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价值
——培养社会性
2017-07-05季毓
○季毓
学校教育的价值
——培养社会性
○季毓
去岁末一个研讨会上,全国名校长、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的一段发言引人深思:学生之所以来学校是为了共同构建一个学习的社区,老师的功用和价值已经由知识的复述、传播者变为构建一个社会、社区。教学,不止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让学生完成自己作为社会人的成长。
学生越是接近成人阶段,其所在学校的社会性培育工作越是重要。(但之前所有学段的教育,也都对培育学生的社会性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假如一名18岁的学生走出中学校门后,具备了自立、自律、尽责于社会、友好环境及同类的意识,那他所受的学校教育无疑是成功的。这也正是学校教育的价值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是一个人由家庭个体成长为社会成员的“孵化器”或实习场。
学校欲高质量地完成那种“孵化”工作,就必须建构一个适于社会性生长的环境: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制度、规范及相应的监督与惩罚,有管理公共事务的机会,有彼此交往、合作的平台,有鼓励进取和善行的氛围。学校环境构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智慧与品性,但在此之前,必须厘清办学诉求。假如学校的目标就在于批量生产高分生,那么有益于受教育者社会性生长的诸如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都将被弱化甚至忽视。
固然,人的社会性培育是长期的过程,基础教育加上高等教育也还不能大功告成,还需要人在真正的社会中体验、磨砺。但比起社会对人的自然同化,学校教育另有其“高贵”的一面:鼓励受教育者超越自我,而不是随波逐流。这不仅因为他们正处于理想生成的年龄,也因为他们暂时还没有受到生存压力的胁迫。
作为学校环境的构建者和掌控者,我们所洒下的教育光辉里,应该蕴涵有:让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人的一切因子,以及鼓励其超越自我的不竭能量。唯此,才是一所真正的好学校。
●讨论、辩论甚至是争论,渐渐成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的一种学术常态,他们甚至开启了专属于思政课的辩论赛。教授们整理了一些学生关心的“根本问题”,比如,如何看待当代的剥削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辨析等。授课老师一旦吃透这些问题,讲出来很受欢迎。
(《中国青年报》)
●据媒体报道,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日前修改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新增“留守儿童保护”专门章节。但是,无论是此前各地的地方行政规章,还是此次浙江的立法,相对来说都还属于“柔法”。究其原因,还在于各级的立法和行政规章的可操作性不强。提高立法和立规的可操作性,关键在于明确政府在改善留守儿童处境中的责任。
(《中国教育报》)
●近些年,国内的童书出版持续繁荣,但除了少数名家的原创作品,孩子们的书架上摆放着的大多是引进版图书。改革开放已经近40年了,现在既没有出现反映这一历史进程中儿童命运、儿童情感、儿童体验的优秀文学作品,也没有出现能成为这个时代记忆的儿童文学典型形象。
(《光明日报》)
●12月7日,小学男生性别教材《小小男子汉》的新书发布会在上海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举行,这本书被誉为全国首本男生性别教材。有人认为,这本教材对儿童的成长大有裨益,但也有人表示,该教材背后透露出大男子主义的倾向,使性别教育陷入男权刻板印象。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