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部位颅脑外伤受伤程度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特点分析

2017-07-05孙木水

黑龙江医药 2017年1期
关键词:挫裂伤认知障碍外伤

刘 高,孙木水

(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528231)

颅脑意外损伤越来越成为各级医院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颅脑外伤主要由直接作用于头部的暴力引起,不同的暴力类型、方向、大小、次数、来源、致伤物的性质、受伤部位、着陆位置及有无合并颅脑疾病等都是影响暴力损伤颅脑及其损伤程度和临床特征的因素[1-2]。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CT技术在颅脑损伤方面诊断的运用,使得颅脑损伤的受伤机制更容易进行分析。收集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3例颅脑外伤患者,结合CT影像诊断技术,按照受伤部位进行分类,比较受伤部位与损伤程度,以及损伤程度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差异。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2-03—2014-04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外伤所致颅脑损伤患者73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34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8.8±10.9)岁。常规进行CT影像学检查显示发生颅骨骨折65例,硬膜外血肿20例,硬膜下血肿28例,脑挫裂伤35例。

1.2 分类方法

借助CT影像按照损伤部位分为:包括额面部、额顶部、额颞部的颅前部损伤;包括颞部和颞顶部的颅侧部损伤;包括枕部、颞枕部和枕顶部的颅后部损伤。按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分组:轻度(单发伤)、中度(多发伤)、重度(合并脑挫裂伤)。

1.3 观察指标

受力部位与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认知障碍程度的关系。

1.4 认知功能评定方法

73例患者入院采用LOTCA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包括定向力、直觉、视运动组织及思维动作等方面。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力部位与损伤数目的关系

本研究73例患者,其中颅前部损伤34例,颅侧部12例,颅后部27例。不同受力部位引起的损伤,即颅前部、侧部、后部损伤引起的损伤数目不同,统计分析发现,颅后部损伤更容易发生多发伤,经χ2检验,χ2=1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受力部位与损伤数目关系的比较

2.2 脑挫裂伤部位与受力点的关系

本研究73例患者出现脑挫裂伤35例,均为冲击伤或对冲伤。统计分析显示颅侧部和后部损伤合并脑挫裂伤的几率高,且多是对冲伤;而颅前部损伤合并脑挫裂伤少见,也以冲击伤多见。见表2。

表2 不同受力部位与脑挫裂伤部位关系的比较

2.3 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认知障碍程度的关系

本研究73例患者,按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分组,轻度组(单发伤)、中度组(多发伤)、重度组(合并脑挫裂伤);并对每组患者的认知状态进行评价;经统计分析显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颅脑损伤越严重,认知障碍程度也越严重。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颅脑损伤程度LOTCA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不同颅脑损伤程度LOTCA评分比较(±s) 分

分组轻度中度重度(n=21)(n=17)(n=35)FP定向力5.3±0.5*3.3±0.3*2.4±0.2*498.4 0.000知觉16.1±0.4*15.0±0.4*14.1±0.4*176.5 0.000视运动组织22.2±0.6*14.1±0.4*12.1±0.8*1641.5 0.000思维运作20.1±0.8*18.0±0.7*14.1±0.5*556.8 0.000总分63.6±1.1*50.4±0.9*42.6±1.0*2805.1 0.000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病种之一,是指由于创伤所致的脑部损伤。颅脑外伤会导致患者脑组织受伤,发生脑水肿、炎症反应、氧自由基损伤等病理改变,最主要的是导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也常常影响患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使患者出现社会适应性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丧失劳动力[3]。研究颅脑外伤的受伤机制,对采取相应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也有助于患者以后的康复治疗,使患者能够适应社会,生活自理甚至从事正常的工作。

在颅脑外伤案例中,头部受力部位与受伤时的体位、周围环境、摔伤方向及接触范围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俯卧位倒地引起颅前部损伤,由于颅前部的解剖学特征主要是比较疏松的结构,加之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防御反应,损伤较轻微;而后仰着地时由于缺乏相应的防御反应,更容易造成损伤,主要是引起颅后部和侧部的损伤。由于颅侧部的颅骨结构多较平坦,而颅后部的颅骨结构多呈弧形,根据力学原理可知弧形结构可以将外力向周边传导,抗压能力强;而平坦的结构由于不能传导外力,抗压能力弱,所以颅后部损伤发生多发伤的概率高,且脑挫裂伤以对冲伤多见[4-5]。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受力部位引起的颅脑损伤特点是存在差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为颅前部和侧部的损伤以单发伤为主,而颅后部的损伤则以多方伤为主,这主要是与颅后部的颅骨在解剖学结构上呈现均匀的弧形结构可以传导外力向各个方向有关。

本研究通过LOTCA评分系统对患者伤后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价,包括定向力、知觉、视运动组织、思维运作等方面,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患者认知障碍程度之间有正相关关系,颅脑损伤越严重患者的认知障碍也越明显。本研究根据损伤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统计分析发现三组患者的认知水平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认知障碍程度随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递增。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居高不下,临床工作中能够根据不同受力部位引起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脑实质损伤后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进行分类,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护理方案以及伤后的康复计划,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认知功能和身体机能的恢复和改善,从而提高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1]陈步翰,黄诗军,陈素明,等.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与损伤部位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院,2013,13(11):38-39.

[2]SCHAFER A Y,USTINOVA K I.Does use of a virtual environment change reaching while standing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 Neuroeng Rehabil,2013,10:76.

[3]饶海承,高卫丰,龚伟,等.不同部位损伤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137-140.

[4]魏明,吴荣奇,陈新,等.28例摔跌致死的法医学分析[J].法医学杂志,2012,28(6):438-440.

[5]BAGIELLA E,NOVACK T A,ANSEL B,et al.Measuring outcome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reatment trials: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linical trials network[J].J Head Trauma Rehabil,2010,25(5):375-82.

[6]郑剑,刘宁国,邹冬华,等.不同部位颅脑摔跌伤的特征分析68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25(6):425-427.

猜你喜欢

挫裂伤认知障碍外伤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人脑挫裂伤早期HMGB1的表达变化特征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