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的特点及其发展研究
2017-07-05刘春凤
刘春凤
摘 要: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珍品,盆景的素材主要有树木、山石等。盆景艺人经过精心培养与处理,不仅能够使盆景再现大自然的风貌,还能够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提高观赏者的美学修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也极大地增加,对于扬派盆景的审美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简述了扬派盆景的历史沿革、艺术特点、造型特色、绘画性特点,以及其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及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扬派 盆景艺术 绘画性 民间美术
一、扬派盆景的历史沿革
作为我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位于长江的北岸、江苏省的中部地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自建城至今,扬州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环境。再加上扬州所处地区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自然植被丰富,具备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扬派盆景艺术有了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与条件{1}。
自唐朝开始,扬州就已成为全国大都市、中外进行商品交换的重要港口与集散地。其中,日本遣唐使经过扬州的次数占总次数的一半以上。据了解,中国盆景最早传至日本就是由于日本遣唐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其《双石》诗中有写“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其一玉白可鉴……”。据了解,上述诗句是关于扬州盆景最早的文字描述{2}。此外,作为一种宋代扬州山水盆景实物,钟乳石云盆山水盆景现今陈列在扬州瘦西湖风景区。
在元朝,即使由于汉族文人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影响了人们的闲情逸致,但扬州盆景却没有因此而彻底消亡。比如,元人张之翰在其诗篇《谢谭学正送盆梅》中有说“去年扬州梅数株……中有一盆六尺余……”,据考证,关于扬州树木盆景的上述描述已经是其最早记载。其中所讲到的“盆梅”,是扬派盆景的早期形式之一。
在明朝,随着汉族文人社会的逐步提高,扬州盆景也得以迅速复苏,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风格的艺术。从现存的明末古柏盆景可以看出,扬派盆景艺术在明代就已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技艺与风格。比如,原来瘦西湖盆景园一盆明代后期的桧柏盆景,它的主干大约有三尺高,树皮仅余下1/3,整体造型就像虬龙一般,其枝叶主要是采用传统的“一寸三弯”的修剪技艺扎成“云片”,使得整个桧柏盆景显得更加形神不凡。
在清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扬州盆景进入鼎盛时期,这一点可由《扬州画舫录》所描述的盛况进行推断。通过分析可知,扬州盆景之所以能够进入鼎盛时期,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文人墨客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扬州盆景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品位,同时也赋予了扬州盆景极大的发展动力;其二,随着扬州盐商等有闲阶层的参与,不仅推动力扬州盆景的普及,还进一步提高了扬州盆景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在当时已出现家族式的盆景制作作坊,使得扬州盆景更加专业化、商业化,进而极大地推动了盆景制作技艺的发展。
在新中国建立后,扬州园林部门在保护和发展扬州盆景艺术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比如,他们当时积极寻访民间优秀的盆景制作艺人,积极保护所收集到的民间古老盆景,注重提高园林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与制作技艺,这些都对扬州盆景艺术的复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了解,当时收集到的古盆景有20多盆。在经过盆景艺人的精心养护与再创作后,这些活文物已成为扬派盆景博物馆珍贵的藏品。
此外,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当代扬派盆景技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比如,保留有传统形式的树木盆景代表作《苍龙出谷》、《腾云》、《彩云》、《巧云》和《行云》等,都曾在相关的评比展览中获得一等奖,特别是《腾云》这一传统形式的树木盆景,曾经参与过日本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并在这一国际性展览会中获得了金奖。此外,通过不断的发展创新,扬派盆景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比如水旱盆景代表作《八骏图》、《古暮清池》、《垂钓图》、《清泉石上流》和《饮马图》等也都曾获得相关评比展览的一等奖。除注重盆景艺术的创新外,为记录扬派盆景的发展点滴,扬州的盆景大师们也积极编著《扬州盆景》和《水旱盆景》等与扬派盆景制作与发展有关的著作。另外,随着扬派盆景艺术国际交流的不同加强,相关工作者时常会应邀出席国际性的盆景展览、讲学与会议,从而使得扬派盆景制作技艺的影响力获得极大地提高。
二、扬派盆景的艺术风格特点
与扬州园林一样,扬州盆景也是源于自然,并且富有诗情画意。从一定程度上讲,扬州古典园林的写意手法与艺术风格直接影响了扬派的艺术特点。但是,与扬州古典园林相比,扬州画派与扬州盆景的关系更为密切。由于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可进行相互借鉴。从扬州画派的角度讲,他们的书画理论是崇尚标新立异,在创作过程中也十分注重达到“枝无寸直”的要求,可以说,以上书画理论都对扬派盆景的制作技艺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外,扬派画家的一些诗文与画作等也都成為盆景艺术家创作的直接对象。比如,郑板桥的《盆梅》、黄慎的《盆景图》等。
大多数情况下,扬派树木盆景的表现题材多选用高山上的松姿,并且时常采用“云片”式的造型方法{3}。云片式造型中的“云片”是艺人们用棕丝将枝叶剪扎成平整的薄片。其中,最顶端的大多是圆形,而中下部的叶片则多剪扎成掌形或者椭圆形。具体来说,由于树形与植株大小不同,云片的大小与多寡也各不相同,但最多为9片。其中,1~3层的云片为台式,多层云片为巧云式。一般来说,“云片”中的每根枝条都要求扎成很细密的曲状,并且最值得注意的是最密的地方每寸枝内最多有三个弯,并且每片叶子都是平而上仰,平行排列。此外,在植物的不同部位进行造型时,传统的剪扎技法时常采用棕丝扣系的方法。通过总结可知,棕丝扣系法主要有连棕、吊棕、挥棕、扬棕、缝棕、平棕、下棕、底棕、套棕、撇棕和半棕等形式。
由于树形不一,扬派树木盆景也不都是规则式。也就是说,除规则式外,扬派树木盆景还有提根式、顺风式、丛林式和垂直式造型方法。其中,梅花应采用顺风式,迎春花、枸杞或金银花等应采用垂直式,虎刺应采用丛林式。此外,为达到苍古的外观入画的效果,可采用提根式,协调树木的根部与上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有了极大地提高,扬派盆景的制作技艺也在严峻的挑战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比如,在新时期制作来的水旱盆景,不仅融合了树木与山水盆景的制作优势,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发展。要知道,扬派盆景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始终保持着蓬勃的发展生机,不仅得益于其独具匠心的造型技艺,还在于专业人士在养护管理与再创作工作中所做出的不断的努力与奉献。
三、扬派盆景的造型特色
经过历代盆景艺人的锤炼,再加上受风涛“加工”的影响,扬派盆景对于高山峻岭苍松翠柏形成了苍劲英姿的启示。此外,由于受中国画理等因素的影响,扬派盆景成为我国树木盆景五大流派之一。虽然扬派盆景造型因“本”制宜,无固定法式,但是扎片形式多为“云片”。其造型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游龙弯式
作为传统流派进行造型的主流方式,游龙弯式造型形式时常采用“S”曲线将树本来的高度进行矮化,并通过不同走向的变化展现扬州盆景的曲线美。这种造型方式多从幼树开始栽培,虽然成型缓慢,但最终成型展现了曲线美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欣赏者。
2.挂口式
挂口式,亦称“悬崖式”,是扬州地方口语化的一种方式{4},主要包括大挂口和小挂口两种方式。为便于分布“云片”和进行养护管理,扬派盆景多采用小挂口式造型。
3.过桥式
从这一方面讲,过桥式包括上过桥和下过桥两种方式。其中,下过桥是从幼树开始培育的,具体做法是将一枝条压入土中,待其生根发育成形后,将生根部分再行提根,最终形成下过桥。而上过桥是直接栽两株,并将两株枝条进行嫁接,并做到愈合相连。作为一种应用植物繁殖手段的造型方式,过桥式在现在已很少使用。
4.根连式
从大体上讲,根连式造型主要分为天然根连树本与人为压条根连造型两种方式。其中与下过桥造型不同,人为压条根连造型是将根茎处的枝条压入土中,在其发育出3~5个枝干时,再进行放胚和扎片。
5.提根式
对于迎春、六月雪和金雀扥观花类盆景来说,扬派盆景采用提根式造型手法,能够增添一些苍老之趣。其方法较为简单,主要是进行雍土、浇水,逐步提根。
6.垂直式
从一定程度上讲,扬派盆景展现了多样化的造型方式。对于碧桃、六月雪和春梅等一些观花类树种来说,通过采用垂枝式造型方式,能够将其垂柳之风韵充分的展现出来。
7.直干式
直干式造型作为一种在生产商品盆景时常用的造型手法,常被扬派盆景用于体现松柏的雄伟。其具体造型方法是时常模仿迎客松的形态进行“云片”布局,并在下部伸展1~2個垂枝。
8.三弯五臂式
作为一种常用于碧桃盆景造型的方法,三弯五臂式方法常被扬州盆景艺人所使用。为渲染节日喜庆氛围,扬州盆景艺人常用该方法使碧桃盆景在春节开花。
9.卧干式
该造型方法常被扬派盆景艺人用于无法进行剪扎的粗壮树本,其在布局“云片”时,时常采用平衡空间,展现“抬头望明月”之势。
10.合栽式
除以上造型方式外,扬派盆景也采用合栽式造型手法。比如,对于六月雪、虎刺等盆景,为取其自然,扬派盆景艺人多采用合栽式造型方法。
四、扬派盆景的绘画性特点
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相似,扬派盆景艺术作为一种多维立体艺术,在有限的空间中能够创造出无限的“画意美”{5}。从一定程度上讲,扬派盆景艺术是建立在绘画理论基础上的。比如,扬派山水盆景制作所采取的“三远法”,即仰视、俯视、平视,就是出自宋代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这一山水画论。此外,作为在山水画创作中的章法或布局,构图对于山水画的最终效果起到了一定的决定作用。与山水画一样,扬州盆景艺术的初期架构也决定了其品级层次。总的来说,扬派盆景的绘画性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虚实与疏密
从虚实这一特点来讲,《画尘》认为一副没有虚实变化的画作并不是一件合格的作品,但若将虚实变化适当的应用于画作中,不仅能够增加画作的灵性与情趣,还能够提升画作本身的韵味。对于如何进行虚实营造,清代著名书画艺术家笪重光在《画筌》中做出了讲述。作为我国传统的表达手法,虚实也常被用于扬派盆景的制作中。此外,中国画讲究“密集”与“疏散”。换句话说,就是注重处理疏、密之间的辩证关系。由于虚实与疏密所强调的主要内容不同,其所起到的作用也各部相同。比如虚实对扬派盆景的主体意境的营造具有重要作用,而其定型枝干的布置则应处理好疏、密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为体现对比的形式美感,桩景多是上密下疏,枝叶也疏密有秩的分布在杆上。
2.主次与藏露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所谓主次,就是在形式组合中的破立之势,做到突出主景,集中观赏者的视觉。与绘画艺术相同,扬派盆景艺术也强调主次。此外,宋代画家郭熙对于“藏露”这一特点在其《临泉画致》中也进行了表述,强调“藏露”不仅能使山看起来更高,还凸显了河流的源远流长。与中国绘画艺术相同,扬派盆景艺术也强调“藏露”,强化悬念,进而使整个盆景产生高远的空间感。然而,没有“藏”的盆景艺术是缺乏气韵的,很难将盆景艺术的表达主题进行深化,形成引人入胜的艺术美感,进而影响了盆景艺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艺术效果。
3.曲直与动静
作为形式美法则中的一种对比美,曲直变化在画论中表现为“一波三折”、“枝无寸直”。在山水画中的美学映像表现为植物本身主次的曲直以及山石与水流的曲直。与中国山水绘画一样,扬派盆景艺术最基本的造型方法之一也是曲直。这主要是因为,通过采用曲线造型方法,一方面能够将枝干的动态之美充分的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也能够达到“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的艺术效果。此外,对于传统的盆景艺术造型来讲,时常强调“以曲为美”之说,但事实上曲直是辨证统一的,曲直是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两者的有效结合使得扬派盆景更添艺术美感。比如,扬派云片式盆景运用榔榆做景,树桩尽显苍劲古朴,展现了云片环绕的自然景致,并且通过虬枝的蜿蜒曲折,增添了盆景的整体情调。
此外,中国绘画艺术与盆景艺术也都是静态艺术,都十分善于处理动、静的辩证关系,注重营造静态造型中的动态之美。比如,宋代画家马远的著名画作《踏歌图》,不仅描绘了雨后天晴的静态之美,还绘画出农民踏歌而行的动态之韵,通过动静结合的绘画手法,更是将农民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凸显出来。另外,在画论中也强调画作的生机与动势。与中国绘画艺术一样,扬派盆景艺术也强调合理处理动静的辩证关系。为使整个盆景作品呈现出生机勃勃之美,扬派盆景艺术家都十分重视植物的选配、植物的造势以及小品的叠置方面的動静对比。
五、扬派盆景在扬州园林中的运用
1.扬派盆景与扬州园林的关系
自古以来,扬州园林享负盛名。虽然经过多次历史变乱,扬州早期的园林很多都已经荒废,但却依然保留下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园子。这主要是因为扬州园林不仅有北方皇家园林高大壮丽、金碧辉煌的特色,还有南方私家园林建筑小品的特点,进而形成了一种融汇南北的独特的风格。就目前来讲,独具特色的扬州园林已成为扬州市宝贵的旅游财富,而扬派盆景这一剪扎技艺也成为扬州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具体产物代表。那么,“扬派盆景”与“扬州园林”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众所周知,扬州园林多以宅院和厅馆居等构造,尽显苍古清秀之美。与扬州古典园林的稳重大方相比,扬派盆景更是匠心独运、灵巧飘逸,使得两者相得益彰。因此,集“诗、书、画”为一体的扬派盆景成为扬州园林宅院、厅馆布置的主流。
2.扬派盆景的作用
从一定程度上讲,盆景能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并且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将盆景应用于古典园林中,能够使人顿觉生趣盎然,不仅能够领略自然山水的风貌与旷野林木的景色,还能够陶冶人的性情,使人心旷神怡,进而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将扬派盆景应用于扬州古典园林中,有助于游客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体会古典园林的美妙之处,能够提高游客对意蕴深厚、古朴别致的扬州文化的领悟,进而有助于扬州特色旅游文化的发展。
就目前来讲,扬州十分注重扬派盆景博物馆建设,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与物力,使得更多优秀的扬派盆景艺术作品能够得以充分展示与保存。具体来说,扬派盆景博物馆主要有两个展区。其中,室内展区又分为制作厅、演示厅、盆景展区、几架展区、骨盆展区和图片展区等,以提高游客对扬派盆景的熟悉感;而室外展区多是采用透窗造型的围墙。有半封闭半开放的效果,不仅能够展示精致的扬派盆景,还能经过透窗观看墙两边的风景。因此,作为地方文化特色,扬派盆景引起了扬州市园林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扬州市园林部门的大力保护与宣传,扬派盆景与扬州古典园林的关系更加紧密,不仅传承与发扬了扬派盆景,还进一步促进了扬州园林想不断发展。
3.扬派盆景的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扬派盆景的经济价值越来越显著。当前,越来越多的扬州盆景制作艺人感觉盆景艺术只有走上外向型商品经济的道路,才能够真正解放和发展扬派盆景艺术生产力,才会进一步促进扬派盆景艺术的发展,为扬派盆景艺术创造更美好的发展前景。此外,随着扬派盆景的不断发展,必将为扬州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六、新形势下扬派盆景的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扬州市各有关部门及其领导者都非常重视扬派盆景的发展。具体来讲,扬派盆景的发展状况如下所示:1984年,扬州市盆景园成功建立。2004年,通过采取积极措施,集中了相关的优势力量,促进了扬派盆景工作的传承与发展。2005年,扬派盆景博物馆在扬州市盆景园的基础上得以组建。2006年,相关工作单位通过合署办公,不仅解决了经费紧张的问题,还促进了扬派盆景的传承与发展。2007年,为更好地促进扬派盆景的发展,扬州市成立了专门扬州盆景研究所。2008年,作为传统美术,扬派盆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扬派盆景博物馆在瘦西湖景区内的万花园建立了一座大面积、多功能的新馆,且环境优美。它主要分为盆景制作养护区、大师工作室、示范表演厅、研究所和展示区等。据了解,该新管中收藏了一些古代盆景作品。此外,该新馆中还展示了扬派盆景曾获得相关奖项的作品。另外,在2009年度,通过公平的投票表决,扬州市获得了国际盆景大会的举办权。
七、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盆景的先驱,扬派盆景也是中国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的变迁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造型特色。其绘画性特点主要表现在虚实、疏密、主次、藏露、曲直和动静等各个方面,其与扬州古典园林的结合,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在新形势下,扬派盆景展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注释:
{1}林凤书. 扬派盆景[J]. 园林,2008,09:86-87.
{2}精扎细剪 一寸三弯 扬派盆景技艺在传统基础上创新[J]. 中国花卉园艺,2010,15:15-17.
{3}朱伟华. 浅述扬派盆景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以扬派盆景博物馆为例[J]. 现代园艺,2013,20:125.
{4}韦金笙. 扬派盆景艺术溯源与发展(二)[J]. 园林,2000,02:35.
{5}扬派盆景艺术[J]. 现代园林,2004,11:43-44.
参考文献:
[1]韦金笙.中国盆景的历史、流派及其艺术欣赏意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5).
[2]扬州盆景研究所.精扎细剪 一寸三弯 扬派盆景技艺在传统基础上创新[J].中国花卉园艺,2010(15).
[3]王倩.论盆景艺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共通之美[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1).
[4]扬朋惜.扬州市园林与盆景艺术家协会举办盆景知识讲座[J].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14(9).
[5]杨传友. 中国盆景的艺术流派[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1997(6).
[6]朱伟华. 浅述扬派盆景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以扬派盆景博物馆为例[J]. 现代园艺,2013(20).
[7]韦金笙. 扬派盆景艺术之一——扬派盆景艺术溯源与发展(一)[J]. 园林,2000(1).
[8]韦金笙. 扬派盆景艺术溯源与发展(二)[J]. 园林,2000(2).
[9]韦金笙. 扬派盆景艺术之三——扬派盆景的造型特色[J]. 园林,2000(3).
[10]韦金笙. 扬派盆景艺术之四——扬派盆景的制作技艺(上)[J]. 园林,2000(4).
[11]韦金笙. 扬派盆景艺术之五——扬派盆景的制作技艺(下)[J]. 园林,2000(5).
[12]扬派盆景艺术[J].现代园林,2004(11).
[13]李定航,徐宗河.盆景流派特色之采撷——扬派的艺术魅力[J]. 河南林业,1998(1).
[14]林风书.扬派树桩盆景的艺术特色[J]. 中国花卉盆景,1985(8).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