼前”。“其实我也想换个专业,虽然小提琴音色很棒、很美,但太注重炫技,而中提琴似乎更能用音色挖掘内心的情感,感情表达可是我的强项。”骆雯虹笑着回忆。老师有意,学生有情,骆雯虹果断拜在了苏贞教授门下,良好的小提琴基础使她在学习中提琴的过程中具备左手跑动快、技术过硬的优势。六年的附中学习生活,骆雯虹成绩斐然:2006年获中央音乐学院协奏曲比赛初中组第一名,连续三年在辛辛那提长城国际音乐夏令营开幕式上担任独奏;2008年与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沃尔顿的《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是我国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由交响乐团协奏此曲的中提琴演奏者;2009年作为中提琴独奏演奏者,代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赴澳门演出,并连任中国少年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
2010年,当所有人都认为学霸骆雯虹会在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本科学业时,她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并在2012年勃拉姆斯音乐比赛和英国交响乐团基金会崭露头角,让世界中提琴界开始关注这位爱笑、聪慧、乐感极强的中国女孩。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期间的骆雯虹是位明星学生,2011年,她加入莱波雷洛四重奏进行全英及欧洲巡演,之后又成为英皇家音乐学院驻校四重奏的一员,2014年她还被授予皇家摄政奖。然而,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骆雯虹毅然决定背上心爱的琴,从英国转战美国,最终以全额奖学金的成绩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
如今,就读博士一年级的骆雯虹不仅获得了世界顶级赛事英国莱昂纳·特提斯比赛的季军,还利用两个月时间成功考取了演奏与教学方向的博士。怎样能在全世界的选手中脱颖而出,并在每年仅有十个录取名额的情况下考取博士?对于这一疑问,骆雯虹笑言:“比赛和考试几乎是同一时间,这是件好事!可以偷懒把考试中的演奏部分当作模拟比赛,只需准备音乐史考试即可。”周围有很多人都在向她请教考博秘籍,她总是耐心地告诉他们自己的方法:首先,她向师姐借了一本详细的笔记,对照音乐史书把自己不会、不懂的地方以提纲的形式分条列出,并给笔记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骆雯虹不知道的知识”;其次,对知识有了整体把握后,就需落实到每个知识点,毕竟考试是对音乐理论的深入考查,因为中提琴有很多现代派作品,所以她始终对演奏传统古典音乐与研究新音乐两者间的关系抱有极大的兴趣,并针对此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就是要知己知彼,有了知识积累,她便开始向师哥师姐打听往届的题目,摸索学校出题模式,她发现多年来出题老师比较偏爱赋格、奏鸣曲式等常识性题目。两个月时间,国际比赛与博士学位两者兼得,骆雯虹果真是名符其实的学霸。
骆雯虹开心地说自己是名幸运的考试型选手,然而成绩的背后绝不仅仅只有好运,更重要的是超强的总结能力和对知识点面结合的逻辑分析与把控,是平时的不断积累和付出。
三位导师的别样师生情
从附中一路读到博士,骆雯虹分别师从中央音乐学院的苏贞教授、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马丁·欧南教授和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的金·卡丝卡茜安教授三位优秀的中提琴演奏家、教育家。谈起自己的恩师们,骆雯虹分别将他们看成自己的姐姐爸爸妈妈。
骆雯虹说苏贞教授是她音乐人生中的贵人和伯乐,从演奏技法到职业规划,苏贞教授把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她。正因为技术上的突飞猛进,骆雯虹才有了踏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资本。在附中的六年,琴房里师徒一人一把琴,上课时经常忘了时间,一节课两三个小时是常事,骆雯虹说那种快乐此生难忘。
高中毕业后,听从苏贞教授的建议,再结合自身的演奏特点,骆雯虹在导师一栏填下了“马丁·欧南”的名字,骆雯虹幸运女神再次垂青于她。她说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四年是她音乐求学历程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因为马丁·欧南教授从不刻板地教导,而是鼓励她:“雯虹,我从来没听过有人这样拉琴,从来没有人像你一样诠释这支曲子。很好,我喜欢,好好努力吧!”骆雯虹说马丁·欧南教授从不约束学生,他总是像慈父般静静地在背后关注、指导学生。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学习,奠定了骆雯虹自己的演奏风格,她感恩地说:“我的幸运是在每个阶段都能碰上一位优秀的导师,并在十八岁人生观、价值观、音乐观还未完全形成的初级阶段,有一位包容性极强的世界大师,让我在留学路上多了一份轻松,少了几许紧张。”
在英国莱昂纳·特提斯比赛上骆雯虹,获得这样的权威评价:“演奏具有女性特有的细腻,音色非常美,技术上干净利落,没有丝毫多余的东西。”但骆雯虹很清楚自己的不足:细节过多,大气不够,缺少那种直奔既定目标而去的力量,即爆发力或者说是方向明确的音乐大线条。
很多人不能理解:“当时在英国机会多、前途光明的骆雯虹为何要去美国,而她的回答很简单:“因为金·卡丝卡茜安,每一位中提琴学生都想让她‘把脉。”金·卡丝卡茜安教授不但精通中国文化,还是位太极高手,因此她和骆雯虹之间的交流似乎比其他学生更为契合。金·卡丝卡茜安教授告诉骆雯虹:“只有学会绝对放松才能拉出厚重的声音,也就是所谓的人琴合一。”她教导骆雯虹不要过于沉迷细节,否则会迷失大方向,并给骆雯虹传授了“慢就是快”和“少就是多”的演奏哲学。而对于之前缺乏大线条的演奏短板,骆雯虹认为自己现在已经改善很多,她不再采取苦练策略,而是有步骤地细抠,把每首曲子都当成比赛作品,每天练一个困难片段耐着性子慢慢练。比如沃尔顿的《中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音准和节奏都是难点,于是她分段进行练习哪个音程关系找不准再重点练习,且每个小音符的拍子都要求极为准确,发现错误就要及时纠正,此外还要拉给更多人听,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总结不足,完善自己。骆雯虹说:“就在2016年的暑假前后,我突然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声音,那时我兴奋地哭了。”她说金·卡丝卡茜安教授的教学魅力是让她沉下心来面对自己的不足,不再一味地扬长避短。
分享比拥有更快乐
2016年,骆雯虹加入了小提琴演奏家宓多里“音乐分享”基金会项目,这个非营利组织注重日本当地年轻人的音乐教育,旨在西方古典音乐与日本传统音乐教育和乐器课程等方面做推广。自2002年至今的十五年时间,宓多里与不同领域的音乐人赴各国进行公演。今年,骆雯虹跟随宓多里一行人前往尼泊尔,十天的时间,他们去了加德满都、巴德岗等六座城市、三十多所学校,针对没有机会接触音乐的小朋友们和民众举办了互动性音乐会。骆雯虹说:“从小我们总说音乐属于每一个人,但此次尼泊尔之行才让我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那里没有华丽的舞台、炫酷的灯光,也没有为了一睹名人风采而身着盛装的听众,有的只是纯粹的平民百姓。那些老人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村落,孩子们都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乐器叫小提琴,当我们演奏一些雅俗共赏的音乐时,他们会兴高采烈地跳舞,那种笑和欢乐比热烈的掌声更让人满足。也许他们并不懂得音乐背后的内容,但当舒伯特的《死神与少女》响起时,他们的内心依然能够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看到一双双渴望音乐的眼睛,我体会到了这个项目的伟大意义。”在每次演出中,宓多里都会毫无保留地讲出自己多年来从事四重奏表演的经验,并且还在互动环节毫不吝啬地让孩子们走上台来兴奋地触碰、抚摸她的琴,这种设身处地的分享,比独自拥有更让人快乐。“音乐分享”项目让骆雯虹对音乐能够带给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多的感悟。
四年时间,骆雯虹获得了三项国际大奖,接下来,她希望自己能放慢脚步,继续寻找梦想的声音,而不是一套曲子走天下。2017年,她除了会继续与宓多里合作日本巡回演出外,还将在波士顿完成自己的独奏音乐会。谈到未来的目标,骆雯虹说自己很想回国当老师,把多年的演出经验和演奏技法分享给更多的年轻人,让更多的中国人站在国际舞台上,这比她独享这份喜悦更让她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