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季蜂群管理要点(下)

2017-07-05孙志强

农业知识 2017年19期
关键词:继箱分蜂流蜜

春季蜂群管理要点(下)

7.奖励饲养。初春时节,天然花粉少,而蜂王已开始产卵,在有蜜无粉的情况下,可将脱脂大豆粉与面粉拌和蒸熟,每千克加200克蜂蜜搅匀装脾,代替花粉饲喂蜂王。早春气候较寒冷,蜜蜂很少出巢采水,因此需用棉花浸水放在蜂路上,每天更换一次。如巢内缺蜜,在晚上用2∶l糖水饲喂。通过奖励饲喂,极有利于促进蜂王产卵。

8.扩大卵圈。如蜂王所产卵偏于巢脾一端,应选其中的一脾前后对调,使卵圈迅速扩展满桩。如果只有3框子脾,两大一小,则应将小的脾调入中间,待小脾扩展到全框后再加脾。脾应加在子脾外边、饲料脾里边第2脾的位置上,先加的脾最好用育过卵虫的暗色巢脾,这样蜂王易接受,产卵较快,保温性能也好。

9.弱强互补。早春弱群保温及哺育力差,产卵圈扩大有限,可将弱群的卵虫抽给强群,换入空脾,让蜂王产卵。这样既可发挥弱群产卵力,又能充分利用强群的哺育力。待强群新蜂陆续出房时,再将强群中带幼蜂的脾和正在出房的老子脾补给弱群,就可使弱群变为强群。一个大群与一个小群同箱饲养,如将小群留一脾作为繁殖区,余下的全部补给大群,可在大流蜜期到来之前,组织成强大的生产群。

1 0.流蜜管理。主要蜜源植物花期时,一般是蜂群的发展阶段和分蜂阶段。流蜜期中如过分限制蜂王产卵,在流蜜后期常造成群势下降,这是应考虑的问题。

勤采蜜:保持蜜蜂经常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消除分蜂热;注意及时采蜜,既能消除分蜂,又增加产量。

组强群:主要流蜜初期,要有足够青、壮年蜂的强群。如估计群热不足,应提前20天补充蛹脾,蜂群的强弱和采集力密切相关,强大的蜂群必须在大流蜜期开始时组成。

适群势:流蜜季节,应掌握流蜜期前发展群势;流蜜期中补充蛹脾,延续群势;流蜜期后,互相调整蜂群,抓紧恢复和增殖工作。

巧利用:在主要流蜜期中,要充分利用“强群取蜜,弱群繁殖”,“新王群取蜜,老王群繁殖”,“单王群取蜜,双王群繁殖”等因地因时的措施,以解决采蜜和繁殖的矛盾。

善管理:流蜜时期应根据花期长短、蜜源相距远近,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在短促而丰富的主要流蜜期,蜂王所产的卵,要经5~6星期才能成为采集蜂,对于采此期蜜源的作用很小,而且还要占用哺育蜂,影响采集工作。因此,这时用隔王板限制蜂王产卵或提离蜂王,诱入王台或处女王,中断产卵,能提高产蜜量。如流蜜期长,或与下个蜜源相隔很短,就要尽力为蜂王产卵准备条件,或由副群补助蛹脾给采蜜群,使采蜜群长期维持强大的群势,如作长途转场,应边采蜜边繁殖,才能不断增强采蜜力量。

11.组群采蜜。

意蜂:当蜂箱内工蜂8~9框,即添加第一继箱,将育虫箱内2个带蜂成熟的封盖子脾提入继箱,再用两个空脾添补巢箱空位。巢箱上加隔王板,继箱内胡子脾应集中于中央,两侧分别加1个蜜脾和一个空脾,外夹隔板。提上继箱的子脾应在第8天彻底检查1次,毁除改造王台,以免处女王出房发生事故。括巢内位置,加入空巢脾,就可贮蜜产卵。继箱或横卧式贮蜜区中的脾距离,可稍微放宽,标准箱内放8~9框,等到蜜满,两面伸出一些,便于切割蜜盖。流蜜期前弱群必须合并采蜜,群势不足的,可用外勤蜂加强采蜜群。突击采蜜:蜂群按主副搭配,分组排列,以强群具有新王为主,各配以1个副群,流蜜盛期,即将副群移开,使外勤蜂投入主群中,再按群势加脾或叠加继箱,数日后即可取蜜。移开的副群因外勤蜂投入主群,巢房可供蜂王尽量产卵。同时哺育蜂末削弱,所以有利繁殖,可为下一个蜜源或越夏创造良好条件。

中蜂:中蜂一般不易养成和保持强群,且好密集,以及造脾不易满框等,以致难上继箱,所以,流蜜期中,应保持平箱采蜜。管理中应当注意:

(1)采蜜群势:中蜂小群也能积蜜,但产量低;群势过强,易出现分蜂,一般采蜜群势,宜保持5~6框足蜂,放脾8~l0框。

(2)收脾贮蜜:中蜂喜在子脾上部和前后空房贮蜜,随后逐渐伸向两侧边脾,因此造成蜜压卵圈,即蜜压脾,易酿成分蜂热,对保持群势和采集不利。所以,流蜜初期,宜及时采收子脾贮蜜。

(3)老脾贮蜜:流蜜盛期利用意蜂或中蜂深房,老脾间隔插在子脾当中,因为老脾是选陈旧的,且巢房软深,蜂王不喜欢在其中产卵,可专作蜜脾。

(4)取蜜抖蜂:流蜜期工蜂采蜜时,抖蜂容易,但因新蜜掺入,蜜质变稀,所以,群数少的,选择上午工蜂出勤时,迅速取蜜,蜜源浓;群数多的,更应提前取蜜,流蜜末期,拌蜂易引起追脾螫人和盗蜂。中蜂入夜,蜂性安静和顺,恰和意蜂相反。因此,抖蜂取蜜可在暖和夜晚,采用微弱红灯照明,以免盗蜂和追脾螫人,并应于当日下午抽选蜜脾置隔板外,慎勿带王。

(孙志强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邮政便民服务站)

猜你喜欢

继箱分蜂流蜜
柿熟时节过錾字石村
中蜂浅继箱的利用
养蜂有感
谈谈蜂王对蜂群采蜜量的影响
谈全场换蜂王
分蜂预报和程序过程
2015云南蜂蜜行情
继箱开巢门好
夏季流蜜期蜂群管理的几项要点
防止分蜂的方法及其利弊